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困春莺_炩岚【完结】(147)

  曹颂立即拔剑横在巫医颈上,凶狠道:“你对陛下做了什么?!”

  巫医叹了口气,面上不见恐惧,抬指把剑身推开,“我说过,这事有风险。”

  “这是你们陛下的选择。”

  闻言曹颂一哽,沉着脸收了剑,三两步上前,跪到床边,焦急呼唤:“陛下,陛下您醒醒!”

  巫医皱眉探脉。指下的脉忽而如雨珠迸落,忽而如溪流淙淙,十分怪异。

  丧命当是不至于,但…有没有别的问题却不一定。

  他思索了片刻,心底没什么章程,只得施针把人先唤醒。

  祝无执唇上艳丽的血色褪去,气息微弱。

  耳边传来曹颂焦急的呼唤,随着银针刺入几个大穴又抽出,他缓缓睁眼,目光有些涣散。

  曹颂刚松了口气,就见祝无执的微微侧头,目光越过他,落在了殿内一处角落。

  “妤娘……”

  他似乎是看到了什么人,苍白的脸上情绪开始起伏波动。

  曹颂顺着祝无执的视线扭头看过去,什么都没看到。

  “陛下,您……”

  刚回过头,就见祝无执半撑起来想要下榻,下一瞬就脱力重重跌了下去。

  祝无执跌伏在地上,曹颂想要扶,对方却挥开了他的手,挣扎着爬起来,赤足跌跌撞撞往殿内挂着宫灯的角落走去。

  雪衣如蝶,墨发如绸,祝无执高大的身形踉跄着,眼前扭曲的光影慢慢凝定,那道清丽的身影,正站在宫灯旁,眉眼弯弯向他招手。

  到了跟前,他放慢脚步,神情恓惶,“妤娘,你…你不走了吗?”

  “你能回来看我,还是在意我的,对不对?”

  俊美的面容苍白,眼尾泛红,脆弱的如同破碎的玉像。

  祝无执这般状态,显然是陷入幻觉。曹颂和王怀吉想去唤醒他,却被巫医拦住。

  巫医朝二人摇了摇头,低声道:“贸然打断会令陛下心脉尽断。”

  曹颂道:“那怎么办?”

  巫医道:“靠他自己挣脱幻境。”

  焦急也没办法,曹颂和王怀吉只好静静等待。

  祝无执的眼前只剩下那道身形。

  他看着她笑吟吟伸出手,他便小心翼翼朝那只纤柔的手探去。

  指尖相触,什么都感觉不到。

  没有温度,没有触觉,虚无一片。

  祝无执已经明白发生了什么。

  他却没有收回手,手指从她的指尖寸寸挪动,直到覆盖住那只虚无的手。

  他握着她的手,继而一步步走近那道身影,抬起另一只手,指尖触碰到她含笑的面容,从眉眼到唇瓣,再到轮廓,哪怕只是幻觉,也虔诚而小心的描摹着,一眨不眨贪恋地望着。

  须臾,他感觉唇间血气弥漫,喉咙发出剧烈的痒意。

  他松开了手,侧过脸躬身剧烈咳嗽,鲜血星星点点喷溅在地上。

  待平息下咳意,祝无执直起身,没有再看那道幻影,哑声道:“过来扶我。”

  曹颂反应过来这是清醒了,立即上前把祝无执扶到床边。

  巫医又给祝无执探了脉,方才古怪的脉象已经平稳,体内的子蛊也沉睡下去。

  他道:“陛下,子蛊沉睡,您性命暂且无碍,只是……”

  祝无执王怀吉接过端来的温水漱口,用帕子沾去唇上的水后,面色平静:“直言便是。”

  巫医这才继续道:“这以毒攻毒的法子,似乎有致幻的后遗症。”

  “目前尚且不知如何解决,但可以确定的是,陛下每隔一段时日会出现幻觉,并且需您自己挣脱。”

  祝无执有所预料,沉默了一会,回道:“好,朕知道了。”

  他面色疲惫,摆了摆手:“退下罢。”

  巫医犹豫了一会,想到皇帝允诺过给寨子的好处,想到出门前族人们殷殷期盼的目光,终下定了决心,开口道:“陛下,方才我新蛊虫引出来,准备装罐的时候,发现这虫子身上沾了一点子蛊的毒液。”

  “每种子蛊不同,所含毒液千差万别。我或许能通过这沾出来的一点毒液,培育出彻底杀死子蛊的新蛊虫。”

  祝无执一愣,问道:“可有风险?”

  巫医点头:“自然有的,或许比此次还要凶险。”

  祝无执没有丝毫犹豫:“您尽管去做,培育蛊虫需要什么,尽可跟殿内的宫人提。”

  为了让巫医放心,他又道:“你不必担心,就算朕不幸亡故,允诺你们寨子的事也依旧作数,曹颂也会把你安然送回湘西。”

  说罢,他扫了眼曹颂。

  曹颂握着剑柄的手紧了紧,最终向巫医拱手:“您尽可放心,我惟奉陛下诏命,必竭力为之。”

  巫医和曹颂一道来的京城,知道对方非恶人。

  他拍了拍曹颂的肩膀:“好。”

  说罢便朝祝无执拱手一礼,躬身退了出去。

  祝无执和曹颂又谈了会话,曹颂也退下了,只留下王怀吉在旁侧伺候。

  身体虚弱疲惫,他去后殿浴池沐浴,换了身洁净干燥的寝衣,而后便躺在榻上昏昏睡去。

  *

  暮春三月,正是草长莺飞,桃花暖风拂绿水的季节。

  慈州城内,晨光熹微,寂静的街道上,有铺子已经开门,半卷竹帘内飘出缕缕清香,清冽如新雪初融,又似沉木微醺。

  铺子不大,却十分雅致。窗沿青瓷瓶盛着初采的花,竹节香筒和雕花木匣于架上排列,有木签悬挂,上面写着雪中春信、二苏旧局等不同的香名,方便顾客挑选。

  温幸妤立在柜台后拨算筹,一身素净的青色褙子,暖白长裙。

  她微垂首,露出一段雪白细颈,发髻只松松挽就,斜插一支银簪,浑身上下别无赘饰,清丽素雅。

  年关前,温幸妤给妹妹去了封信,说了自己的情况,而后带着小辛夷回了老家慈州。

  她先回了趟村子,站在村口,入目是熟悉的山水田地,是陌生的院落和面孔。

  温幸妤很失落难过。

  一场天灾,村里的人尽数丧命,旧人不在,如今村中的百姓皆是新迁来的。

  她走到幼时常爬的那颗大槐树下,摸着粗糙的树干,模糊的记忆如潮水涌来。

  静默站了许久,她收拾好情绪,离开了村子。

  温幸妤在慈州城买了院一进宅子,熟悉了此处后,盘下了个小小的铺面,做制香卖香的买卖。

  慈州很小,本地商贩间大多熟识,温幸妤一个外地人,还是个带孩子的寡妇,最开始生意很不好做。

  先不说卖不卖得出去,光打着买香名头骚扰她的地痞流氓和伪君子,都有好多个。

  温幸妤曾在覃娘子的铺子里做过工,见得多了也知道这种人怎么处理,她观察了几天,从街坊邻居那了解到这些人的家世背景。

  确定无官宦子弟后,通过送礼、让利等方式,请求慈州一有名望的陈氏乡绅成为铺子的靠山,挂出"陈府关照"的牌子,并且雇佣了几个身强力壮的伙计,防止有人闹事。

  那些地痞流氓老实后,温幸妤觉得这样还不太稳妥,女子做生意不易,要想不被人做局,还是得搭上官府这条路。

  虽说过程曲折了些,但最后也算达到了目的。通判的族妹入股香坊,要求分两成利润。

  这一番工夫下去,不论是地痞流氓,还是衣冠禽兽,都不敢再骚扰她,再加上她的香本就做得极好,铺子名声很快传了出去。

  正算账,就听得一道清悦女声传来。

  “温娘子,前日所订的鹅梨香可得了?”

  闻声抬首,温幸妤看到是熟客,笑意清浅:“陈夫人早,已备下了。”

  她转身,取出一只白瓷盒。

  揭开盒盖,一阵清甜之气扑面而来,仿佛春日里熟透的梨子混着花蜜的甜润,气味芬芳。

  陈夫人仔细嗅闻,连连颔首,“这甜润之气温而不腻,温娘子的香一如既往上乘。”

  温幸妤谦逊笑道:“夫人谬赞。”

  陈夫人又夸了几句,付过银钱,将瓷盒纳入袖中,步履轻盈去了。

  过了一会,又陆陆续续来了些取香的客人,不乏富户员外,以及官府的人。

  送走客人,温幸妤稍得清静,便移步至角落小案。案上置着一套杵子,并几碟研细的香末。

  她挽起袖子,拈起一小块乳香,投入玉臼之中,杵子轻落,不急不缓。

  晌午,温暖日光洒入铺子,熏得人昏昏欲睡。

  温幸妤坐在柜台前,撑着下巴打盹儿。

  “娘亲,我来啦!”

  抬眼看去,只见个十五六的少女,牵着个粉雕玉琢的小姑娘走来,手中提着食盒。

  她起身迎过去,俯身把小辛夷抱了起来。

  不过三个多月,小姑娘在精心养护下,枯黄的发丝变得顺滑,小脸也变得白白嫩嫩,可爱至极。

  铺子生意忙,温幸妤花钱把小辛夷送入通判家的女学,旁边提着食盒的是她雇来照顾小辛夷的婢女,名唤宝杏。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224444.bar/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天作之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