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越接过圣旨看了一眼,明黄绢帛上明明白白写着,若李襄在锦衣卫地牢出事,让高旭提头来见。
皇帝摆明了想用高旭,却又防着一手,信任高旭又怀疑高旭。
帝王之术运用到了极致。
如此高旭该战战兢兢,不敢妄动。
“陛下英明。”裴越不无佩服道。
最后,皇帝握住他前揖的手腕,语重心长,“裴卿,人先经你的手再交给高旭,你可千万不能出岔子。”
裴越听了这话,心里头沉甸甸的,莫名有几分不安。
“臣一定将李襄平安带回。”
“锦衣卫已在午门候着,你即刻出发。”
裴越连退三步,迅速撤出御书房。
他一离开,皇帝折回龙塌,按了按把手处一个机括。
少顷,一名黑衣侍卫绕进御书房,单膝着地道,
“臣拜见陛下。”
只见这名暗卫,身材消瘦挺拔,带着一方银色面具,面具眉心处镶银龙纹,若有旁人在场,一定认出这是禁中最负盛名的黑龙卫,个个武艺高强,以一敌百,是皇帝心腹密卫。
“李襄出笼,难保不会勾出一些隐藏在暗处的牛鬼蛇神,双枪莲花一直不见下落,朕心里不安,朕命你带三百黑龙卫,暗中护卫裴越,确保将人犯顺利押回。”
“一旦有人动手,格杀勿论!”
“臣遵旨。”
双枪莲花的去处,皇帝心里不是没有猜测,正好今夜试探个究竟。
“还有,也盯着裴越,注意他一举一动。”
以裴越之聪慧,这么久了,还未查到双枪莲花的下落,皇帝觉得有点不对劲。
第71章 封山之战
酉时三刻, 明怡便带着青禾出了门。沈奇的话已托人带到,明怡没当回事,无论如何, 今夜是见到爹爹最好的机会,她绝不准许将爹爹的性命寄托在他人身上。
接到人, 问清楚, 有怨报怨,有仇报仇。
已在府上用过饭,二人径直骑马来到萧瑕输给她的那间铺子, 这个时辰,正是前朝市最热闹之时,整条长街穿梭不息, 今夜十五, 月正圆, 天色还未黑透,当空已现出一轮圆月,就是天色尚明, 没几分月色罢了。
青禾踏进门来,给掌柜的放了假, 提前关门歇业, 主仆二人顺着楼梯来到二楼, 二楼有一临街的长廊, 凭栏可眺望远处的正阳门,身后是熙熙攘攘的街市,身前是巍峨的宫楼。
明怡面北而立,负手张望夜空,广袤的风从正阳门下的甬道里涌出来, 扑打面颊,吹着衣袍猎猎作响,这样的感受她并不陌生,曾几何时,无数个日日夜夜,她跟随爹爹,就这样驰出肃州城,将那一方百姓,城楼护在身后,绝不回头。
这是头一回,面向这座曾经由无数边关将士和李家满门忠烈护卫的城楼而战。
明怡心里一时咂摸不出滋味。
当然她清楚,这意味着将挑衅奉天殿那位的权威。
更意味着,她与裴越站在对立面。
夫妻是做不下去了。
一旦救到人,便不能再回裴家。
今日出来的仓促,甚至还未曾与他道别。
不知他会不会怨她,改日见了,再赔罪,她这样想。
心里无端揪了下。
当初决定借婚约北上,大约也没料到会羁绊这般深,她这辈子风里来雨里去,何曾被什么绊过脚,素来拿得起放得下,来去自由。
今日头回对着一个男人,心里生了些不舍。
最后一点霞云没入云层后,明怡拂去心头那点杂念,转身进了屋。
青禾已准备一张图纸,将四方馆至北镇抚司衙门的路径标注明白。
师徒二人凑在灯下看图。
“四方馆背靠琉璃厂,出前面的横道,至岔路口一路往北,过正阳门西面的化石桥街,再往北过去几条巷子便是北镇抚司,师父,徒儿盘算过,正阳门以北守卫森严,沿途军埔密集,不宜兴兵,故而咱们要在城南将人救出来……”
青禾拿着狼毫往琉璃厂东面画了一道,“徒儿打算在延寿寺与火神庙之间这一带巷子动手,此地人烟稀少,且巷子深,他们一旦进巷便无退路。”
明怡看了一眼地图,颔首,“计划尚可,就这般执行。”
“可是师父,一旦双枪莲花出手,便不能留活口,北面有三条横巷,若来的人多,恐有疏漏,您看需要调人手吗?”
明怡撩眼看她,失笑摇头,“你也说了,没有人能够活着见到双枪莲花,那调旁的人手作甚?”
明怡抬手指向延寿寺,“你守在巷口北端,把锦衣卫的人放进来,而我蹲守四方馆门前,等着北燕人进入火神庙旁面的巷子,把路口封住,咱们师徒一南一北,关门猎杀,明白吗?”
青禾听完,却不认可,摇头道,“我守南,您守北,万一撞上十八罗汉,我正好出手料理他们。”
明怡语气平静,却不容置疑,“双枪莲花给我,今夜我要叫十八罗汉有来无回。”
南靖王仗着李家出事,无人能对付得了十八罗汉,便堂而皇之将人遣来大晋耀武扬威,姿态过于嚣张,明怡咽不下这口气,且难保爹爹没在这些人手上吃亏,她得报仇。
青禾心神一凛,大为惊忧,“不可师父,您刚恢复三成功力,大动干戈,于您身子不利,还是由我来,我这段时日驯化双枪莲花,已有了成效。”
明怡安抚她,“先叫我对付十八罗汉,余下的交给你。”
青禾沉默,今夜要营救老爷,必须求稳,不再好劝,只能从兜里掏出药瓶,一口气塞了两颗药给她,
“这次过后,您就不能再胡来了。”
明怡面无表情将药服下,“这次过后,双枪莲花我不会再用。”
青禾闻言,倏的怔住,对上明怡毫无波澜的眼,心头滚过一丝苦涩。
双枪莲花的传承也有一段曲折的历史。
她们的祖师爷是一位名为北鹤的先生,他曾是乾帧皇帝的御用军师,立下战功无数,他的传人名叫容语,是皇朝唯一一位女掌印,所生女儿为皇家血脉,后来这位小公主一直驻守边关,双枪莲花传人世代为边关守夜人的规矩便是这位殿下手里定下的。
本是一代传下一代,至有一年,双枪莲花的当代传人骤然染毒病故,以至传承断代,恰在那一年,五胡乱华,西北门户大开,诸多戎敌涌入华夏,至整个中原混乱不堪,老一代传人痛心疾首,吸取教训,创立莲花门,设五长老,这五位长老踏遍苍山飞雪,苦寻习武奇才,一代传人出世,身后必定已储备了两代传人。
有了足够的储才,每一任传人使用双枪莲花的年限便缩短,确切地说,需要谁,谁就上,银环不再属于某一人,甚至必要时,同时出马。
明怡这般说,意思便是今夜是她与银莲的封山之战。
往后这个担子便是青禾来挑了。
北风从窗棂掠进,将烛火扑得忽明忽暗,明怡的神色隐在这片晦暗的光色中,叫人瞧不真切。
青禾定定望着她,眼眶泛红。
明怡察觉出青禾略有感伤,出声笑道,“怎么,你还想躲懒?我如你这般大时,早挑大梁了。”
青禾被她这般说,很不服气,“没准我能挑梁挑到而立之年,甚至更久。”
时辰不早,明怡起身褪去外衫,露出里面一身灰白的劲袍,抚了抚她脑袋瓜子,“没有人能撑过十年。”
“当年北鹤先生也是萧关一战死伤十万,消耗心力太过而封山不出。”
一面肩负江山社稷守护黎民,一面狠辣无情将数万生命蹂躏于掌,无数个暗夜望着沾满鲜血的双手时的茫然和痛苦,是每一任双枪莲花传人躲不开的宿命。
明怡戴上一张早备好的人皮面具,拍了拍青禾的肩,
“出发。”
第72章 双枪莲花出鞘,不见血不……
酉时末, 日落月升,当空那一轮月色较之先前更盛了,笼在檐头那层淡淡的水光被月色映着晶莹剔透, 踩着这片月华,五十锦衣卫精锐骑着高头大马簇拥一辆马车缓缓朝琉璃厂旁的长巷开进。
马车里坐着两人, 一人身着绯袍头戴乌黑冠帽, 眉眼清冷似霜端坐如玉,自是裴越,另一人挨着车壁坐在长凳, 身覆紫衣面庞干净眉眼极其单薄,掀起眼帘朝人看来时,无端透着一股阴冷之气, 他则是皇帝遣来的一位随行太监。
这位太监大约有四十好几, 在宫中颇有些资历, 某一年曾在行宫伺候过李襄几日,皇帝命他来认人,说白了也担心北燕弄个人假冒李襄。
一路他便诉说当年皇帝与李襄之情意, 裴越淡淡听着,不太应他, 心里却有些愁明怡, 望沈奇将话带到, 她今夜能乖乖在府上等他, 明知“乖”这个字眼,与她之行径是南辕北辙,可裴越却忍不住这般祈盼,甚至脑海浮现她明致的面庞,平静略带黠色的眸眼时, 心便软成一滩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