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公主忽然问她,你觉得我在干什么。
她可以笃定那是跟女人的价值全无关系的问题。
这是她第一次绞尽脑汁去想,费尽心思去思索。
她也不想因为自己的回答,让公主觉得她见识浅薄。
宣蘅低垂着头,看着洁白宣纸上落下的阴影,想着她跟在公主身边之后公主说过的每一句话,试着揣测她所有的想法。
“驯兽。”
她忽然道,然后又抬头,目光坚定地看着姬珧,再次说了一遍,“驯兽。”
那两个字一出,似是平湖之中投落了石子,在她心间划出丝丝涟漪,宣蘅感觉自己心潮从未这么澎湃过,眼中跳动的兴奋怎么都压抑不住。
姬珧嘴角漫开一抹笑意,放下手,落笔。
“说说,怎么就是驯兽了。”
宣蘅似是被鼓励了,眼中闪过一抹光亮,声音提高些许,不再像方才那般怯懦小心:“兽有野性,不听人言,殿下若要对手正视,亮出刀锋就可,若要野兽听话,就要打它,驯服它,让它知道害怕,下次再看到鞭子就想起身上的疼。”
“咣!”
撞车在城门上留下一道黑印,发出一声震天的响声,北城的守将应对攻势都有些手忙脚乱,不断有乱石投入,飞石如散花,将城门上的守将阵型打乱。
北城战况激烈,战报一道道传进涉江王府,秦徵涣捂着头顶不语,胸中闷着一口气不上不下,现在他终于知道“动真格的”是什么意思,这就是动真格的,让西陲云翼军深入腹内,远赴江东只为打服他,丝毫不想如果这时月柔趁虚而入该怎么办。
她不顾西陲安危,秦徵涣当然也犯不上为西陲边民忧心,关键是现在云翼军都已经打到家门口了,他无力应付!
如果集结三州兵力,区区五万兵马还不足为惧,哪怕是云翼军也尚可一战,可是秦徵涣因为佑安门几日的箭雨骚扰,笃定了姬珧所带人手不多,没有暗中调兵。
而且他从始至终也没想过要和姬珧为敌,姬珧是禹国长公主,代表的是大禹,他一日不愿占山为王就一日不会跟朝廷撕破脸皮,秦徵涣唯一想要的不过是为江东搏得暂时的安稳而已。
尚公主又岂止是因为姬珧貌美?
能与皇族结下姻亲,那起码是把江东和金宁绑在了一条船上,真有诸乱平定那日,他也不会因为握有三州之地马上被清算!
小皇帝就算有那个心,难道不要顾念为他南征北战鞠躬尽瘁的皇姐吗?
姬珧说他置身事外,其实他每一步都在为今后考量,但就这一点便宜,她都不愿给他。
秦徵涣太自信了,不相信姬珧有这样的魄力,但姬珧用事实强迫他认清这个道理,政治场上,别把她当做一个女人,把她当做一个普通的人就好。
正常人都不会喜欢别人占他便宜,姬珧当然也不会喜欢。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每一刻对他都似是煎熬,秦徵涣手掌汗湿,攥都攥不实,泊州守城如能坚持三天,另外两州的援军最快三日能赶到,可是难道他真要在纷争刚起的时候就跟朝廷战个不死不休吗?
秦徵涣满心的顾及,而姬珧什么都不怕。
在心理上他就已经输了。
“疯子!”
秦徵涣咬着牙暗骂一句,起身匆匆走了出去。
姬珧煨在炭盆前取暖,莹莹火光照得脸颊红润,不消片刻,营帐的帘子忽然被人掀开,来人满面红光,神采奕奕:“殿下,涉江王降了!”
宣蘅一顿,回过头去看姬珧,姬珧脸上并不见惊讶之色。
北城门打了两天两夜,这场攻城战并不像想象中那么容易。
秦徵涣之所以选择先降,只不过是因为他不愿再承受一兵一卒的损失而已,苦守两日已经是极限了。
姬珧从小杌子上起身,回头去看宣蘅:“你去照看你哥哥吧,这两日都别让他下地。”
宣蘅愣神的时候,姬珧已经转身走了出去。
不知是不是她的错觉,宣蘅没有在公主脸上看到半分欣喜的神情。
出了营帐,迎面一阵秋风扫面,姬珧感到砭骨的凉意,刚抬头去看林外冒着黑烟的北城,肩头上忽然落下暖意。
回头一看,是薛辞年。
薛辞年将厚实的大氅披到她肩上,然后走到她身前,为她系紧了脖上的带子,姬珧没有出声,静静地看着他,直到他直起身。
她攥住大氅的边缘,微微仰起头,薛辞年轻道:“用火煨过了,还暖和吗?”
暖和,暖到心坎上。
姬珧点点头,眼睛瞥向身后,问那个刚才传话的将士。
“这两日攻城,死伤如何?”
泊州刚降,双方还未清理战场,详细的伤亡人数还没有统计出来,那将士知道她问的只是个大概,躬身应道:“粗略估计,大概有六百多人。”
六百多人战死,就应该有更多的伤员。
对五万大军来说,六百人只是个小数目。涉江王降了,这一仗并没有打得很难看。
姬珧没说话,让金宁卫去套马,不久之后,十八拽着一匹棕毛骏马过来,姬珧翻身而上,火红大氅在空中划出一条弧线,坐稳之后她狠狠抽了马屁股,扬长而去。
十八赶紧跟上。
飞尘满天,两个身影很快就消失在视野中,那将士摸了摸头,轻声嘀咕一句:“总觉得殿下不太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