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这个茶楼的每一个地方,每一个房间,怎么装修,怎么装饰,都是他亲自来,他不求什么档次什么品味什么雅致,只求舒服,让你呆在这里心就静,就不想走。弄完装修之后他又把自己的藏书拉过来一万多本,全部摆上之后他自己往这一坐,感觉才算真正出来了,这个作品他基本满意,相信也会有真正喜欢的读者。
一个人从闹到静,从酒到茶,从莽撞到沉稳,从幼稚到老辣,从年轻到老年,从生到死,就是这么回事儿吧,人生必经的过程,你不用挣扎,又不用无奈,每个人都将如此走过,最后还得拼命抓住星星点点的回忆溺死在岁月的浮沉里。
小城凑过来问于小山:“你咋TM想的?弄这么个生意,有啥意思啊?能挣几个钱?”
于小山笑笑说:“这根本就不是生意,也不是为了赚钱,我自己以后铺铺路,我在南方还弄了个小茶园,比这个还舒服,有一天种种茶写写字,那才叫生活。”
小城笑着说:“想得挺美,就是还缺个人,那种生活两个人叫幸福,一个人就是修道了,咋地?要成仙呢?”
于小山说:“成个屁!我这人修仙悟道还真不行,容易转念成魔。”
“行,到时候叫我一声,我要一切也能看开了,就陪你去。”
“你可拉倒吧!你不能种茶,你整个葡萄园还行,自己酿点酒,弄个别墅,有个游泳池,再拉一帮美女吃喝玩乐,那个适合你。”
“你还别说,这个主意不错,哎!对了,那个电视台的主持人要认识认识你,跟你交个朋友,一会儿我介绍一下。”小城看着舞台上拿着话筒在说话的女主持人说,这个人是庆典公司找过来的,在电视台主持好几档栏目,据说有点小名,于小山看着脸熟,但根本想不起来她主持的是啥玩意儿。
“拉倒吧!我没那闲工夫,要认识你认识吧!”
“操!装啥呀?你看那样儿长得不错,真有心思,你就收了得了,闲着也是闲着,再说你那玩意儿也用不坏。”
“行,我邮给你了,你用吧!在这上边,我懒得浪费时间,真想要一个电话能来几百个,还都不比这个差。”
“滚蛋!你那都啥呀?不是夜总会的就是按摩院的,一点情调都没有。”
“只要不动情,本质上来说都一样,而且实用性、舒适性、性价比肯定都比这个强。”
小城鄙视的眼光看着于小山说:“跟你是真几吧无语!理解不了。”
随着主持人的倒计时数数,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响了起来,这时候于小山的手机在裤兜里震了几下。他拿出来一看是孟串儿发来的一条信息,于小山走到旁边,想了一会回复道:“不想恭喜,更不想嘱托,前方再多的未知泥泞,也是自己的理想所选,别忘了我们的约定就行。”
马上又进来一条“不会忘。”
旁边人招呼着于小山去剪彩,剪完之后他拿着剪刀,抬头看着天上的白云,晴空万里,想着今儿天真好,适合出远门。
从上次喝一宿到现在也有月余了,这期间两个人并没有联系。而于小山最近可能是精神懈怠了,不愿意应酬不愿意见人,晚上哪个不长眼的要是提出什么出去玩玩闹闹之类的建议直接拍死,丫头也不愿意找一个,也就自己一个人喝茶的时候还算比较舒心,静静地泡壶普洱茶,养一养自己的紫砂壶,还有那些自己精心选的小茶宠,岁月都变得一切静好。
没事的时候就会想起孟串儿,想起她斜叼个烟张牙舞爪的样子,想起一个这么瘦弱的女人的理想是去战火纷飞的阿富汗做一个战地记者,想起那句“我们像是走丢的两个人”,这些有的没的像枯燥生活里的点缀,好歹有点儿不那么了无生趣的感觉。
阿富汗,也不算远,却像是另一个世界,这几天的国际新闻于小山都有关注,每天都有不同的事件发生,确实挺危险的,莫名总是有一丝隐隐的担心。每当一这么想的时候,于小山就直摇头,可能最近真是太闲了,闲出屁来了整天脑子里合计这点破事。
没成想后来他身边发生了很多麻烦事儿,他开始一点都不闲了,可对孟串儿这种担心和挂念却是与日俱增,最后演变成了疯狂的想念,只是此时的他不知道也无法预想到余生中会有一个人陪他路过十里桃林、梦里江湖,面对刀光剑影、滚滚红尘,最后花开花落,繁华散去江湖尽,余生陪你入红尘。
第17章 初到阿富han:这是属于暴风雨前的宁静
到达喀布尔的时候,驻地已经安排好了防弹车和司机在机场等候,接了孟串儿一行三个就赶紧出发了。
喀布尔可能是孟串儿见过的最穷的首都,只有机场通过市区的路是柏油马路,其他的都是颠簸的土路,路上经过的所有饭店、超市都要经过至少三道安检。旁边有个来过的老同事张超调侃说:“那是没赶上去总统府,去了基本跟做了个全身spa差不太多,你身体的每一寸都被摸个遍。”
司机说接下来的工作会比较繁忙,上面领导指示先带孟串儿他们去风景区逛逛,先简单了解一下这个国家和这个城市,以后这样的机会可能就没了。于是直接把他们带到了东部兴都库什山脉脚下的郊区,这里终年积雪,冰川广布,司机说阿富汗有一句民间谚语:“宁可没黄金,不能无积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