好在孔嬷嬷并未卖关子,而是道:“太后想见姑娘。”
太后?
难不成昨夜的事情,太后知道了。
但是,太后相见她是为何,姜眠始终想不通,便一路小心翼翼随着孔嬷嬷往太后宫中走去。
万寿宫离这里不算远,没多久,姜眠就来到了太后宫中,与乾明宫满是药味的环境不同,这里,安静到有些寂静。
姜眠心里没底,而孔嬷嬷却什么都不说,她将姜眠带到了宫殿,旋即,扶着一位头发花白、手持佛珠的妇人从帘帐里走出。
“奴婢见过太后娘娘。”
姜眠跪了下去,头深深埋在地上。
“抬起头来。”这是太后对她说的第一句话,姜眠抬眸,这回,瞧清楚了太后的模样。
听说太后娘娘喜欢吃斋念佛,更是在宫里修了一座寺庙,供奉着许多高僧,今日一见,眼前人满身佛性,慈悲和蔼,让人不由从心底想要靠近。
“像,果真像。”太后瞧着她的脸,眼底露出了她并不懂的情绪。
“太后娘娘,一切还不确定,等奴婢派人查清,您在高兴也不迟。”
“有什么可查的,这张脸,与她一模一样,寻阳当年不是有一个女儿吗,算算时间,她的外孙,的确有这般大了。”
“还有,这玉佩。”太后忽然情绪激动,伸手扯下了姜眠腰间的玉佩:“这是我当年亲手送给寻阳的。”
太后将玉佩揽入怀中,仿佛看见了挚友年轻时的模样,一晃多年,就这样出现在她面前。
“快起来,别跪着了。”
姜眠起身,心底越来越疑惑。
“奴婢多谢太后。”
“孩子,你是大长公主流落在民间的后代,寻阳大长公主,是你的外祖母。”太后拉起姜眠的手,眼眶湿润,久别重逢,她这些日子,经常回忆起年少时光,那时候,故友都在,她也正值最好的光阴。
不像现在,死的死,伤的伤。
独留她一人,在深冷宫墙里,遭受孤独。
“我的外祖母?”姜眠更是困惑了。
“奴婢外祖母是济州沈氏。”
“哀家知道,沈氏这次立大功了。好孩子,你听哀家说,你的母亲,乃是大长公主与一书生所生……”
万寿宫中,过了许久,姜眠才从此等震撼中回过神来。
她万万不曾想到,母亲的出生,竟是那样艰难,长公主与书生私通,这种只在话本子里瞧见的场景,如今却明明白白发生在她身上。
她和沈氏无半分关系,她是大长公主的后代。
“好孩子,这么多年,你受苦了。”太后紧紧握着她的手,眼眶里蕴满了泪水,姜眠仍旧处在巨大的震惊里,闻言,不知道该说什么。
她并没有受到很多苦。
真正受苦的,是她的母亲。
在不被期待中降临,辗转流落,最后被沈老太太收养,母亲命薄,终究没能等来真相,而大长公主入了佛门,也不知,是否还记得凡尘里,那唯一与她还有血脉牵绊的人。
一切都是命。
皇恩浩荡,当年那场情缘里,没有一个人善终。
姜眠丝毫不觉得,这样的身份是尊荣。
眼下这座皇城,波谲云诡,万事莫测,她被卷进来,并且知道了自己身世,这一切的一切,背后都有一双推手。
从万寿宫出来后,仍旧是孔嬷嬷给她引路。
“奴婢已经派人去沈家求证了,待姑娘身份清楚后,太后一定不会委屈您的。”
“多谢嬷嬷。”
“太后娘娘还说,乾明宫您不用住了,今日起,搬到万寿宫来,这里清净,不会有人随意打扰。”
“……好。”一下子接收到了太多信息,姜眠确实需要缓一缓。
然而,她还没有彻底缓过来,深夜,一个不速之客,却先来了。
仍旧是在御花园,谢峥背对着他,姜眠看到那抹熟悉的身影,一切都有了眉目。
是他,将她送入宫。
也是他,安排孔嬷嬷教导她。
更是他,亲手将那枚玉佩系在她身上。
这一切的背后推手,都是谢峥。
他费力布这么大一个局,只是要兵防图么?
此刻的姜眠觉得,他的目的,并非这么简单。
“看来你已经猜到了,我今夜出现在这里的目的。”
“殿下有话,不妨直说。”
谢峥忽然笑了起来,他赞许的目光看向姜眠,片刻后:“父皇最多还有一个月的时间,我要你在这一月内,拿到玉玺。”
果然,这才是他的最终目的。
玉玺犹如圣上亲临,这样宝贵的东西,必然不是一个普通宫女能轻易拿到,而她如今是寻阳长公主的外孙女,又有太后撑腰,便容易了许多。
原来他打的是这个主意。
“我若是拒绝呢?”
“你以为,我会想不到吗,我既然敢用你,必然会做好所有准备,这几日,你是否经常头晕,不知不觉就睡着了。”
“你对我做了什么?”姜眠紧张起来。
"我特地为你寻来的,碧春之毒,毒发时,你会觉得,浑身有万千只蚂蚁啃噬,锥心刺骨,你会慢慢的,丧失五感,先是味觉,后是知觉,最后,眼睛看不见,耳朵也会听不见,慢慢地,有一天,你会发现,你终于能感觉到疼了,不过,这一次,你面临的,就是死。"
“谢峥,你卑鄙!”姜眠忽然觉得,胸口处喘不过气来,是什么时候,他给她下的毒。
她竟完全没察觉到。
“别紧张,毒发还有一月,你若是能乖乖给我拿到我想要的,我自然会给你解药,毕竟这么漂亮的一张脸蛋,就那样死了,着实可惜。”
姜眠恶心他的触碰,迫不及待往后退去。
谢峥完全不恼,他的目的达成了一半,只要一切顺利,那九五至尊,天下之主,迟早有一日,会是他的。
而她,若是乖乖听话,他也会对她好的。
姜眠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回来的,她跪坐在那张小小的软榻上,终于承受不住,哭出声来。
第68章 窥见
翌日,姜眠去给太后请安时,却看到了一张陌生的面容,那人气质不凡,一双桃花眸更是多情,凑近看,眼角下一颗泛红的小痣,让他多了几分勾人的美。
“眠儿来了?”
太后看见她,欢喜招手。
那男子转过头,桃花眸浅浅眯着,看向姜眠。
“祖母,这位是?”
那男子正是成王,多年在外,与太后也不算亲近,听闻陛下身子有恙,这才快马加鞭,从边关赶回。
“来,眠儿坐我身边来。”太后依旧笑着,转头对成王谢蘅道:“你今日来的正好,我来与你介绍一下,这是哀家失散已久的外孙女,昨日刚向陛下请旨,册封为朝宁郡主。”
话音刚落,姜眠惊讶的抬起眼眸。
而谢蘅则玩味勾起一抹笑容,调侃道:“孙儿离京多年,不知是哪位姑姑有这样的福气,朝宁妹妹,生得真是好看。”
“去去去,贫嘴。”太后佯装不喜,也没过多解释,反而看向姜眠,眼底露出几分怜惜:“朝宁在外受苦了,如今回来,哀家不会委屈你的。”
“太后……”姜眠眼眶有些湿润。
“你若不嫌弃,也唤我一声外祖母吧,只要我在一日,没有人会欺负你。”
“孙儿多谢外祖母疼爱。”太后慈爱的抚摸着她的手,当年寻阳长公主对她多为照顾,如今,她的后人,她来撑腰。
谢蘅绕有所思,目光在姜眠身上打转,片刻后,他走上前:“看来,我也要多一个妹妹了。”
“朝宁妹妹,我们是不是在哪里见过?”
然而,谢蘅话音一转,忽然意味不明道。
不知为何,姜眠有一种不好的预感,她很肯定,自己没有见过谢蘅,但是对方身上透露出的危险气息,又让她有些不确定。
“殿下说笑了。”
“朝宁自幼养在宫外,你又远在边关,哪里能见过面。”太后出面,不悦的看了一眼谢蘅。
“是孙儿唐突了,许是朝宁妹妹太过漂亮,孙儿认错人了,冒犯到了朝宁妹妹,不如这样,我府上有一块新得的狐皮,正好能给朝宁妹妹做一件衣服,便算是我这当兄长的赔礼了。”
谢蘅说话滴水不漏,那双若有似乎落在姜眠身上的眸光里,带着浅浅的试探。
姜眠垂眸,并不想和他产生交集。
宫里人都不简单,这个成王,能被太子忌惮,想来也不是简单人,她只想要安安稳稳过好自己的日子,并不想卷入他们争斗中。
思及此,她摇摇头,莞尔一笑:“殿下多虑了,朝宁并没有放在心上。”
太后打了个哈欠,摆了摆手:“今日我乏了,你们若没什么事,先退下去吧。”
“是。”屋子里齐齐响起几道声音。
谢蘅转身,大摇大摆离开了,姜眠看着他的背影,脑海里灵光一现,她知道为何会觉得谢蘅熟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