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权力是女人最好的医美_大白牙牙牙【完结+番外】(110)

  等到御书房里只剩下霍翎和景元帝两人,景元帝扭头问霍翎:“听了这么久,会不会无聊?”

  “不会。”

  枯坐了一个多时辰,霍翎依旧神采奕奕:“虽说那几条政令,都是陛下、文尚书和崔尚书一起商量制定出来的,但主意是臣妾出的,若能功成,臣妾也与有荣焉。”

  “而且听了文尚书的一席话,臣妾才知道自己先前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文尚书给臣妾上了很好的一堂课。”

  景元帝议了一上午的事,原本有些累了,但看霍翎这么精神,也不免被感染了几分,温声道:“文盛安在吏部待了多年,对吏治的弯弯绕绕了然于心,不必与他比,你有你的长处。”

  霍翎笑道:“他们的见识和阅历都远超臣妾,臣妾没想过要与他们比,也不会因此就妄自菲薄。”

  “只是方才听崔尚书说话时,臣妾不免在想,这朝中人才济济,难道只有臣妾一个人想到了这个主意吗?”

  景元帝神情微沉。

  半晌,他抚了抚霍翎的头发,语气依旧平静。

  “你说得不错。你若还有兴趣,朕让翰林院那边将历朝历代的马政都整理出来,你闲暇时多看看,说不定看完以后,还能再给朕出个新的主意。”

  第61章 那是被权力浸润过后才会拥……

  霍翎不会小觑朝臣。

  她只是从景元帝的叙述,就看出朝中马政积弊已久,意识到现在是对马政下手的最佳时机。

  朝中那么多人,真的没有一个人意识到这一点吗?

  她不信。

  景元帝也不会信。

  不过是马政背后牵扯到的利益太广了,想到这一点的人选择了明哲保身、闭口不谈。甚至有可能连他们自己都从里面分了一杯羹。

  整顿马政贪污,简简单单的六个字,背后涉及到的,却是方方面面的博弈。

  对于这些博弈,不熟悉朝中情况的霍翎也帮不上忙,她只是一边默默关注着此事,一边抽出空闲时间了解历朝历代的马政制度。

  景元帝最近明显变忙了许多。

  以前他偶尔还能在下午过来凤仪宫,让霍翎陪他下两局棋,现在只有傍晚才能看到人。

  不过每次用完晚膳,在院中散步时,景元帝都会与霍翎说一说各地马政的情况。

  他借着何泰一案,在大朝会上大发雷霆,趁机提出要整顿马政,朝中无人反对,但当这条政令下达到地方后,明里暗里受到了不小阻碍。

  霍翎冷笑:“他们这是在玩一出阳奉阴违。”

  景元帝笑了一下,为她的直言不讳。

  如今敢在他耳边直接斥责朝臣,揭露朝臣私心的,也就只有她了。

  即使是亲妹妹宁信,顾及着夫家子女的立场,也不可能事事与他和盘道出。

  “朕早料到此事不会如此顺利。”

  霍翎道:“那想来陛下也安排了后招。”

  景元帝道:“朕在明面上派出了吏部和刑部的人下到地方,暗地里还从都察院抽调了一些人。这样一明一暗分两路行事,应该能有不少收获。”

  霍翎突然问了一个问题:“都察院派出去的那些人,可信吗?”

  景元帝一怔,转念一想,倒也明白了霍翎的担忧。

  “朕派出去的,大都是些出身普通,身后没有太多干系的年轻官员。这样一来,就无需担心这些年轻官员会与地方官员沆瀣一气。”

  “当然,如果这些年轻官员受不了诱惑,选择与地方官员同流合污,这也是无法完全避免的。”

  霍翎道:“这就是六部中,吏部排在首位的原因吧。”

  景元帝颔首:“不错。马政的好坏关乎军事的强弱,吏治的好坏,影响的是国朝的兴衰。”

  “也正好借着此事,来考察这些年轻臣子的才能和品行。若能寻到几个得用的,等他们立功回京后,就可以着手提拔了。”

  看着景元帝略显倦怠的神色,霍翎也不再与他谈论朝堂上的烦心事,转而道:“臣妾这些天一直在看翰林院送来的资料,颇有所得。”

  景元帝问她读到哪里了。

  霍翎道:“已经快看完了。”

  景元帝诧异:“这么快?”

  霍翎就顺便与景元帝聊了下后宫的情况。

  自她入宫至今已有半年之久。

  这半年时间,足够霍翎将宫中人事都掌控在手中。

  平日里各宫事务有左嬷嬷她们帮衬着,只要不遇到什么宴会庆典,霍翎每日只需要抽出一个时辰,就能处理好后宫之事。

  两位公主忙着上课,日常生活又有自己的生母照看着,霍翎这个皇后也不需要花太多心思在她们身上。

  她有很多空闲时间可以花在自己喜欢的事情上。

  景元帝问:“喜欢?不嫌枯燥?”

  霍翎倒也没掩饰:“再喜欢的事情,做久了也会枯燥。所以臣妾每天只看两个时辰,其它时间就练练字、翻翻棋谱,若是想透气,就去马场跑几圈马。”

  景元帝:“这般自在,听着就叫朕羡慕。”

  霍翎含笑望着景元帝:“陛下是在夸自己吗?”

  景元帝不明所以:“怎么说?”

  霍翎:“陛下在行宫时,每日上午批复奏折、面见朝臣,下午看书练字,从您的身上,瞧不出一点儿急切与烦躁。臣妾顶多只有您三分火候。”

  景元帝回忆了一下,那时应该是她惊了马,不得不躺在床上静养,他每日都去长信宫陪她,直到她睡下才离开。

  “回到这宫里,再想那么悠闲,就难了。”

  “说起来,你生辰就快要到了,先前朕答应过你,今年要再陪你去一趟行宫,也该让礼部那边筹备起来了。”

  霍翎有些诧异:“陛下确实答应过我,但如今朝中诸事繁杂,您在这个关头离京,是不是不太好?”

  景元帝笑着摇头:“朕已经将人手都派出去了。马政一事千头万绪,地方上的调查更是需要时间,半年之内能出一个结果就算是快的了。朕总不能将所有心思都扑在这上面。”

  “而且——”

  “朕去了行宫,朝中大臣们也得去行宫。”

  霍翎琢磨了好一会儿,终于明白了景元帝的意思。

  地方官场与朝堂从来密不可分,许多地方官员的靠山都在京师。

  景元帝借着行宫一行,正好能将朝廷大大小小的官员都带离京师。如此一来,地方官员再想联系上他们的靠山,就有得折腾了。

  这中间多耗费出来的时间,说不定能为查案的人争取来一些转机。

  想通这点后,霍翎笑道::“这回去行宫,除了必要的留守官员外,其他人可都得跟着一起去。”

  “尤其是朝中三品以上的重臣们,最好一个都不要漏掉。”

  ***

  景元帝的生辰与霍翎的生辰只隔了不到一个月,两人商量过后,打算都在行宫过生辰,这样也可以在行宫多待一段时间。

  这一回留守京师的官员,景元帝没有再从宗室选,而是直接定下了吏部尚书文盛安、刑部尚书崔明和都察院左都御史。

  旁人不清楚景元帝的打算,所以也没细想景元帝挑选这三人的用意,霍翎却在看到这份留守名单时,暗叫了声好。

  吏部、刑部、都察院,这三个部门或明或暗,正在彻查马政一事。

  景元帝将这三个部门的最高长官留下来,明显是要三人继续盯着各地马政的情况。一旦地方有异动,他们可以第一时间做出应对。

  看完留守名单,霍翎又看了看随驾名单。

  不出意外地看到了端王和端王妃的名字。

  去年端王要留守京师,端王妃要留下来照看二儿子季渊康;今年端王无需留守京师,季渊康也满了三岁,可以跟着一起去行宫,端王妃自然也没有了留京的理由。

  往下又扫了几眼,霍翎诧异:“这回肃亲王居然也去?”

  景元帝点头:“肃亲王府不知从哪儿新找了个大夫,这两个月皇叔的身体大有起色,主动跟朕说想去行宫透透气。”

  除了肃亲王,柳国公这回也随驾了。

  他早年在战场上留下腿疾,不影响日常走动,但骑马一类的运动是做不得了,所以去年景元帝恩准了他留在京师,今年却是直接派了太医院院正过去给柳国公诊治。

  柳国公一看太医都来了府里,立刻明白景元帝的心意,也没有不识趣地上折子推脱。

  等诸事准备妥当,也到了出行的日子。

  许时渡的骑术比去年精进了不少,大军才刚出城,许时渡就骑马来到了凤辇旁边,笑着与霍翎打招呼。

  霍翎坐在凤辇里,与许时渡随意闲聊着,问许时渡最近都在做些什么:“这两个月怎么没见你进宫。”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224444.bar/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爽文 大白牙牙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