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鹤城很高兴,他愈发宠溺陶鱼,他爱极了陶鱼这般粘人。
不过有些账还是要算的。
书桌旁,宋鹤城膝上坐着陶鱼,他单手抱着她,正准备翻阅码头送来的文件。
可怀里那人不停啄着他的颈侧、下颌,那双小手也不老实,很是让人心猿意马。
宋鹤城心中始终牵挂一事,见陶鱼心情不错,他索性不办公,单手捉了她两只手腕,正色道。
“陶鱼,之前为什么要从礁石跳下?”
“我去救人,是因为心中有数,你太冲动了。”
陶鱼玩闹的心思顿了顿,随即云淡风轻道
“我的水性也不算差的,若我跳下去能活,就说明你还在。”
宋鹤城喉头变得艰涩。
“陶鱼,我不许你再这样,哪怕我死了,你也要好好活着。”
陶鱼淡淡地笑,她摇头。
“当时没想那么多,只知道若你死了,我也活不成了。”
“鹤城,我错了,往后我再不和你分开。”
宋鹤城本想严肃地和她讲道理,没想到陶鱼那样软和地同他说着再也不分开的话。
抚着她满是刮伤的脚丫。
宋鹤城不忍多说她一句重话,还是被陶鱼将此事揭过了。
可宋鹤城却有了深入骨髓的烙印:
他的小鱼同样爱他,愿意和他同生同死。
而当宋鹤城缓过神,疑惑问及陶鱼为什么是“又不要她”,“消失”之类的问题时。
陶鱼只不停引诱他,拿吻,用缠绵试图蒙混过关。
实在不行,她亦会委屈翻他小账:
“之前你好狠心,我争不过你,辛辛苦苦赚的一点身家,几天就破产了”
“而且你还故意让齐大通来收厂,我难过死了”
“还有,我们一起种的紫藤,你都锄了......”
细细碎碎控诉着,一双眼睛还说红就红,让宋鹤城轻易心疼,他招架不住,不再追根究底。
日子一天比一天甜蜜。
二人和好后,并未立即回返北城。
宋鹤城和陶鱼一样,很喜欢这里的生活,觉得放松且自由。
一天晴朗的午后,海边漫步。
在灿烂的阳光下,洁白的沙滩上,宋鹤城拿出一个很漂亮的白色贝壳。
陶鱼打开贝壳,见里面赫然放着两枚戒指。
一枚是墨色,一枚是祖母绿的。
她很乖顺,知道之前是自己不对。
她伸出手指,宋鹤城妥帖地为她戴上。
陶鱼亦讨好认真地为宋鹤城戴上。
这次,她大大方方地将戒指戴在手上,不再摘下。
而宋鹤城之所有没有借这样好的机会求婚,是因为知道他的小鱼还没准备好。
无论小鱼如何决定,他皆会同意。
结婚也好,不结婚也好,他永远都不会放开她。
海岛缠绵甜蜜的夏天很快过完了。
又到了一年秋。
宋鹤城终于可以带着陶鱼返回北城。
走之前,小妹大手笔地继承了两个鱼塘。
一个陶鱼的,一个当然是宋鹤城的。
虾弟也长大了许多,他少了些调皮,保证会好好保护小妹。
鹭岛的新码头依然在建,创造了很多的工作岗位。
宋鹤城安排了能力上佳的负责人对接,不会耽误进度。
二人离开时,小妹哭得好大声,虾弟及家人万分感激宋鹤城,亦是充满不舍。
岛上的阿公阿嫲们,给二人的车里塞满了各家制作的海产。
陶鱼将地址给了小妹和虾弟,让他们以后若去了北城,就去找她。
她不舍得抱了抱小妹,依然夸小妹是世界上最可爱的孩子。
小妹哭惨了,她答应陶鱼阿姐会好好长大,认真念书,努力考上北城大学。
陶鱼点头,送了小妹一个崭新的书包,她说好,会在北城等着小妹。
最后,陶鱼红了眼睛,宋鹤城不忍她太难过,挥别了众人,开着车离开。
小妹追着车,被阿公阿嫲拉住,哭着鼻子,被带回了家。
而当阿公阿嫲无意间打开小妹的新书包时,赫然发现里面放着一个信封。
小妹打开信封,里面是厚厚的一叠钱......
飞机降落。
陶鱼和宋鹤城离开鹭岛后,并未立即回北城。
她去了苏南,去了那个幼时和宋鹤城第一次相遇的院落。
如果可以,她愿意放下心结,将一些事情告诉宋鹤城......
第229章 糖……鱼,怎么吃
苏南,宋鹤城名下的那个院落。
又是一年秋,院子里的那棵老梧桐树叶子在慢慢变色。
陶鱼着一身琵琶襟练色旗袍,站在梧桐树下,悠悠望着叶子间隙的蓝天。
是新做的旗袍,依然是光顾了上次那家老裁缝店。
她手上天青色的油纸伞,也是因为多看了一眼,宋鹤城买下给她的。
远远望着,梧桐树下的陶鱼身姿妖娆玲珑,加上一张明艳不可方物的小脸。
描画成的,俨然是一幅优雅娴静的旗袍美女画。
在院子里呆了一会,陶鱼便想转身去找宋鹤城。
恰逢不远处,一个身穿粉裙蹦蹦跳跳的小女孩走来。
陶鱼是认得她的,小女孩对着陶鱼甜甜地笑,显然她也记得陶鱼。
小女孩加快短短的小腿儿,一溜烟儿跑到陶鱼跟前,伸出小胳膊,依然给了陶鱼一个大大的拥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