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小姑娘出岔子,她唤道:“你从哪儿来?”
沈倚墨骤然止步,而后就踮着脚在她耳边细语起来。
黄氏面色一怔:“这话哪里传出来?”
沈倚墨一脸无辜:“我也不知道,方才就听见许多人在议论,先是下人,后来下人又传给了客人,他们大约是没防着我们小孩子,说话也没避讳,我就听到了。”
黄氏提气站在廊下,半日做不得声。半途回头看了眼正与吕氏淡淡说话的沈侧妃,攥紧沈倚墨肩膀:“不许再瞎传了,知道吗?!”
沈倚墨重重点头。
黄氏再站片刻,与丫鬟道:“四奶奶在哪儿?”
“在芙姑娘房里!”
黄氏二话不说迈步过去,到了院里,却见明氏也站在庑廊下,脸色阴晴不定,面前还站着丫鬟正说什么。
当下忍着心气走过去,沉声道:“先别管那么多,迎亲的快来了,先上了轿之后再说!”
明氏面上慌色瞬间匿下,转身进屋打点。
沈侧妃哪都没去,包括沈芙房里,原本该在出阁前给她些体己的,沈家没人提,她也省事了。
正准备吃茶,如意快步进来了,神色慌张到了跟前,附耳与她说起来。
“姑太太,我们老爷请您到隔壁说话。”
刚听一半,门外就又有沈家丫鬟进来了,那堆起的笑容虽说热情,但看着却那么不自然。
沈侧妃绷紧脸望着如意,顿了有片刻才随着丫鬟到了隔壁院。
沈栖云已经在廊下等着了,看到她来登时拉着脸就往院里冲,到了屋里才怒而回头:“今儿是你侄女的大喜日子,你既来了就该有个姑母的样子!这么样使这些卑鄙手段搅和娘家的事,你到底什么意思!”
沈侧妃原先紧皱的眉头在听到这话之后倏然一顿,接而抬起脸来:“‘卑鄙手段’?
“我今日是应你之邀前来给芙姐儿送嫁,哥哥这么跟特地来贺喜的我说话,又是什么意思?”
……
谭峻回到许家这边,让人传话见了疏夏,疏夏又赶紧回去告诉了李南风。
“沈家二太太在沧州见过程家二姑娘,想跟程家结亲,把程姑娘说给自己的外甥,所以就这么走到一块了。”
吕氏的外甥不学无术,是个连李南风都知道的纨绔子弟,程家姑娘她虽不想评价,但怎么着也不至于落到个嫁纨绔子的地步。
这明氏分明还有个次子未许亲,偏就让程家姑娘嫁给自己外甥,而程家这边也没拒绝,如今住进沈家,也就不奇怪了。
“还有件事,沈家那边出事了!”疏夏说着又小声道,“有人散播传言,说沈三太太回蜀中是因为在王府挟恩图报,还跟沈侧妃撒泼,才在下跪请罪又连扇了自己几个耳光之后,被王妃下令遣送回蜀中的。
“还说有生之年她都不能再回京,也正因为如此,才会连自己亲生女儿出嫁都不能前来参加。”
第121章 不扫兴了!
李南风蓦地抬头。
疏夏又道:“现如今在沈家传得沸沸扬扬,去的宾客都知道了,沈家人虽然也知道,却也不能无端端主动挑破澄清。
“现如今正忙着抓紧时间让新娘上轿,以免让前去迎亲的许家人知道,以及捅出更大篓子来呢。”
若不是赶在这当口,卢氏就是被请回去也好,被遣回去也好,都不会有多少人在意,就比如前世里默默死去的林夫人。
可巧卢氏走的这当口正值沈芙婚期,她这个亲生母亲不能出面,可不就引起诸多猜测了么?
倘若不是靖王府在卢氏离京的当天有同样动作出来,搞不好这样都能有些更难听的传言了。
李南风瞬间觉得这事儿恐不是什么谣言。因为这正好解释了为何靖王一次性大手笔地报了沈家的恩,而不是细细筹划两家相互依存共谋长远之计,卢氏在王府撒泼,然后激怒靖王与沈家一笔勾销,岂非顺理成章?
“究竟怎么撒的泼,可知道?”
“这倒不清楚,但一个官家太太,闯到王府去撒泼,这怎么也不是件好听的事。”
疏夏这话说的对,李夫人常挂在嘴边的德言容功,可是她们衡量一个女人是否可取的标准。
卢氏撒泼等于是让沈家有了个失德失言的主母,平日就算了,今日是什么日子!里里外外的人全看着呢,丢人也不是这个丢法!
“王府可有人去沈家了?”她问。
“沈侧妃与弘大爷,驰二爷都去了。”
这件事瞒得滴水不漏,连她李南风也只猜出个大概,这当口却有这么详细的传言出来,那是谁捅出来的?
原还可猜猜靖王妃,但靖王妃出手也没有把自己拽进去的道理!
若是沈侧妃,她倒也不必多此一举……
“李姑娘,和我们一起过来吃点心吧。”
这当口卢琬真走过来,熟络地打起了招呼。
李南风笑应着,回头给了个眼神给疏夏。
眼下各家是看着挺消停的,若不是她前世亲身经历过家变和人世沧桑,兴许也不会把这些看起来跟自己毫不相关的事情放在心上。
可是偌大个朝堂,上下级之间,姻亲本族之间,利益关系错综复杂,谁能说眼下看着不相干的事,将来一定跟自己没有任何关系呢?
活到这岁数,当然该领会到掌握住足够量的信息,才能够在大多数情况下掌握住主动权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