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地主家没有余粮啦_芒鞋女【完结】(71)

  老太太接银票时,一股子脚臭味挥之不去,她捏捏鼻子,“你搁鞋里的啊这么臭?”

  “嗯。”

  “......”老太太松手,任由银票落在车板上,摆手道,“你先回去,让我静静。”

  银票好是好,耐不住没地用,而且还这么臭,老太太找扇子扇了扇,试图扇走那股味道,“也不知你大伯几日没洗脚了,这银票会不会被汗水浸湿不能用了吧?”

  赵广昌为人心细,银票是大钱庄全国通用的银票,梨花展开看了看,“能用。”

  “奎星县的钱庄连招牌都不剩了,去哪儿兑啊?”

  “京城。”

  “......”老太太没有老糊涂,银子兑换成银票必须自己去钱庄办理,这五张银票若是要去京城的钱庄才能兑换,岂不说赵广昌去过京城?

  梨花给她指银票左下角的印章,“这个印章京城的钱庄有。”

  “你怎么知道?”

  “王家人也有这样的银票。”

  王大郎考上秀才后,王家改换了门楣,有银票不足为奇,老太太问,“戎州能兑吗?”

  “进城找钱庄问问就知道了。”

  奎星县有河,每到一个岔口,就有难民朝不同的方向走去,但梨花听得最多的不是水的问题,而是山里的草被蝗虫吃完了,饿死了许多人。

  有难民朝小路去,有难民从小路来。

  晌午时,几个牵着孩子的大人过来,以为乞食的,赵大壮拿着刀迎了过去,待看清他们的面容后,回头喊老太太,“三婶,二娘舅舅他们来了。”

  老太太编草棚呢,树叶被啃食光了,无法遮阳,恰好族里砍了些竹子回来编草棚,她琢磨着也编一个,这样休息时能盖在头顶。

  猝然听到’二娘舅舅‘四个字没反应过来,“谁?”

  “元兄弟他们。”

  元氏娘家在奎星县西南边,如何会在这儿碰到?

  她寻思着会不会认错了人,想让元氏去看看,等她找元氏时,元氏已经带着儿女跑过去了。

  家人相逢,少不得痛哭流涕,见元氏抹泪,她抵孙女胳膊,“你大伯母娘家人怎么来了?”

  梨花看了眼,“我去瞧瞧。”

  赵广昌也过去了,先问候元氏爹娘,询问他们的近况,然后简单说明族里的现状,元家人不像明夏几家张口闭口就是自家的难处,而是道,“荒年都是这样的,我们还有点粮食,虽然不多,你们需要的话可以送你们一些。”

  元氏娘是个长相和蔼的人,瞧着比老太太年轻许多。

  “花云奶过世时留了些银钱,村里庄稼晒死那会我就全买成了粮...”元氏娘语气不慌不忙,也就有底气的人才这般,说话时,她还给赵大壮指了下自家的行李。

  两辆板车,一辆堆放着木桶,一辆是箩筐背篓。

  木桶装水,箩筐背篓装粮,赵大壮略微松了口气。

  说实话,他还真怕元家开口就哭说活不下去了,族里的粮食都是三婶家的,三婶做主要给元家,他这个做侄子的不好说什么。

  他拍赵广昌的肩,“叔婶他们刚到,去树下说吧。”

  赵广昌点头,问元氏爹娘,“你们吃过饭了吗?”

  元氏娘握着女儿的手仍在哭,闻言,哭着道,“吃过了,本来想去前边休息的,恍惚看到刘二了就过来瞧瞧,没想到真是你们。”

  原来元家是凑巧碰到的,赵大壮更放心了。

  梨花却打量着那两辆车,“堂伯,元婆婆她们累了,你找人把她们的车挪到这边来吧。”

  元氏娘表情滞了下,随即道,“不麻烦,大郎,你去吧。”

  元氏上头有两个兄长,是双生子,五官有七分相近,两人松开孩子的手,转身走了,梨花偷偷扯赵大壮衣服,赵大壮没反应过来,不知从哪儿蹿出来的赵铁牛迅速跟上,“元兄弟,我来帮你们。”

  赵铁牛一走,梨花也回去了,不多时,他把元家的车子跟赵家挨在一起,然后朝梨花招手。

  梨花不动声色的过去。

  “车板不轻,我推车时,听到里边水在晃,元家估计不是来打秋风的。”赵铁牛道。

  第57章

  “另一辆车呢?”

  “的确是粮。”元家人出现的刹那他就想上前看个究竟了,但搭茅厕是大事,他抽不开身,只能盯着那边的动静,看梨花扯堂兄衣服,想也不想就跑了出去。

  赵广昌这趟接人办得漂亮,私下好多人

  夸他比赵大壮强,他琢磨着这样下去可不行,赵广昌记恨他,若任由他的风头盖过其他人,等四叔死了,族长之位就还是他的。

  当元家人过来认亲时,他以为元家来打秋风的,就想趁这机会跟赵广昌说道说道。

  结果元家家底丰厚得很。

  “哎。”赵铁牛侧身,观察跟老吴氏攀谈的元氏娘,叹道,“看她衣服不是过粗布,怎么就囤了这么多粮呢?”

  梨花也没想明白,元家家境普通,常常靠元氏拿钱用,怎么可能在粮价高涨时买入这么多粮?

  而且这跟记忆有出入。

  她问赵铁牛,“你看清楚了?”

  “我这火眼金睛你还信不过?”赵铁牛摸了摸下巴,“要不我把箩筐的东西倒出来?”

  “不用。”

  四周坐着无数难民,元家的粮若暴露,肯定会招来哄抢,到时乱起来就遭殃了,她说,“你忙你的吧,其他事我看着办。”

  “三娘,我和你是一条船上的人,有啥事你尽管叫我就是啊...”

  梨花失笑,“好。”

  赵广昌惯会装好人,但赵铁牛在她家做工的时候长,应该见过他的真面目,梨花叮嘱他,“茅厕搭好就喝点药,莫生了病。”

  赵铁牛扯了扯喉咙,自打进了奎星县城,他老感觉喉咙有口痰卡着,咳又咳不出来,说是疫病吧,有没有其他症状,摆手道,“我好得很,别担心啊。”

  族里已经习惯每到一处地休息就先搭茅厕了,这次稍有不同的是没有茂盛的草做篱笆。

  干枯的草已被先北上的难民扯做柴火烧了,鲜草又被蝗虫祸没了,只能潦草的砍些竹子埋在地里,然后中部削开,将竹席两侧夹稳做帘子。

  这样隐秘,但轻轻一扯竹席就掉了。

  如此,竹席前必须有人看着。

  梨花如厕时,外面来了人,是个声音细柔的年轻男子。

  “兄台可想买几个仆人供你驱使?”

  赵铁牛将铁棍扛在肩上,威风八面的看着旁边杵着锄头的刘二,“他就是我三婶家的长工。”

  男子笑盈盈的看向刘二,“我卖的是姑娘,她们年岁不大,买回家做媳妇刚好。”

  刘二不喜他的眼神,“我已经娶亲了。”

  男子又去看赵铁牛,赵铁牛挥棍子,“老子像娶不着媳妇的?老子的娃都满山跑了...”

  “那可想给小郎君买个童养媳?”

  “买个屁,他连自个儿都养不活还想养别人?”

  “不是有你吗?”他过来时就认真观察过了,这帮人穿得破旧,但家底实打实的,买些个姑娘不成问题,男子道,“我看兄台合眼缘,与你便宜些如何?”

  “白给老子都不要。”赵铁牛呲牙,“滚!”

  他最讨厌的就是人牙子,做什么买卖不好,去买卖人口,村里那些失踪的娃就是落到这些人手里卖到其他地方去的。

  见他凶相毕露,男子稍微往后退了两步,“那兄台可否帮我问问其他人?”

  他指了指竹席上忙碌的妇人。

  赵铁牛挥铁棍,“信不信老子打死你!”

  男子害怕的捂住头,余光斜刘二,循循善诱道,“世道不好,姑娘们没个去处只能饿死,你们蝗虫多,若能买下她们,反倒给了她们一条生路。”

  刘二压下眉,竟有些纠结了。

  赵铁牛踹他,“想啥呢,人是他买的,姑娘们的生路就是他,关咱啥事?”

  反正,只要,无论任何人打粮的主意都是跟他作对,他骂刘二,“给老子清醒点。”

  刘二顿时抛开脑海里的想法,铿然道,“不买。”

  是他晃了神,想到走投无路时老太太对他们的照拂以致有个瞬间想帮帮同样无处可去的人,可他自己尚且要靠赵家养活,哪有本事帮助别人?

  男子叹气,见帘子一动,走出个小姑娘,眼前一亮,“兄台可想卖...”

  赵铁牛一棍挥过去,“滚。”

  男子捂住头跑远,一会儿后,又在周围盘旋,老太太她们编好遮阳的棚子时,多田娘来了,说是手里有点粮,想给多田换个媳妇。

  “到处都染瘟疫死的人,我能活多久也不好说,但若能在死前为多田讨个媳妇,死也死得安心些。”

  她戴着口鼻巾,说话时,喘得特别厉害。

  这两日族里人都有这种症状,老太太也是,教她慢慢吸气吐气平复呼吸,说道,“多田还小,再多五六年讨媳妇也来得及啊。”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224444.bar/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基建文  芒鞋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