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实在没看出来,这个国子监司业的儿子除了吃饭特别香以外还有什么过人之处,不过父皇喜欢他,必定有父皇的道理,私底下提醒李宪,也要与他多亲近。
李宪简直不知道怎么做才好了,笋是不让挖的,野菜是可以挖的,不合规矩的事是不能做的,调皮捣蛋的同窗是要多亲近的……
平安其实在给皇帝讲自己堂哥陈平继的事,他是怎么离家出走去少林寺,怎么被人贩子迷晕抓走,多亏四凤叔叔派人搜寻搭救有惊无险,只是挨了顿揍被送回老家,又很争气地考上了武学。
皇帝听他这样说,倒是很期待在几年后的武举殿试上看到陈平继本尊了。
平安还对皇帝说:“听说许多帮派势力特别猖獗,拐卖人口,横行霸市,让老百姓又怕又恨,地方官也拿他们没办法。”
皇帝脸色渐渐沉下来,道一句:“是啊,都该杀。”
可他压下这口气,无奈地告诉平安,这些官府也不全是不作为的昏官,朝廷多次施压之下,他们怎么可能不清剿,可地方帮派在当地经营百年盘根错节,每每只能伤到一些小帮派,那些真正恶贯满盈的大帮派都是有背景的,根本打不动。
“保护伞。”平安脱口而出。
皇帝顿了顿:“这个称谓用得好。只清剿帮派是没有用的,必须抓出保护伞才能斩草除根。”
平安点点头:“懂了。”
时至今日他才明白,难怪二师祖一个吏部尚书,总在关心京城内外的人口失踪案件,这一任大理寺卿是他一手提拔的旧属下,每收入这类案卷,都会抄一份悄悄送到他的签押房,原来是在调查保护伞啊。
赐宴过后,皇帝就要摆驾回鸾。
珉王趁机提出想出宫走走,其实是想跟平安他们一起出去逛逛。
皇帝犹豫片刻,举目扫过锦衣卫指挥使罗纶,让他去安排,保护珉王的安全。
其实平安并不想带珉王出宫去玩,人多的地方不敢去,人少的地方更不敢去,一路都在眼观四路,耳听八方,好似怀里揣了个地雷。
珉王实在忍不住了,对他说:“你这样倒是招不来刺客,容易招来官兵啊。”
平安一脸无语地看着他。
“放心吧,罗指挥使派了便衣就在四周活动。”
平安才勉强正常一些。他们先送顾金生去叆叇店上“课外班”,然后在长安街上逛吃逛吃。
当珉王看到一沓纸钞只买到一根糖人时,整个人都快裂开了。
自从封王之后,珉王每年的岁禄都由淑妃保管,然后留给他几张崭新的大面额纸钞,他还为此感恩戴德,以为自己很有钱呢……
平安这回相信,这可怜孩子是真的没怎么出过宫门了。
“别难过。”平安宽慰他说:“户部已经在想办法抑制纸钞贬值了,今年的物价几乎没涨过,否则你刚刚那一沓钞,还买不到一根糖人呢。
珉王:“……”
有被安慰到。
平安趁机带珉王去集市上到处看看,帮他建立一点正常的金钱观和物权概念,告诉他世间万物都要取之有道,用之有度云云。
珉王恍然大悟:“怪不得我拿了两位阁老的叆叇,父皇那么生气。”
平安:“……”
敢情您是刚知道?
……
他们在西长安街逛到日头西斜,顾金生才从叆叇店里出来。
跟着珉王出来的便衣们这时都现身了,他可不像宁安公主那样可以在长公主府过夜,必须在宫门落钥之前回宫。
于是百般不舍地和平安他们告别,钻进一顶软轿。
“当皇子也挺不容易的。”
为表同情,几个孩子一起去了旁边的春秋楼下馆子。
春秋楼是西长安街最大的酒楼,而他们之中最大的刘厦和王实甫也不过十岁,幸而他们衣着光鲜,一看就是些家境优渥的公子哥,才被伙计们客客气气地请进门去。
平安拿出一角碎银递给伙计,要一间顶楼雅间,伙计们更加殷勤,直接将他们请上顶楼。
等菜的时间,顾金生小心翼翼地拿出一个纸包,里面是他请师傅磨好的镜片,然后拿出提前做好的可伸缩竹筒,直接将镜片组装进去。
他将成品递给平安,有些不好意思地说:“我实在磨不出想要的弧度,只好请师傅帮忙了。”
这年代没有光学仪器,配镜片全靠师傅的经验和手感,这手绝活一般不会轻易视人,顾金生能跟着师傅入门,已经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了。
平安道:“你已经很厉害了!”
他接过这架简易版单筒望远镜仔细地看,这是他为这个世界带来的第二份礼物,尽管跟白糖一样,他既没有参与研究,也没有参与制作……但至少,是因他而来!
“下次休沐,找铜匠打一副可以伸缩的镜筒。”顾金生还在想改进方案。
“哇!”平安突然惊呼一声:“从这里,可以看到五军都督府!”
比他想象的还要清晰!
“你也太夸张了。”
刘厦难以置信地接过来,发出同样的惊叹:“乖乖,顾金生,你是鲁班转世吧?”
几人相互传看,叽叽喳喳地分享千里镜里的风物,丝毫没有注意到上菜伙计奇异的目光。
待到伙计拿着托盘出门,掌柜就等在楼梯间探头探脑:“怎么回事?”
“很不对劲,他们拿着奇怪的竹筒在窥探五军都督府内的情况。”伙计道。
“造孽啊,现在的细作都开始用小孩子了?”
因大雍的国都与北境接壤,天子守国门,难免有些漠北的细作混入京城探听情报,尤其是近几年,在边境线把他们按在地上摩擦的雍军将领当了皇帝,热心百姓举报抓出漠北细作的事件愈发多了起来,朝廷也增设了非常丰厚的悬赏,致使百姓们更加热心。
正义感十足的掌柜对伙计说:“我去稳住他们,你赶紧去报官。”
第101章 我让我爹参你们一本!……
五个孩子像模像样的点了七八道菜,又叫了一壶甜茶,四色果子,还想学大人点一壶酒的,到底是没敢,平安便叫店家多添了一道花雕烧黄鱼。
掌柜不迭应声,离开包厢,却并没有下楼,而是继续躲在楼梯间暗中观察。
孩子们逛累了,这家老店又向来口碑不错,菜还没上齐便大快朵颐起来,只是那道黄鱼迟迟不上。
平安正想问问店家什么情况,便听砰砰两声,包厢大门被人撞开,闯进一群帽子上插红翎,挎着铁尺长刀的官差,气势汹汹的将包厢前后门一堵。
为首的捕头横眉怒目走出来,待看清是几个孩子,有些怔愣,问那缩头缩脑的掌柜和伙计:“就是他们?”
“正是。”伙计道:“他们拿竹筒窥探都督府内的情形,连过路官员身上的纹路都看得清,这对吗?”
捕头沉吟一声:“显然不对。”
“所以掌柜的命小人赶紧去府衙报官。”伙计道。
捕头一声令下:“带走。”
一群官差一拥而上,走到几个孩子跟前,愣是不知道从何下手,迟疑了片刻,索性一人一个抱了出去。
这时他们才从错愕中缓过神来,平安挣扎大叫:“为什么抓我们?”
“你们做了什么事自己心里清楚,跟我们走一趟吧。”那官差道。
“牌票呢?没有牌票就敢乱抓人,我让我爹参你们一本!”平安凶巴巴的。
“还挺懂行。”捕头便拿出盖着府衙刑房官印的牌票:“白纸黑字,看清楚了?”
平安:“……”
“带走!”
那捕头一脸正气凛然,平安的话他不是没听到,且不说是不是虚张声势吓唬人的,京城权贵遍地,大街上扔砖头都能砸出个几品官,要是怕弹劾,便什么事也做不成了。
平安被抱出包厢门的时候,又喊了一声:“我还没结账!”
掌柜都有些感动了,在他们身后说:“免了免了,兹当是伯伯请你们,这么小出来做事也不容易……”
平安:???
……
须臾间,他们来到隔壁街的顺天府衙,其实天底下县衙府衙的结构都差不多,只有大小区别。
平安被人一路扛进了仪门、大堂、二堂……
因为视线受阻,看不清周围的环境,便问官差:“你们为什么总喜欢扛着人走路,不累吗?我们有腿可以自己走。”
“腿太短,走起来慢。”那官差回答他。
平安:!!!
抓人就抓人,怎么可以人身攻击?
一直走到三堂,五个孩子才被放下来,然后又进来几个官差搜他们的身。
从王实甫、刘厦和邓驰身上只搜出一些零钱和几张纸钞,平安身上倒搜出一张金光闪闪的孔子像,顾金生全身上下都是“作案工具”,图纸、刻刀、钉锤、绳锯、取灯儿……掏之不尽。
官差索性将他抱起来大头朝下晃一晃,丁零当啷掉出好多奇怪的物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