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地主家没有余粮啦_芒鞋女【完结】(117)

  梨花微微一笑,“就当族里卖给你们的,以后有机会了还这个人情便是。”

  她们欠梨花的是救命之恩,怎会’人情‘就能偿还的?罗五娘还要说什么,不远处传来熟悉的声音。

  “三娘子...”

  是李解,他出去已经六天了,发髻乱了,衣服蒙了灰,胡须也长了出来,眨眼瞧着有点像野人,罗五娘记得他的声音,因此没有瑟缩,“三娘,是李解。”

  梨花看到他了,双手搭在木桩上,笑盈盈看着由远及近的身影,“回来啦?”

  她把木桩给罗五娘,抓着墙边的绳子滑下地,往树村的方向走去。

  树村的人都在忙,并没朝这边多看,梨花走上前,轻声道,“找到了?”

  李解看了眼站在高处的女子们,拉着梨花往山洞走,脸上少有的凝重,“找到了,不过情况不太好。”

  他走了三天走到一座山头,浓浓的血腥味让他心下紧张,在树丛窝了半天,确定周围没人经过才大着胆子往腥味重的地方走去。

  一路全是凌乱的尸体。

  不像他们以往遇到过的那样,那些尸体全是孩子的,即使死了,身上也满是刀口留下的痕迹。

  再往前,是马头,马皮...

  那些人不仅屠杀孩子,连马也杀,哪怕离那儿已经很远,回想那些画面,李解仍止不住的哆嗦,“孩子们被关在一个坑里,我去时,已经没有活人了。”

  梨花蹙眉,“都死了?”

  放火烧戎州城的那天,梨花统计过被岭南人抓走的孩子,结合坑里的尸体,怕是都在那儿了,李解说,“泥坑里柴火焚烧过的痕迹,他们是被火烧死的。”

  “烧死的?”梨花沉吟片刻,“不像他们的做派。”

  “我也觉得。”李解一路都在想,被岭南人折磨死的人多半是流血过多而死,而坑里的孩子们全是焚烧后的白骨,加上土坑旁边的马的尸体,他怀疑孩子是其他人杀死的,岭南人没了食物,杀了马吃肉充饥。

  他说出自己的猜测,问梨花,“要告诉她们吗?”

  这些天,大家冷静地找活干,关于家人,从不多问,但梨花知道她们惦记自家的孩子,她想了想,“终究瞒不住的,我来说吧。”

  孩子怎么死的已经不重要了,若非朝廷舍弃戎州,若非岭南人穷凶极恶,纵使有饥荒,也不至于沦落到这步田地。

  片刻后,树叶堆旁边响起歇斯底里的哀嚎哭泣,树村的人不明所以,探头张望,梨花朝他们颔首,他们猜到什么,没有开口询问,自顾忙活去了。

  秀儿婶家两个娃,在瘟疫时就差点死了,想到他们落到岭南人手里,她哭得死去活来,“当时就该让他们死了啊...”

  当时死了,她会难过,却也会强撑着为他们收尸,让他们入土为安,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冷冰冰的躺在几十里外的土坑里,想到他们死前的遭遇,秀儿婶痛不欲生,猛捶自己的胸口,“怪我,都怪我。”

  其他人拉住她,“他们不会怪你的。”

  “他们该有多害怕啊,这些年,从来没离开过我,生病后,他爹天天出去借钱买药,我日日守在床前...”回想瘟疫横行时的日子,秀儿泣不成声,“我以为那时已是最难的,以为那时是最难的啊...”

  和她有相同遭遇的不在少数。

  “我家大郎才五岁,那些人怎么狠心啊。”又一个妇人失声痛哭,“村里闹饥荒,他爷要带我们进城,大郎舍不得他爹给他打的床,哭着闹着不肯走,还是我强行拽出门的,当时嫌他聒噪,我还揍了他两下。”

  “我不该揍他的啊。”

  一家人在村里也好过家破人亡啊。

  哭声此起彼伏,未成亲的女子们想到跟家人分离的场景,抑制不住跟着哭起来,“我侄女不满一岁,离家时,我背着她,小小的一个人抓着我肩膀...”

  “我侄子也是,两岁了不会说话,离家那天却爹爹爹的喊个不停,我兄长高兴地抱着他亲了又亲...”

  都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以往的争吵,隔阂,在这充满哭声的山林都变成了难以留住的美好。

  “兄长被抓走那日,他要我好好照顾侄子,他打了胜仗就回来...”

  “可能再也没有那一天了。”

  在场的人,家里的男子全被抓走了,家里的小孩全受到了迫害,此刻说起,更多是悔恨,悔恨不该离家,待在村里,死了也是全家一起的。

  梨花想到了途径的村子,院里茅草幽深,一家人死在屋里无人知晓。

  当时说起那事,族里人满是唏嘘,仔细想想,何尝不是一种幸福的解脱?她拉起秀儿婶的手,“孩子没了,你们还活着,该为他们报仇才是。”

  是啊,她们要是死了,深仇大恨找谁报?

  “三娘,你让李解教我们好不好?”

  梨花点头,“好。”

  这事本来就在计划里,只是气候异常,暂时搁置了,梨花道,“等屋子建成,过冬的物件备齐,我们就开始。”

  “岭南人还在戎州吗?”

  “李解只看到马的骨头并没看到人影,多半不在了。”

  岭南人坏透了,在戎州没了’粮草‘,自然要去别的地方,想到这儿,她道,“待会我找其他人商量商量,得在南边布些陷阱才行。”

  光是凹凹凸凸的坟包不行,还得挖些陷阱。

  曾老头是猎户,挖陷阱这事他再熟悉不过,梨花跟其他村的人商量后,由曾老头布置,其他人动手,没两天就把陷阱挖出来了。

  秀儿婶她们的屋子上梁这日,附近村的房屋都已建成,翌日,山里的气温明显低了许多,梨花开门时,能感受到空气中飘零的霜雾。

  李家人挑着柴从外面回来,看她面色微冷,招呼道,“降温咯,三娘记得穿厚实些。”

  他们住得高,风比这儿大,好在大家下山搜寻保暖物件时分了些给他们,是以晚上睡得还算暖和。

  “地上结冰了吗?”

  “现在化了。”

  也就说夜里结冰了,屋里面醒来的人也听到了,跑出来一瞧,满院的柴火,看不到其他,她问梨花,“咱们是不是也要囤水了?”

  她们人多,单是洗脸就要用两盆水,不囤些水,天冷后不知道怎么办...

  “吃过早饭就挖池子去。”

  屋侧有空地,原本是跟树村的分界线,但梨花决定挖成水池子,她用篱笆将靠近树村的一面围起来,然后指挥她们动手,锄头不多,大家轮流挖,梨花站在边上看着。

  “三娘,我们已经适应了,你不用天天守着我们,回去吧。”

  这两天,赵家人时不时就来找梨花,肯定有什么事,但屋子没有建成,一到晚上她们就不安,便留梨花多住了两天。

  “我没事可做,看你们学学经验。”

  梨花没有说假话,她真不会这些活,便是赵广安挖地也笨手笨脚的。

  “你们人多,哪儿用得着你学经验。”握着锄头的女子道,“我在家时就经常下地,这些活是我干习惯的,你和我不一样...”

  她们知道梨花家里富裕,因为赵家天天送来的都是米饭,偶尔还有冒着油腥子的粥。

  梨花道,“哪儿不一样了?不都想好好活着吗?”

  女子腼腆的笑了下,秀儿婶道,“三娘同我们一样的。”

  灶间已经烧上了柴火,有赵家送来的几十斤牛肉,秀儿决定给梨花熬点肉粥,“三娘,在这儿用饭吧。”

  “不了,家里会送来的。”

  没多久,李解果然端着木碗来了,梨花坐去旁边,李解蹲下,说起谷里的事情来,“赵四娘要跟明四和离,她婆婆不答应,在四娘家又哭又闹的,婶子让你回去看看。”

  当时建屋时,为了帮衬亲家,老秦氏特意将位置选去了南边,才多久就闹掰了?

  “怎么突然和离了?”

  “好像是小溪对面的人看上了四娘,婶子有意跟那边的人来往,就让四娘和婆家断了。”

  老秦氏骨子里并没什么主见,会劝女儿和离?梨花直觉里边有事,“四娘啥态度?”

  “她听她娘的。”

  “小溪对面许了什么好处?”

  “地。”

  梨花挑眉,都是没开出来的荒地,老秦氏就惦记上了?梨花问,“哪家?”

  “罗家。”

  罗老太可不是个省心的人,前些天没少在附近转悠,得知来的人有姓罗的,追问人家的身世,然后往上三代攀交情,攀来攀去要罗五娘喊她婶子,要不是她表现出不喜,罗五娘恐怕就被她接到山谷去住了。

  梨花道,“四爷爷知道这事吗?”

  “知道,老村长说他不管...”

  “堂伯呢?”

  “你堂伯说两家都不是善茬,让秦婶子想清楚了。”

  老秦氏怕是听不进去的,在她眼里,小溪对面土地要广阔点,肯定希望用女儿的亲事去换地,梨花道,“回去传我的话,我不答应。”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224444.bar/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基建文  芒鞋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