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么干。”她一锤定音。
语罢,柳拂眉咬紧下唇,眼神里闪过几分惊慌。
要是这么安排,那她怀上孕的日子岂不又要到猴年马月?
脑海里闪过一个之前就在考虑的主意,柳拂眉攥紧了手,下定了决心。
第139章 侯夫人算无遗策,卦断乾坤(15)
孟云听晚上下了官署回府,刚踏进书房没多久,就听近身伺候的小厮汇报了这件事。
“简直胡闹!”
他拧紧眉头,不敢相信这是他那个内敛沉静的侯夫人说出来的话。
“传话给她,让她看清楚自己的身份!都竟敢插手本侯的事了……”
小厮犹豫了一下,垂首小声地说:“夫人说了,陛下给您赐的美人,您无论如何都是不能怠慢的,她说让您好好掂量掂量,别……惹了皇上的忌讳。”
其实原话说的更难听,邵棋说的是“让他别长着脑袋不用,天天用屁股想问题。”
孟云听沉下了脸,神色难看,久久没有言语。小厮骇得出了一身冷汗,半晌才听到头顶上传来男人的质问:“她人现在在何处?”
小厮顿了一下,如实禀报:“夫人已经被接到秋露寺去了,今晚,约莫还是歇在那边。”
“谁接的……露面的还是张福?”
“是。”
“夫人这几次去秋露寺……都是张福接送的?本侯记不太清了,你可有印象?”
“应该是的,奴才有好几次见到的都是张公公。”
话音落地,室内一片寂静,小厮摸不清侯爷问这话是什么意思,他屏住气息,提心吊胆,过了一会,孟云听才张口让他退下,语气平静,似乎没什么异样。
小厮恭敬行礼,连忙退出了书房。
日头已经落山了,斜斜的昏黄晚霞透过窗户洒进来,静默的书房内,孟云听面无表情,“啪”的一声巨响,他骤然抬手,挥落了桌上的一排瓷瓶!
他眼神深沉,想起了今日在官署时,偶然听其他同僚闲聊时说起,陛下近日似乎总是不在御书房,去勤政殿也寻不到人。
所以他去了哪?
脑海中渐渐浮现了一个荒唐又万分合理的猜测,沉沉地敲打着他的心绪,之前所有存疑之处仿佛都有了解释。
孟云听猛地闭上眼,紧绷的侧脸显出几分狰狞。
……
闵州形势不明,无人统管。如今京城里流言纷纷,如今最好的办法,就是选一位能臣,快马加鞭去闵州平乱。
勤政殿上,对于人选,众位阁老各执一词。
“恭王身经百战,对闵州那一带又颇为熟悉,自然是最好的人选。”
“陈将军如何?陈将军前年在西北平乱,可是立了大功。”
“太过年轻,行事浮躁,还是恭王合适……”
“魏阁老,你这话说的……”
阁老们谁也说不动谁,场面变得有些混乱起来。
坐在上首的谢璟把玩着手里的平安坠,冷眼瞧着底下的骚乱,不置一词。
而一旁站着侍候的小福子静静地扫了一眼神色各异的众位阁老,他唇角含笑,但笑意却不达眼底,眼神里带上了些许几不可察的轻蔑。
所以说,帝心难测,这个道理还是刻在脑门上好啊,要不然就不会有那么多人上赶着找死。
小福子低眉敛神,若无其事地收回目光,变回了往日里那副天真模样。
“陛下,您怎么看?”
这时,魏阁老侧过了身,忽的朝谢璟行了一礼,神色严肃。
满朝文武,最合适的人选,当然是恭王,但是为何这么多人都忌讳让他去,其中缘由,大家心知肚明。
不过是怕……脱离掌控罢了。
魏阁老的花白胡子抖擞了一下,他弓着身子,脸上沟壑纵深,不动声色地掩去眼底的谋算。
在众人的目光中,谢璟却忽然笑了起来。
“朕这里,有一份好东西,想让诸位阁老都欣赏欣赏。”
他话音刚落,小福子就从一旁的案桌上拿起了一沓纸张,走下台阶,给殿中众人分发下去。
谢璟坐在高位,静静地注视着他们,神情莫辨。
“这——”
魏阁老拿到手中扫了一眼,原本还不以为然,待看清上面的内容后,脸色大变。
这上面囊括了他们在闵州所有的布置和人手安排,甚至还详细地描述了闵州的灾情地势,虽然没有把他们牵扯出来,但简直清楚得像是谢璟亲自去了一趟。
众人一脸震惊,彼此对视一眼。
“陛下,这是……从何而来?”
简直如神迹一般。
一位阁老越看越觉得不可思议,瞪大眼睛问出声。
谢璟只是笑,没有说话。
一旁的小福子甩了甩拂尘,微微启唇,腔调既高且广:“此乃邵平征之女邵氏所献,尊夫人已经坐而悟道,上可通神。”
众位阁老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说的是文平侯夫人。
坐而悟道,上可通神……
“陛下,仅仅一女子,就能有如此造化?这……”
阁老们的脸上浮现几分怀疑,名不见经传,还是一个已嫁之妇,恕他们实在是看不上眼。
殿内一片寂静。
谢璟看着眼前阁老们,忽然微微笑了一下,面容平静地开口:“方才各位提出的人选,朕都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