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清漪没想到她会说这个,迟疑了一下,还是拒绝了。
倒不是她清高,也不是不相信谢芷凝的实力,实际上就算是官府收了红签,以谢家的实力再拿一块也不是什么难事。但如今《仙缘》被封已经是一种所谓的政治正确了,长信书坊就算拿到了印出来也是赔本罢了,更别说还会引发的一系列后果。
就如同谢芷凝拿苏清漪当朋友,苏清漪何尝不是拿她当朋友,正因为如此,她才不会这样去害谢芷凝。
谢芷凝还想再劝,苏清漪已经阻止了她:“其实我早就想明白《仙缘》后面要怎么处理了,到时候我会把后面的故事写出来,然后发给江东的说书人,免费让他们说,只是这样,少不得就要请你帮忙印一下了,你也别便宜我了,按市价收便是。”
谢芷凝看到苏清漪目光中的坚持,有些无奈地叹了口气:“知道了知道了。真是个傻丫头,你觉得我会做亏本的生意吗?要不是《仙缘》真的有赚,我怎么会同你开这个口,还以为你会看在我俩的交情上让我赚这个便宜呢!”
苏清漪笑着,也没有拆穿谢芷凝的谎言:“就当是我想报复好了,他们要封杀我,但悠悠众口却是封不住的。”
她这么一说,谢芷凝也眼前一亮,不再劝了。
其实这件事闹得凶,但归根结底不过是上层世家在闹,平民们只不过是被舆论带着跑而已。真要论起来,其实大家对《仙缘》的抵制并没有那么强烈,只是因为书坊都掌握在了世家手里,所以没人敢捋虎须罢了。
可苏清漪不仅要捋,还要在那些人脸上狠狠扇一巴掌。
谢芷凝原本就是担心苏清漪会因此消沉,但见她此刻斗志昂扬的状态,也终于放心了,便打趣道:“既然如此,我也不争了,那下本书可一定要签给我了。”
苏清漪点点头:“一定。”
其实苏清漪第一本书就是在说书人口中火起来的,只是没想到这一本书最后也要在说书人口中收尾,这大概也算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有始有终吧。
也正如苏清漪所料,后来她放开了《仙缘》的限制,不仅是说书火爆的不行,甚至还有梨园行当排了《仙缘》的戏曲,也颇受人欢迎。
一些世家开始还想方设法抵制,比如不许在茶楼说《仙缘》,不少说书人便跑去了茶馆,乃至于就在村口搭个棚子就开始说。
以至于百年之后,世家都已经不存在了,可《仙缘》却成了整个江东的保留曲目,便是种地的农户也会哼上几句,母亲哄孩子的时候也会说两段《仙缘》的故事,竟让这个小说的生命力不断地扩展延长开来了。
第78章
就在苏清漪写着《仙缘》, 众人焦急地等待中,终于放榜了。
郁长青一大早就出门去看榜了, 苏清漪也写不下去了,同顾三娘两人在房中焦急地等着, 便是平日里十分淡定的苏燮, 到了这个关口,也多少受了气氛的影响, 露出了该有的一点紧张感。
平日里他们从不觉得时间这么难熬,可眼下却恨不得时间走得快一点, 能让他们快点看到结果。
他们住的这块地方,因为相对来说安静,且离考场不远, 所以也有不少来考试的人租了院子。
此刻, 三人听着外面传来鞭炮声和官差的报喜声, 可他们这边却依然没有一点动静,一颗心犹如被人捏住了一般。
哪怕是苏燮对自己的水平很是清楚, 也不敢像之前那般笃定了。
也不知过了多久,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从院门外响起, 苏清漪似有所感, 猛然就站起身。
院门被人推开, 他们看到郁长青一身狼狈,鞋也跑掉了一只, 脸上带着狂喜, 还不等他说话, 众人就已经猜到了结果。
“中了!老师中了!”
苏清漪和顾三娘惊喜地抱在了一起,苏燮的脸上也露出了笑容。
郁长青的声音也吸引了左右两边邻居的注意,纷纷出来给苏燮道喜,苏燮也连忙回礼。
郁长青顾不得自己的狼狈,赶紧去房中把喜钱和鞭炮拿出来,他刚刚将东西拿出来,外头报喜的官差也到了。
因为对苏燮有信心,这些东西苏清漪是早早就准备好了的,但真正到了那一刻,她也没有自己所想的那般从容。
官差报了喜,又领了喜钱,郁长青这才在门口将鞭炮给点了,满脸都是傻笑。
苏清漪则和顾三娘在后厨准备午饭,因为要等出榜的结果,所以三人都没有心思吃午饭,如今放下心来,一个个都是饥肠辘辘的。
这一顿四个人都吃得很香,吃完饭后,就有人上门来请,是这一届同年发来的,这样的聚会要不是病的爬不起来,是一定要去的。苏燮也没有什么清高的思想,进房换了一身衣裳,同苏清漪说了一声就出门了。
苏燮离开后,苏清漪的心也慢慢沉了下来,其实她早就知道她爹的才华,当初师伯武宗明就说过,崇明先生的几个弟子中她爹的才华是最高的,只是年少气盛,崇明先生才想要压他几年,谁知道后来会发生那么多事情。
不过既然已经考上了举人,下一步就是明年的春闱了,他们也要举家搬去京城了,也不知这个时代的经济政治中心究竟是个什么模样。
这一晚也不知多少人欢喜多少人愁。
-
秋闱的结果很快就传到了各大世家的手上,而众人的反应也是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