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萍笑着解释道。
“怎么样才能成为你们店的会员呀?”
排队的人一听到有这样的捷径,赶紧向张萍询问道。
张萍闻言露出了一个灿烂的笑容,然后向众人讲解道:“只要在我们店内充值1000块钱就能成为会员,而这1000块钱还是你们的,可以在我们店内购买服装消费,男士也可以将1000元充值卡拿回家送给自己媳妇,姐姐妹妹或妈妈!”
“竟然还有这种好事,那你们店现在可以充值吗?”
排队的人很多都心动了起来,毕竟他们在这里排队也不一定能够在今天买到手机,而且在服装店充值,钱还是自己的,反正自己家里的女士在哪里买衣服不是买衣服呀!最重要的是可以有手机购物券啊!
“可以,我们服装店就在隔壁,想要充值的大家跟我来!”
张萍笑着说道,随后直接向隔壁走去。
而排队在最后面的人,也急忙紧紧的跟在张萍身后来到了隔壁。
而此时刘艳已经在隔壁服装店的外面支好了桌子,充值卡和会员卡也都准备好了。
很快办理充值卡的桌子也排起了长队。而刚刚被工作人员阻止排队的人,也在听到消息以后,很快的在这边排起了长队。
而刘艳和张萍也有条不紊的开始了忙碌,一个人负责登记收费,一个人负责发卡。
“小同志,排这么长的队,会不会到后面没卡了!”
队尾的人员,看着长长的队伍,忍不住担心的问道。
“大家放心,我们的会员卡不限量!”
张萍笑着说道。
“你们的会员卡不限量,那会不会手机没有这么多呀!”
排着队的顾客还是担心的问道。
“放心,我们老板已经跟隔壁手机老板谈好了,我们定好的量绝对充足!如果不够的话会跟你们说的,不会让你们拿到了购物券却买不到手机的!”
刘艳也在旁边笑着解释道。
随着充值卡的办理,很快手机那边也又多出来了一列短短的队伍。
而这列队伍和和那队长长的队伍的顾客的心理完全不同,那边的顾客排队的同时又会担心等排到自己了,会不会手机没有了,而这边的队伍却完全没有这个担心。
临近中午的时候,200台手机已经全部售完。
而后面没有买到手机的顾客也都转到了林卿的办卡队伍中,由于接近中午,围观的人群也都逐渐散了,各自回家做饭和吃饭去了。
而手机的售卖不但带动了林卿店里的生意,还带动了不远处国营饭店的生意。
很多买完手机的人,回去的时候已经中午了,于是直接就去对面的国营饭店吃饭了。
此时手机店内只剩下拿着购物券来购买手机的顾客。
顾南勋直接将这些顾客分成了两队,办理的速度就更快了。
“南勋哥,没想到今天我这边办的卡,竟然比你那边卖的还要多!”
饭后,林卿统计了今天办的会员,一共384张,竟然比顾南勋那边限量的两百台整整多了184台。看来大家对手机的欲望还是很大的。
“下午不行的话,你这边再找两个人来帮忙吧!等这个消息传出去以后,我估计下午你这边还会有一批人来办理充值卡。”
顾南勋想了想对林卿说道。
“行,我问问看,之前有几个小姑娘帮我卖过衣服,我问一下她们愿不愿意来。”
林卿想了一下说道。
紧接着林卿拨通了那几个小姑娘给自己留下的电话,那几个小姑娘正在家里闲着,听到林卿这边要人帮忙,立马高兴的答应了下来。
“南勋哥,我这边会员卡办的这么多,你那边没影响吧!”
安排好事情以后,林卿向顾南勋询问道。
“没事,仓库里的货还挺多,而且现在也正在加班加点的生产!实在就把留给其他城市的货减少一些!”
顾南勋笑着说道。
“行,反正再过几天新的生产线就开始投产了,到时候量就会变得更多,不过要是供全国还是差了些!”
林卿也笑着说道。
顾南勋闻言,笑着摸了摸她的脑袋说道:“供不了全国的,毕竟手机的价格可不是人人都能买得起的!”
……
手机的热潮一直持续着,同时也带动了服装店的销售。
林卿看着逐日增加的营业额,又看着仓库里逐渐减少的存货,不得不放下春装的生产,又重新开始冬装的生产。
第550章 服装厂开业,大哥林鸿志回家
好在,随着顾北的南下,他成功的在广市那边谈下了一批缝纫机。
只是缝纫机厂的现货不够,工厂加班加点,终于在服装厂装修好的同时,成功的将缝纫机运回了京市。
而且运回来的缝纫机和林卿之前用的缝纫机有所不同,之前林卿用的是脚踏式缝纫机,而这次购买的却是电动缝纫机。
200台电动缝纫机在运回来的当天就成功的搬进了服装厂的车间,而做衣服的各种布料等原料也都成功的入了仓库,只等员工上班就能开始生产了。
林卿搬运机器的那天,不知道赵爱国从哪里听到的消息也来到了服装厂。
林卿站在服装厂的车间里,看着一排排崭新的电动缝纫机和整齐堆放的布料,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她转身对旁边的赵爱国说道:“赵厂长,一切准备就绪,就等员工们回来开工了。”
赵爱国点了点头,感慨道:“林老板,你这效率真是惊人啊!从买下厂子到装修,再到设备到位,才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这要是换作别人,怕是半年都搞不定。”
林卿笑了笑:“这多亏了大家帮忙,而且纺织厂本来就挺好的,我这边改动的不多,这才让整个过程都顺利了不少。”
赵爱国摆了摆手:“林老板,你这太谦虚了,光是机器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弄到就已经很不错了。”
“呵呵……运气……也就是缝纫机厂正好有一批货,要不然还真不能这么快。”
林卿闻言忍不住的笑着说道,她本来是打算做做样子,然后从淘宝上下单的,却没想到还真被顾北买到了货,而且还是电动缝纫机。
据顾北说,这批货本来是别人定的,但又不要了,工厂正在发愁,听到顾北要买,不但降低了价格,又加班生产了一些,给凑到了两百台。
几天后,服装厂正式开工了。员工们陆续回到了厂里,看到焕然一新的车间和崭新的电动缝纫机,大家都感到非常兴奋。
简单的剪彩仪式后,林卿发表了讲话,她先鼓励大家好好工作,争取做出高品质的服装。
然后又将原来纺织厂的350名员工分成了白班和夜班。
随后又将自己原来的员工调了过来,让王素芬直接做了厂长,让葛红和王云做了白班和夜班的车间主任,然后又将一些优秀的老员工升为小组长。
除此之外,做衣服的工序,林卿也改成了流水线式,员工不再完整的只做一整件衣服,而是只做某一道工序,工钱还是以计件工资为主。
经过小组长和老员工的带领,其他员工进行简单的培训后,也都迅速上手。
其实大部分人都会做衣服,但脚踏式缝纫机和电动缝纫机还是有些不同,大家还是需要适应一下机器,但适应过机器以后,大家上手的速度更快了。
而在林卿高额的工资下,大家像打了鸡血一样废寝忘食,就连吃饭也都匆匆吃过,后回来工作,有的人甚至吃饭都不去了,只为了能多做点活。
而工厂除了生产车间,另一个林卿大动的就是服装厂的食堂。
林卿不但装修了服装厂的食堂,而且还请了夜班做饭的师傅,让食堂24小时营业。
而工人吃饭更是只需要远低于外面的钱,就能吃到美味的饭菜,有的工人节省节约惯了,甚至会在工厂打饭菜回家。
经过几天时间的适应,员工们逐渐熟悉了电动缝纫机的操作,仓库里的成品更是飞快的增加。
而随着林卿服装厂的营业,更是引进了好几家的加盟商。
手机和服装厂的蒸蒸日上一直持续着。随着一月份的到来,林卿的大哥林鸿志也带着大嫂王秀英以及儿子王文斌从藏区调回了京市。
林鸿志回来的那天,董秀兰依然在后海那边接待了林鸿志一家,只是此时接待林鸿志一家的地点,变成了在二哥林长远家。
而同样隔壁属于大哥林鸿志的四合院,也被董秀兰给打理的井井有条。
酒足饭饱以后,林鸿志直接带着眼睛通红的大嫂王秀英,回到了隔壁休息。
夜深人静,性格同样爽朗的王秀英,此时正双躺在被窝里低声哭泣。
“秀英你怎么啦!”
林鸿志睡的正香,隐约听到妻子的哭声,女子于是疑惑的询问道。
“吵醒你了吗!”
王秀英擦了擦眼泪,不好意思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