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行前,苏玉约了陈宁在春归茶馆一聚。
苏玉从梅香那里得知,陈宁最爱的茶是都匀毛尖,因此特意准备了上好的都匀毛尖和几样精致的五彩点心招待陈宁。
陈宁准备的礼物堪称平平无奇,是些上好的笔墨宣纸。
苏玉给陈宁斟茶,看得出她这一次比较沉稳有度,好像知道他早晚会约她出来一样?
“尝一尝,如何?”苏玉端了茶给陈宁。
陈宁看着茶盏,站起来道:“苏哥哥坐吧,这种事情还是我来比较顺手。”
陈宁说着,重新给苏玉泡了一壶西湖龙井,然后斟茶奉给他。
苏玉突然有些不自在,清嗅着茶香道:“不过一杯茶,你便要还我?”
陈宁笑道:“那是自然,我可不是大哥,不会厚着脸皮占苏哥哥的便宜。”
苏玉收敛笑容,沉凝道:“你还在怪我?”
陈宁摇了摇头道:“从未怪过,何谈还在?”
“只是我今日想问苏哥哥一句话。你是因为跟我大哥交好才拿我当亲妹子疼?还是拿我当亲妹子疼才跟我大哥交好的?”
陈宁说完,手肘撑在桌面,身体微微往前倾。她唇瓣含着茶盏,露出几分戏谑的笑意。可她那眼目一片幽深,根本看不出半分玩笑。
苏玉只觉呼吸一滞,手下意识去碰茶盏,却不想动作太大,竟打翻了茶盏。
就在他突然站起来的时候,陈宁眼疾手快地扶正茶盏,用抹布将茶水擦去。
她行云流水般给他换杯添茶,仿佛刚刚的话不过是随口一说。可苏玉知道,她是认真地在问他!
原本以为自己不是老谋深算也胸有城府,可此时的苏玉,心跳如擂鼓,竟然早已没有往日的淡定。
他再次坐下来,认真道:“自然是因为跟你大哥交好才拿你当妹子疼的。”
陈宁耸耸肩,不甚在意地笑道:“既是如此,苏大哥与我大哥如今情同手足,还有什么耿耿于怀的?”
“是啊!”苏玉也笑了起来。他心里没有耿耿于怀,只有无尽的失落。
有什么不一样了,像断绝某种念头一样,一下子就被扼杀在萌芽中。
可叹他连挣扎的机会都没有!
“接下来我带你大哥去金陵求学,你有什么打算?”苏玉问道,像拉家常一样。
陈宁回道:“跟我爹商量过了,接手陈家的生意。”
“可你迟早都要嫁人的。”苏玉蹙着眉头道。
陈宁笑道:“那也是几年以后的事情,到时候再说吧。”
苏玉知道陈宁已经做了决定,知道自己多说无益,便顺着陈宁的话道:“历练历练也好,到时候你若是想你大哥了,可以来金陵看他。”
陈宁点点头道:“我会的。大哥此去金陵,还望苏哥哥多多照顾。他向来淡薄人情世故,这方面还希望苏哥哥多加提点,以免他得罪人也不知道。”
苏玉微微颔首,应声道:“你放心吧,他去金陵后,我会让人照顾好他的。”
……
元德二十六年九月二十八日,陈璟随苏玉一路赶往金陵,至此潜心求学。
同年十月,陈宁跟随陈英返回龙湾村,开始接手陈氏商行的生意。
三年后,元德二十九年秋,陈璟如愿中举,同年入京准备来年春闱。
与此同时,苏玉已官至翰林院伺讲学士,而作为苏玉的好友,陈璟说是去京城投靠苏玉也不为过了。
元德三十年春,陈璟春闱得了二甲第十三名,赐进士出身。同年六月,陈璟考了庶吉士,成功挤入翰林院。
消息传回龙湾村时,陈宁还在南阳府查账,顺道看望老师松山居士。
常年在外跑,陈宁的消息比龙湾村的快很多。
她不仅知道她大哥入了翰林院,还知道他大哥想娶苏家三房的女儿,已经写信回来请父母去金陵提亲了。
丘志桐得知陈璟顺利入了翰林院,沉默良久。
半响过后,他看着陈宁道:“是苏家在背后出力了吧?”
陈宁点点头,与丘志桐并排坐在门槛前,轻笑道:“大树底下好乘凉嘛,这不,他还想娶苏家的姑娘。”
“我猜这门婚事肯定能成的,苏家扶起一个商贾之子怎么比得上扶起自家的女婿呢?”
丘志桐目光微动道:“听起来,你到是很赞同这门亲事?”
陈宁淡淡道:“这是我大哥自己的婚事,他既然已经做了决定,就轮不到我去质疑。”
丘志桐点点头,出声道:“这样也好。”
晚上,陈宁陪老师用晚膳。
菜是梅香做的,上菜的是陆昱。
年满十五的陆昱器宇不凡,目光如炬。他脸颊清瘦,轮廓分明,神情冷峻,看起来颇有几分剑客的孤独和冷漠。
丘志桐看着陆昱出去了,跟陈宁道:“他留在你身边端菜可惜了。”
陈宁附和道:“是可惜了。”
丘志桐看陈宁一本正经的模样,忍不住好笑道:“你就没有什么想法?”
陈宁点了点头道:“有的,我准备把陈家的生意交给他打理,让我也好清闲清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