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胜华笑眯眯地说着。
有了这座酿酒作坊,比一家酒楼甚至一家茶楼,更让他踏实。
茶楼是伯爷给大小姐的,生意比那家酒楼要好,地段也要好。
因此即使什么也不管,那家茶楼就能自己盈利。
但是大小姐还是让他将小食铺中的货往茶楼里供。
茶楼增加了生意品种,客人的满意度又高了几分。
现在就剩酒楼那边的经营策略调整了。
眼下正是桃花旺季,桃花醉算是在旺季上市。
酒楼招牌也挂出桃花醉,酒与酒楼互相成全,特色就有了。
“那就赶紧攒货,这边稳定下来,也要尽快再增加一座作坊,光是这一家攒货力度还不够。”
陆微雨看完之后,提醒林胜华。
若是只供应自家的酒楼再加上伯府的酒楼生意,或者像小食铺那样接一些府里的订单。
一个月后应该是能吃得下那些销量的。
但若想更大发展,显然还不够,供货量不足,会直接拖累销量。
大表哥早说过他们酒庄要订货,那就是有大订单在等着他们。
不能等饿了再去砌厨房,提升出货量的新作坊就要早早完善起来。
林胜华连忙答应了。
其实这座小院子已经砌了三套锅灶,还有放料屋、囤酒仓等。
还有一个厨房是供酿酒的人日常吃饭的。
因而,这座院子的三套装备已是极限,再加反而添乱。
“我等下就去找中人。”林胜华忙道。
“尽快解决新作坊的事儿,新作坊怎么也得有四套装备。”
“在京城用大宅来建作坊,成本太高了,攒货只能积少成多,没办法一天办完几天的事儿。”
所以,不能拖,但也不能太着急。
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
本钱!
作坊和开铺不一样,开铺可以租铺面,酿酒作坊是要改建的,只能买。
宅子没有铺子贵,可这座小宅子也花了八百多两。
加上改建、完善装备、酿酒材料等,一千两已经用完了。
且如今酒已酿成,要攒货同样需要大量进购酿酒材料。
没有材料,一样断货。
因此,陆微雨上次拿出来的一千六百六十两,用在这一家作坊直到出货回帐,还是差不多的。
加上陆微雨还要培养一批人手出来,也差不多暂时够用。
若再添作坊,低于一千两都不太好办。
“先找中人,再去酒楼和茶楼看看帐上有多少可以动用的。”
“这两家都是从正月就算我的私产了,总能凑出一些来。”
“只要不影响日常经营就行了,再有缺的我就找娘借钱吧,既然酿酒可行,也不能拖得太久。”
陆微雨立刻拿出主意。
若她不作决断,胜华叔的顾虑总要多些。
“对了,给我准备两坛桃花醉,两斤装差不多,最多四斤。”
“回头我问大表哥到底要下订多少斤,我也好收定钱。”
大表哥说过,酿好了给他一坛,那她至少要再卖掉一坛,好歹收回点本钱。
林胜华连忙去安排,不一会儿就提着两只酒坛过来了。
每坛两斤装,一共四斤。
酒酿好之后还有个沉淀的过程。
而出货则是从大酒缸转存入几斤、几斤的小酒坛中,再封好泥封,送到酒楼可卖可囤。
封好泥封,酒香不散,酒气更醇。
“是拿回去还是送去将军府?”林胜华看她们两个小姑娘,担心酒坛子太重了。
“先拿回去,等下次大表哥过来,专门送去将军府又太招摇了。”
陆微雨解释道,“反正大表哥月底要来的,我的画快好了。”
看她为了赚本钱如此努力,林胜华佩服不已。
吉祥上前,一手抱一只酒坛子,四斤的重量在她手中并不显困难。
林胜华这才放心了些。
陆微雨想了想,提醒道:“定制一批形状好看些的小酒坛或是酒瓶子,一斤的、半斤的。”
“到时酒楼里好定价。”
“咱们现在成本预定一百五十文,作坊再赚五十文,送去酒楼的价就不能低于两百文。”
“最好就从咱们自家酒楼开始定下底价,一斤配酒坛子的成本三百文。”
“不管是两斤、五斤、十斤还是五十斤,小坛还是大坛,都按三百文一斤定价供应。”
“作坊也要有利润可图。”
“作坊赚到钱,才有本钱继续拓展新作坊,因而也要当作一档子生意来做。”
“不能只当作是酒楼的供货方,它不是酒楼的大厨房,不能只算成本、不算利润。”
“酒楼的进货价就是三百文了……”陆微雨迅速算着两边的帐目。
“再算上酒楼经营的其他成本分摊,一斤卖出的价就不能低于五百文。”
“酒楼客人按一壶酒算价,也可按半斤装、一斤装来算价。”
“加上各项成本,你和酒楼的人商量一下怎么定价好。”
“客人带走或是把酒楼当作酒庄来进货,都按这个报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