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刻,秦孝只恨人只有一生一世的时间,他也就只有一生一世可以效忠刘备。若是人有生生世世,他只愿生生世世效忠于刘备一人!
秦孝忍不住眼含热泪,哽咽着再拜道:“在下乃是微末之人,无才无德,除了在太平道里当间者,在下实在想不出自己还能为刘府君做什么事情。求府君成全在下一片心意,否则在下必定终身良心难安呀!”
见两人僵持起来,刘德然见缝插针地劝慰道:“府君,间者行事讲究一个随机应变。秦孝机灵非常,正是最适合做这件事。而且秦孝刚刚能在两军之中全身而退,更是说明他洪福齐天。他今后再入太平道行间,也必定能平安无事。”
秦孝赶紧小鸡啄米般地点头同意,恳求地望着刘备,生怕刘备再说出一个“不”字。
阿备看了看刘德然、又看了看秦孝,明白秦孝是铁了心地要继续去太平道做间谍,自己是绝对劝不动他的了。而且看着两人眉来眼去、配合默契的模样,自己就算今天强行将秦孝留下来,来日刘德然也会帮忙把秦孝送走。
这,可能就是另类版本的“身在刘营心在太平道”吧?
阿备无奈,只得点头同意。秦孝喜不自胜,叩首再拜。阿备扶起秦孝,又问他身上钱财是否够用,兵器铠甲是否欠缺,还有没有其他需要的东西。秦孝一一摇头,只道:“府君若是舍得,请将冯树的头颅归给在下。在下另有用处。”
这个要求,其实是比较僭越的了。
首先,冯树的头颅是秦孝献给刘备的,现在他却又要要回去,行事反复,属于不义;其次,没了冯树的头颅,本次剿贼的行动便少了一件大功,失了大半风光,秦孝身为下属却抢夺主公的功劳,属于不忠。
哪怕冯树提出这个要求是事出有因,也会让人觉得不快。
秦孝也知道自己的这个要求有些过分,提出的时候十分忐忑。甚至,在开口之后,他还隐隐约约有些后悔:刘府君仁德是刘府君品行高尚,自己怎么能得寸进尺,主动提出这样无理的要求呢?
“没问题。你还有其他的要求吗?”
秦孝正暗自懊恼着,突然听到耳边传来刘备干脆利落的回答。从他自己提出要头颅的要求,再到刘备答应给出,中间甚至没有出现一息的停顿。可以说,刘备是完全没有任何猜疑不快,就那么直接地就答应了。
一时之间,秦孝心里更为感动。他心想,哪怕就只是为了刘府君的这份信任之情,自己也一定要将这件差事给办好!
“没有了!”秦孝再拜,“谢府君!”
秦孝接过冯树的头颅后,没有再多停留,便策马而去了。
秦孝虽然先走了,但庆功宴还是要办的。阿备带着浩浩荡荡几百人凯旋回城,一路敲锣打鼓、四下传告。那天晚上,也不知道开封了多少好酒、宰杀了多少肥羊。
酒宴开始之后,阿备又将今天表现格外突出的红脸壮汉和黑皮少年叫到了跟前,打算问清他们的姓名,好好地提拔奖赏一番。结果,阿备就听到了差点令他喷酒的回答。
那红脸壮汉道:“某姓关,名羽,字云长。”
那黑皮少年道:“俺叫张飞,字益德。”
阿备一口老酒卡在喉咙里,咳了好半天才终于将气给通顺了。但他依然忍不住睁着大大的眼睛疑惑地望着红脸壮汉和黑皮少年,而对面的红脸壮汉和黑皮少年也同样睁着一大一小的两双眼睛疑惑地望着他。
阿备印象深刻,央视版《三国演义》里刘先主是二十八岁在涿县卖草鞋时认识的卖绿豆的关羽和卖猪肉的张飞,三人不打不相识,最终桃园三结义。就算《三国演义》是后人编的小说,阿备也认为应该不会和历史事实相差太多。
如今刘先主这具身躯才刚刚十六岁,距离二十八岁还有一十二年。阿备在涿县招募乡勇的时候,还惋惜自己来早了,招不到关羽和张飞了。他甚至还考虑过,等到刘先主的这具躯体二十八岁的时候,自己再回一趟涿郡,看能不能把刘先主的两位结义弟弟给刷出来。
结果没想到啊没想到,关羽和张飞居然早就进入到他的乡勇队伍里了。只是因为这部分工作一直是由高诱负责的,所以阿备才不知道他们两个人的存在。
一时之间,阿备心中情绪复杂交错,不知道到底应该先吐槽《三国演义》胡编乱造、误人子弟,还是应该先赞叹刘先主果然锦鲤体质、不放过任何一个SSR,还是应该先颂扬桃园三兄弟情比金坚、无论怎样都能聚在一起的感天动地兄弟情。
多亏了刘先主“喜怒不形于色”的特殊技能,阿备最先调整好了面部表情,亲热地拉着关羽、张飞二人的手,将他们好好地夸赞了一番。
按照阿备现在的身份地位以及关羽张飞现在的身份地位,做这种事情已经算得上是十分平易近人了,甚至有点过于体贴下人了。
关羽和张飞虽然在白天的时候已经见识过刘备的亲切仁义,但如今再亲身经历一遍,还是忍不住心中感动、脸上羞赧。好在他们一个皮肤红、一个皮肤黑,再加上火把昏暗的光线助攻,倒也没有闹出什么笑话来。
按照目前的形式,阿备自然是不能再和关羽、张飞“桃园三结义”了。不过,他也不可能亏待刘先主的好兄弟,便以两人白天表现英勇、重伤冯树为名,提拔两人做了屯长。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224444.bar/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无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