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晋,灾民太多了,安全起见,不如先回吧。”越走前面人越多,随车管事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多灾民,不由有些心惊肉跳。
今天是给庄稼浇灵泉水的日子,自然不能回去。
况且地里那些水井正是依靠灵泉的加持才能终日有水,错过时间可能会很快干涸。
明玉撩帘朝外看了一眼,成群破衣烂衫的灾民走在路上被骑兵驱赶,虽然她叮嘱过不准甩鞭子伤人,可战马说过之处时有踩伤踏伤。
“随车可带了干粮?”明玉问管事。
管事回:“只带了一点,不够撒的。”
这个办法管事也想过,可灾民太多,撒干粮也走不出多远。
明玉放下车帘:“还有半程的路,先撒干粮,不够的撒铜板。”
她每次到田庄都会带一筐铜板,分赏给种田的农户。
农户得了赏钱,更加卖力劳作,好几次有人搞破坏都是农户最先发现的。
有了忠心的农户,魏循省心,明玉也放心。
干粮撒下去效果很好,马车终于跑起来了,可撒铜板的时候出了意外。
粮价飞涨,抢几个铜板也填不饱肚子,铜板对灾民的吸引力远不如干粮,马车不得不放慢速度,不过还能跑。
谁知撒着撒着,不知谁喊了一声:“马车里的人有钱!抢啊!”
听那喊声倒是中气十足,半点不像灾民。
话音未落,不知从哪儿冲出几个彪形大汉,抄刀往骑兵的马腿砍去。骑兵反应很快,一个骑兵翻身落马,其他人立刻拔刀还击,三下两下便解决了那几个闹事的。
闹事的是解决了,可灾民暴动了。
无数灾民往马车这边涌,听见闹事者那句话的都存了抢劫的心思,更多人并不知情,见众人都往一处涌还以为又开始撒粮食了,几乎是不惜命地挤过来。
灾民太多,骑兵和侍卫齐齐拔刀,拉车的马儿受到惊吓发出不安的嘶鸣声。马车摇晃,明玉不得不扒住车窗保持平衡,车帘后露出半张倾国倾城的脸。
几乎同时,局面再次反转,流民里忽然跳出几十个精壮汉子,齐齐亮出随身的武器,见人就砍,杀疯了一样。
把那些存心抢劫的杀完,周围流民见了血才知道没人撒粮食,是有人在此火拼,于是潮水般聚来又潮水般散开。
马车再次跑起来,明玉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忙撩起车帘往外看,意外地与一个长身而立的年轻男子对上目光。
那人身穿粗布衣裳,披头散发,皮肤却很白,单眼皮,眼型狭长,通身雍容的气派站在流民里显得格外扎眼。
撞上明玉的目光,他忽然咧嘴一笑,露出白森森的牙齿,又邪又魅。
明玉收回目光,放下车帘,心说,这群灾民鱼龙混杂很不简单啊。
作者有话说:
明玉:这拨灾民不简单啊。
男二:待我拱手河山讨你欢……
作者:让男二出来露个脸,会很快离开。
多尔衮:为什么要有男二这种生物?
第58章 迷惑
马车又走了一会儿, 魏循亲自来接,来的路上清理了流民,从此一路畅通无阻。
到了田庄, 明玉喝茶压惊,问魏循:“这一片怎么冒出这么多流民?”
说起流民,魏循也很头疼:“半年多没下雨,盛京还算好,至少冬天下了几场大雪有些存水, 南边就不行了, 春耕的秧苗都旱死了,到了秋天必然颗粒无收。又赶上江南发水,大灾之后是大疫,逃荒的流民没地方去全跑到关外来了。”
说着魏循叹了口气:“关外虽然好些, 粮食不至于绝收, 可也好不到哪里去。只温泉山这一带地势低, 存水比较多, 再加上西洋粮食耐旱,长势几乎没有受到影响。流民逐水而居, 温泉山附近因此聚集了不少人。”
他看向明玉,漂亮的桃花眼眨了眨:“再加上福晋您素有菩萨之名, 食邑内的农户旗人少流民多,汉人也能做管事, 吃住条件各方面都好, 还时常有额外的赏钱拿,所以流民之中有点能耐和野心的都想来温泉山碰碰运气。”
这就是鱼龙混杂的真相?
明玉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问了几句田庄的情况就让魏循牵马, 带着她到田里转一圈, 顺便往井里撒点灵泉水。
炎炎烈日下,土地被分割成方方正正的农田,田里碧绿一片,放眼望不到边。
明玉骑马走在田间地头,神清气爽,仿佛拥有了全世界。
照例视察每一口水井,然后趁人不备往里撒些灵泉水。
魏循牵马走到腿直,他仰头问明玉:“你就没想过学骑马?”
还真没想过,不过明玉愿意学,毕竟总让魏循牵马怪累的。
她朝魏循笑道:“想学,你教我?”
魏循倒是想教,可头顶盘旋着玉爪,身后跟着骑兵,他有贼心没贼胆。
就算是太监,他也不敢。
可这一幕还是被闻讯赶来的多尔衮看见了。
多尔衮正在河边操练水军,听说明玉在去田庄的路上引发了灾民暴动,当即收兵,来不及换下被水打湿的衣服,一路飞驰。
结果来晚了。
现场尸体横七竖八,其中有几个他看着颇为眼熟,还有那些人独特的死法,似乎也并不陌生。
他让人把其中几具尸体抬回军营,查一查死者的身份来历,还有杀他们的人所用的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