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咋办?我爹是奸臣_王廿七【完结】(106)

  固然,国朝重孝道,皇帝无法当面斥责刘平安句句不离娘的荒诞行为,但身为父亲,他却可以骂儿子。

  璐王眼看着刘平安溜之大吉,却从未见过父皇发那么大的火——雷霆之怒,斥得他抬不起头。

  一口一个“自作聪明”,让他后背生寒。

  的确,仅仅是一个不合心意的驸马人选不该让父皇发这么大的火,引起盛怒的是他为了迎合圣意,私自调查的行为。

  这真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一刻钟后,皇帝终于平息了怒火,一旁的宁安公主突然红着眼睛说:“兄长眼里,宁安就只能配这样的人吗?”

  又为他招来一顿骂。

  ……

  听着刘平安的陈述,平安笑得直不起腰:“刘大哥,你还真有‘妈宝男’的天赋啊。”

  句句踩在雷点上而不自知。

  刘平安头一次听别人说自己有天赋,忙让他展开讲讲。

  平安摇头道:“这种天赋还是不要有了。”

  钱祭酒也道:“我刚刚写信与你父母通气,你先休学回去完婚,就说你母亲身体不适,回去侍疾,等京城风声过一过再回来,肄业后想办法放个知县,天高皇帝远的,谁也想不起你来。”

  刘平安点点头,回去收拾行李了,一边收拾一边想,回乡后先央着父母给他改个名字,不叫刘平安了,叫刘险峻。

  第87章 你都不尴尬,我尴尬什么……

  关于这次的刘平安事件,皇帝的怒气有两点原因,第一自然是璐王窥探君心、妄测圣意的行为,今日为了投其所好而大费周章,他日有了异心又会做出什么?

  第二自然是宁安,花朵一样养大的女儿,即便在藩地的时候,边陲战事最紧张的时候,也未曾让她受一点委屈,璐王竟找了刘平安这样没有一点主见的人来配她,心里到底有没有妹妹?

  一怒之下命璐王谢朝禁足,回王府思过,险些牵连到王府属官,是皇后怕事态继续扩大,有损皇家颜面,及时劝阻了皇帝。

  相传璐王在府中禁足七日后,去乾清宫请安,皇帝散朝回来与之擦身经过,只让他回去好好读书。结果璐王在烈日下跪了足足一个时辰,生把午睡的皇帝逼了出来。

  然后泫泪欲泣,痛陈往昔——前有年少夙慧的长兄,后有伶俐可爱的幼弟,只有他被父皇所不喜,这次投其所好的行为不过是想让父皇多看一眼他罢了……

  这套“大事化小”的苦肉计,连吴用都觉得腻歪,偏偏为人父母者很吃这一套,皇帝自诩也算个慈父。

  而且璐王说的也是事实。

  哪怕在寻常百姓家里都难以避免的问题——长子受重视,幼子受溺爱,中间那个不大不小的最容易被忽视。

  皇帝有了闲暇,宁愿去翰林院缅怀长子,去长春宫揉捏幼子,甚至溜达出宫,跟一个平安小朋友聊天,唯独没兴趣跟璐王谈论公事以外的话题。

  皇帝知道自己身为人父比较失败,只有嘴上还在坚持:“朕几时少看你一眼了?”

  朝臣催促他尽快立储的时候,不是经常看吗……

  次日,他便解了璐王的禁,传旨翰林院掌院学士郭恒,命他遣侍读、侍讲学士轮班去璐王府,给璐王重讲一遍《礼记》,尤其是“君命,大夫与士肄”这一节,总算将此事告一段落。

  ……

  刘平安的乌龙事件过去了,驸马的人选依然是横在皇帝心头的难题,当他再次毙掉礼部送来的三个备选时,竟然是八岁的珉王想出一个主意。

  他出了一份试题欲交给礼部,先经礼部初选,筛掉其貌不扬、目不识丁者,通过初选的男子必须参加考试,而试题的答案只能由宁安公主填写。

  不同于八股、制诗、策论之类的科场试题,这份试卷的问题十分特别,譬如“君性如何?最爱某食?最喜某色?闲暇时所好何事?”

  大到家世背景、性格特点,小到饮食习惯、业余爱好,面面俱到,珉王的班主任胡学士拿给他看时,他简直不敢相信幼子的心思居然如此细腻。

  可惜,胡学士是来投诉的。

  珉王第一天在文华殿的东厢房读书,胡学士难免要考校一番,给了他一份试题算作摸底,结果他一字未写,对着试题用了半下午时间,研究出这么一份东西。

  还鼓励胡学士积极动员亲朋好友,家里有适龄未婚男子的,有尚主意愿的,都去礼部报考驸马。

  他亲自要考考他们,看谁有资格做自己的姐夫。

  考驸马——听听这叫什么话,读书做官这么多年,还没听说过驸马要考的。

  皇帝当着胡学士的面,自然是斥责珉王贪玩胡闹不好好读书,可胡学士前脚一走,他后脚就去了淑妃宫中。

  珉王早就知道胡学士要告状,见到父皇撒腿就跑,绕着大殿里的柱子跑了三圈,被父皇反向捉住。

  还以为自己要挨揍了,谁知父皇将那份试题往桌上一铺,让他详细说说。

  珉王好歹喘匀了气:“就为这事,您追我干嘛?”

  皇帝瞪他一眼:“你不跑,朕怎会追你?”

  “是您先追的吧?”

  “是你先跑的。”

  珉王赔笑道:“臣错了,下次等父皇先追。”

  皇帝给了他一脚。

  几次相处下来,珉王也不怎么怕了,揉着屁股去看试题:“父皇,找夫婿不是挑花瓶,人品才学相貌固然重要,但都不是最要紧的。

  “最要紧的是情投意合。

  “只要情投意合,蜣螂和粪球在一起都会幸福的!”

  皇帝只听前半段时,觉得这小子真是转性了,直到听到后一句话,没错,还是他那狗一样的小儿子。

  珉王也觉得这个比喻有点不恰当,又说回到考题上:“父皇您想,姐姐春日要打马球射柳,夏日吃着冰鉴投壶,秋日打猎拾秋兴致来时赋诗一首,冬日在后苑赏梅嬉冰,她的所好所恶,所思所想,驸马都能跟得上,那才是良配呢。而这些靠的不是才学和本事,是心思。

  “父皇当年亲手做侗笛送给母妃,以解她思乡之苦,难道是因为买不起吗?是因为肯花心思。

  “身为驸马,他得知道姐姐爱看什么书,爱吃什么茶,得知道她为什么高兴,为什么生气,才能让姐姐过得更开心。”

  皇帝忍不住摸了摸他的额头,因为他听说小孩子突然喋喋不休的说话,极有可能是发烧了。

  “他一向话很多的。”淑妃道。

  “如何见了朕就像扎嘴葫芦呢?”皇帝问。

  “没那么熟。”珉王话说得太快,脑子跟不上,忙用手捂住嘴。

  皇帝只是一笑置之,又问淑妃:“朕当年送你的侗笛呢?”

  淑妃刚欲拿话搪塞,珉王又忍不住道:“搬家的时候丢了。”

  皇帝微微一哂,八风不动,静静享用茶点,观赏一场母子情突然破裂导致的追逐大戏——秦王绕柱。

  ……

  三日后,兼任礼部侍郎的胡学士接到圣旨并拿到那份考题,登时一个头两个大——孩子胡闹,陛下怎么也跟着胡闹呢?

  遴选驸马自有一套严格的标准和程序,陛下居然另辟蹊径,要组织考试。

  而只要涉及到考试,就不会只是把人聚起来答题那么简单,礼部需要会同内阁、宗人府、鸿胪寺拟定章程,确定考试程序、礼仪、监考官员人选、以及防范舞弊的方式等等。

  这样一番流程下来,等皇帝拿到考试结果的那一刻,业已到了六月中旬。

  结果却令他大失所望。

  三十个人参加考试,三十个人说自己的性格乐天达观、善解人意,闲暇之余人人酷爱读书,从未沾染恶习,从不接触杂流读物,从不踏足声色场所。

  堪称是男版“三从”。

  可他要三十份一模一样的试卷作甚?

  “怎么会这样呢?”珉王百思不解。

  “趋利避害之心人人皆有,陛下这样问,谁敢说自己性子暴躁脾气大,闲暇时斗鸡走狗养蛐蛐?”淑妃笑道。

  “那你说说,该怎么问?”皇帝道。

  “臣妾要是知道,上次不就说了。”淑妃道。

  “……”

  回乾清宫的路上,吴公公提醒他:“有一个人或许知道。”

  ……

  “啊!”

  钱祭酒的签押房门大敞着,平安熟门熟路的闯进去,却见一个分外熟悉的身影坐在大案之后。

  他仿佛白日撞鬼,尖叫一声,撒腿就跑,不留神撞在守门侍卫身上,好似撞上一堵铜墙铁壁,眼睛直冒星星。

  “哎……”皇帝绕过大案亲自过来查看,“你又跑什么?”

  “太尴尬了。”平安捂着脑袋问:“为什么要说‘又’?”

  吴公公也道:“看撞成什么样了,他们里面穿的可是罩甲。”

  平安泪眼婆娑:“难怪这么疼呢。”

  吴公公忙将他扶起来坐下,又遣人出去找冰。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224444.bar/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爽文 种田文 甜宠文 科举文  王廿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