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王府继兄宠我如宝,亲哥却后悔了_把酒叙【完结+番外】(157)

  卫姒亲自为她梳妆打扮,又未雨绸缪,掐算着年纪,教她如何应对第一次的癸水。

  闻月引趴在门边,悄悄看着。

  她不喜母亲,也瞧不起母亲。

  但是亲眼看见母亲这般疼爱闻星落,不知为何,她心底依旧泛起了密密麻麻的疼痛。

  她捂着心口。

  这里缺失了一块。

  是父亲和三位兄长再如何宠爱她,也弥补不了的缺失……

  吃完饭,闻星落又是陪老太妃解闷儿,又是处理王府中馈、敲打那些偷奸耍滑的婆子小厮,又是招待登门拜访的命妇小姐,又是读书练字、刺绣弹琴,等到黄昏,数着谢观澜下值的时辰,她又吩咐侍女将熬好的解暑绿豆汤和井水冰镇西瓜送给府上每个人。

  闻月引越看,眉头蹙得越深。

  闻星落每天居然要干这么多事!

  她简直就是天生的时间管理大师!

  金乌西坠。

  闻月引跟踪闻星落,看她往万松院去用晚膳。

  穿过回廊,她瞧见闻星落站在拐角前不走了,似乎是在等谁。

  等到夕光坠落,从廊柱上的朱漆牡丹图案缓缓照到美人靠上时,一道渊亭山立的身影自回廊一端走来。

  是谢观澜。

  闻星落这才重新继续往前走。

  然后十分“巧合”的,在拐角处偶遇了谢观澜。

  她朝谢观澜福了一礼,仰起脸笑意盈盈地说着什么。

  可惜距离太远,她听不清。

  两人一前一后地进了万松院。

  此时,王府众人已经在万松院垂花厅落座。

  老太妃道:“再过几日就是中元节,听说蓉城今年请了外地的游神队伍进城庆祝,夜不宵禁十分热闹。子衡啊,你带弟弟妹妹去街上逛逛,消遣消遣。”

  七月十四为鬼节,七月十五则是中元节。

  按照大周习俗,十四日的夜里祭祀先祖不得出门,十五日却可以通宵达旦载歌载舞,庆祝丰收酬谢大地。

  眼下谢拾安的婚事虽然解决了,但剩下的几个小崽子还没个着落,老太妃为着孙儿孙女的婚事愁的不行,因此想让他们出门逛逛,看看能否遇见良人。

  谢观澜应了下来。

  到中元节这日,闻月引依旧在暗地里跟着闻星落。

  她的跟踪技术已经练习得炉火纯青,她可以垫着脚尖不发出声音,走上很远的一段距离。

  才刚入夜,街头巷尾已是摩肩擦踵人声鼎沸。

  镇北王府的马车驶不进去,只能停在就近的巷子里,谢观澜等人是步行进入锦里大街的。

  谢拾安最爱热闹,跑得比兔子还快,一会儿功夫就窜没了踪影。

  谢厌臣喜欢看神神鬼鬼的东西,游神队伍经过的时候,他不知不觉就跟着走了。

  一时间,路边只剩下谢观澜和闻星落。

  人潮拥挤。

  谢观澜护着闻星落穿过人群。

  花灯葳蕤。

  少女指着桥边的一些老婆婆,“那边有编头发的。”

  那些婆婆都是西南异族出身,各自带着小马扎,成群结队沿河岸摆摊,大姑娘小妇人只需花十几个铜板,就能请她们为自己编出漂亮的异族发型,每逢节日,这些婆婆都很受女儿家欢迎。

  谢观澜陪着闻星落,找了个摊位。

  老婆婆笑眯眯取出五彩丝线和流苏,请闻星落挑选。

  闻星落望向谢观澜,圆杏眼亮晶晶的,“长兄为我挑选?”

  谢观澜看了眼竹篮,为她挑了宝蓝和赭红两种颜色。

  老婆婆将丝线缠绕在闻星落的头发上,慢慢编出十几根蓬松漂亮的彩色发辫,又绑了几簇流苏和银铃铛做装饰,想了想,老婆婆又取出十几颗宝蓝赭红的绒球,缠绑进了辫子里。

  编完,她笑呵呵道:“旁边有租赁衣裙的,是我们部族的服饰,姑娘可以去租一套。”

  闻星落换了异族的衣裙。

  她照了照掌镜,自个儿十分满意。

  她转了个圈,羞赧地问谢观澜,“好不好看?”

  少女活泼娇艳,异族的衣裙和辫子为她添了几分俏皮娇蛮。

  像是飞出囚笼的小花蝴蝶。

  谢观澜薄唇绷得很紧。

  良久,他才哑声道:“好看。”

  小姑娘听见答案,大约很开心,卸去了在王府里的端庄温婉,肆意地弯起眉眼,沿着河岸边的青石街蹦蹦跳跳。

  她那绑着流苏绒花的小辫子忽上忽下,缀在发间的银铃铛清脆作响。

  谢观澜想要伸手捏一捏她的小辫子,可她很快就跑出一丈远,宛如戏弄他的蝴蝶。

  他弯起薄唇,眼底皆是纵容。

  然而就在他为她买糖葫芦的功夫,转头却不见了她的踪影。

  谢观澜蹙眉,“闻宁宁?”

  少女提着花灯,隔着熙熙攘攘的人潮,就站在对街。

  昨日才是祭祀先祖的日子,路边还摆放着一只只祭祀过后的残灯,灯笼边堆积着没烧完的纸钱,有烧给先祖的,也有烧给孤魂野鬼的。

  还有人家在门口摆了吃食祭品,用来告慰在战争中死去的亡魂。

  路边点着一排排燃烧的蜡烛,沿着巷子蜿蜒不见尽头。

  鬼使神差的,闻星落提着花灯,慢慢踏进了那条满是蜡烛的小巷子。

  中元节的喧嚣声尽皆远去。

  她看见漆黑的巷弄尽头,似有纸钱零星飘落,勾勒出模模糊糊的陈旧画面。

  半大的少年骑着马,怀里坐着个小女孩儿,正穿过巷弄。

  来到县衙门口,他放下小女孩儿。

  小女孩儿仰起脸,稚声稚气,“谢谢大哥哥送我回家。”

  少年的脸隐在黑暗里,闻星落看不真切。

  她提着花灯,又往前走了几步。

  画面变幻。

  白鹤书院的门前,躲在树后的少女荆钗布裙,眼巴巴目送姐姐穿着书生服制,和好姐妹有说有笑地踏进了书院。

  是前世的她。

  她看着书院匾额,羡慕地看了很久很久,看的眼睛都酸了。

  渐渐的,她大着胆子溜进去躲在窗下旁听,却被路过的夫子抓了个正着。

  正要把她当做小偷扭送官府,不知在角落站了多久的青年,淡淡开口,“送她回家。”

  青年的脸笼罩在树荫里,闻星落依旧看不真切。

  红烛摇曳。

  闻星落踩着珍珠履,继续往前走。

  第209章 前世今生(下)

  红烛自小巷两侧,朝漆黑的前方延伸。

  面前飘零的纸钱越来越多。

  闻星落看见大街上熙熙攘攘锣鼓喧天,她陪着闻如风三兄弟来到街头,看乡试放榜的告示。

  她努力踮起脚尖想要瞧瞧闻如风排在第几,可是人墙拥堵,她费劲儿地跳起来也看不见告示。

  正急的满头大汗,里面突然传出闻如雷惊喜的大笑声,“大哥,你是第一名!你是今年的解元郎!”

  “好好好!”闻如云抚掌大笑,“我这就包下金味斋,再派一顶软轿去把月引从镇北王府接回来,咱们兄妹好好为大哥庆祝一番!”

  闻如风春风满面,“咱们走!”

  三兄弟挤出人群。

  闻星落欢天喜地,想要凑上前,“大哥,恭喜——”

  三兄弟全然无视了她。

  他们欣喜地交谈着什么,各自坐上了一顶软轿。

  “大哥——”

  闻星落追了一段路,却终究没能追上。

  她扶着停在路边的一架马车,轻轻喘息。

  再次抬头望向远去的轿辇,少女清润的杏眼渐渐蒙了一层水雾,“大哥,恭喜你考中解元……”

  修长如根骨明玉的手,慢条斯理地挑开马车窗帘。

  青年绯衣玉带,一张脸笼在车厢的阴影里,只能看见锋利紧绷的下颚线。

  闻星落这才注意到,马车乃是昂贵的沉香木打造,朱漆描金麒麟花纹极尽富贵,四角垂落的金纱灯笼上提着“镇北王府”四个隶书大字。

  车里坐着的人,应当是闻月引在镇北王府的继兄。

  她收回撑着马车的手,拿帕子擦了擦自己摸过的车身,窘迫道:“对……对不起……”

  青年默然地看着她。

  许是见她太过可怜,良久,他才吩咐道:“送闻二姑娘回家。”

  红烛燃烧,蜡泪顺着烛身缓缓淌落。

  珍珠履无声地踏过青石板。

  她沿着红烛延伸的方向,一步步穿过小巷,周围破陋的景致一点点发生变化,她仿佛置身于富丽堂皇的京城皇宫。

  诸侯王进京叩拜,她作为太子的未婚妻,理应在宫宴上陪伴太子左右,可她嫌殿内酒热嘈杂,于是只身一人沿着宫巷散步透风。

  却不期然撞见了闻月引的那位王府继兄。

  他负手站在宫巷尽头,她只顾低头行礼,未曾注意他脸上究竟是何种情绪,只瞧见他绯衣上绣着一片银线芙蓉。

  他很突兀地说道:“蓉城的花,都开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224444.bar/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宅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