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泪光闪烁的瞬间,我们将共同见证人性的光辉与生命的顽强。
感受那些在战争阴影下依然顽强生长的灵魂,体会那些在苦难中仍旧坚守的爱与希望。因为每一份记忆都值得被聆听,每一份创伤都渴望被治愈,让我们一起见证心灵的重生,传递和平的力量。】
在社交媒体上,以个人身份发出的影评画风,就不是这样了。
【我要跟你们分享一下我今天巨真实的观影体验,我去看的是一个媒体场,看之前,我只知道是一个讲战后创伤的片子《谎言的风景》,光听名字,我还以为是《真实的谎言》那种,或者是说为了骗战争创伤者的善意谎言,听电影制作方吹了半天,说什么请了真正的特种兵,又是实地取景,我根本就没有在意。
刚开始有点老套,像《勇创夺命岛》那个反派的背景,就是参加过战争的人退伍了,我内心毫无波澜,没想到,从退伍开始,后面就厉害了。
真的太太太刺激了,财阀、战友、妻子,我他妈看谁都是坏人!
随便一个镜头,我都觉得他们下一秒要动手。
如果特别着急,一坐下来就想知道凶手是谁,也不喜欢自己稍微动动脑的人人不建议去看,你们一定会被各种反转绕晕。
但如果你非常聪明,喜欢通过细节来分析判断,那这电影绝对会是你的真爱!
电影散场以后,我们都没走,坐在一起画人物关系图分析剧情呢!
真是太绝了,绝对是近三十年最强的悬疑电影!】
【oh my god!!太刺激了,你们一定要去看!我看过无数悬疑电影,一般来说,凶手出场五分钟之内,我就知道他的身份,结果今天去参加了看片会,从开头到结束,没有一个剧情能让我猜到下面发生了什么。】
【我不爱看悬疑,我是看侦探小说先翻最后一章,先看凶手是谁的人,但是整部片子也不会让我觉得无聊,男女主演的长得真好看,身材也好看,电影的服装真是太会了,每件衣服都完美地勾勒出他们的身材,还有肌肉男护卫队,他们一出场,我和我的朋友努力捂住嘴才没有发出尖叫。】
……
这部片子本身质量不差,但是里面沾黄带黑的东西不少,肉乎乎、血淋淋的,往中国送审的时候,毫无疑问的被广电总局给毙了,没有拿着“电影公映许可证”。
在国外过审的很顺利,由于路菲菲的两套宣传模式,让本来不喜欢看温馨抚平创伤的人,跟本来不喜欢看狗血悬疑的人都好奇起来:到底什么样的电影能又温馨又狗血。
好奇的人越来越多,有好评也有差评。
差评的人主要是来找战后创伤温馨的,他们没找着。
路菲菲的宣传计划里早已为他们预备了一波深度(过度)解读,让他们从细节里扒出各种神奇的解读思路。
比如某个东西上的痕迹,一看就是经过了战争才会出现的磨损,那个东西BLABLABLA,还有谁谁说过一句话,还有谁谁爱吃的东西是什么,还有吃东西的习惯,都暗示了这些都是战争带来的后遗症。
就连几场床戏的体位和事后,都能给分析出人性的起伏。
有人过度分析,就有人反过度分析,说剧情里根本就不是这样的!你没仔细看!
两方人马吵成一团,没看过电影的人被引得更加好奇,片子一上映,就扑去买票,一定得看看到底谁说得对。
导演自从拍完片子且没收到钱之后,也陷入心灰意冷状态,老板都进去了,上哪儿讨债去,他只得老老实实继续在夜店当保镖。
有一天,他听见有客人在吵架,吵的内容就是电影的情节,说某个剧情一定是暗示XX,另一个人则认为不是这样的,应该是在影射YY。
两人tຊ吵成一团,本片导演站在一边劝架:“其实拍的时候没有想那么多,只是觉得这么拍好看。”
结果,两边一起骂导演:“你懂什么,前面提了这么多关于XX的内容,怎么可能只是随便拍的!”
“你要是看过片子,你就知道肯定说的是YY,那个导演设计的剧情特别精妙,根本不可能像你说的那样随便拍。”
……
导演困惑地听他们历数在片子里的导演巧思,他只能自嘲:“啊,原来当时我是这么想的。”
他把这事当成笑话跟路菲菲说,路菲菲立马把这事写在宣传稿件里,顺便让他问问夜店老板想不想出名,如果想的话,给一笔宣传费,她把夜店的名字也加上。
导演不是很想:“我拿的是固定工资,如果很多人因为想来看我,所以来店里,只会给我增加工作量。”
就工作舒适度而言,他希望店里一个客人都没有,他可以平平静静的从上班待到下班。
路菲菲笑道:“他们是为你而来的,怎么能只增加工作量不增加钱呢?这件事交给我,我帮你跟老板谈。”
路菲菲与老板谈的内容是为看导演而来的人推出一份专门的酒水套餐,通过套餐的销售量,可以判断导演有多大的吸引力,同时为了让导演在面对汹涌人潮的时候能始终保持好脸色,套餐收入要分一点给导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