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换了身柔软干净的里衣,把头发也解开了,等水烧开林冬打了凉水兑好,林秋然泡了脚,舒服多了。
床上的被子柔软,林冬又塞了两个汤婆子进去,可以说林秋然屋里是家里最暖和的。
林秋然道:“你和林夏不必省着炭,但得给窗子留缝。”
林冬点点头,冲着林秋然笑了笑,过了一会儿,她又进来,把水给倒了。
屋外很寂静,这边宅子贵,离左右邻舍也远,听不见各家各户的说话声,原来住的地方就能听见。
真好,林秋然想,她要在新家住很长一段时间。
次日醒来,林秋然睁眼面对陌生的天花板还有些不习惯,缓了一会儿,照例感受一下胎动,这才起来。
炉子上的水变温了,炭盆也早就灭了,不过屋子还很暖和。穿好衣服,就着温水梳洗好,林秋然出门了,今儿是个晴天。
萧大石早早就出去了,林夏在院子忙活,昨日得去铺子,有些地方还没打扫完,这么大的宅子,弄的乱七八糟就可惜了。
林冬和孙氏在厨房忙活,孙氏看林秋然这些日子吃得少,早上就不再弄鸡蛋三样了,而是包些包子馄饨,往外面一冻,想吃的时候拿来吃,也很是方便。
今儿是做的是包子,有豇豆干猪肉馅儿,有芥菜猪肉馅儿的,还有林冬跟林秋然学的酱肉包,蒸出来是咸甜口。
大早就起来忙活,这也快熟了。
林秋然笑了笑,“娘,早上吃包子呀。”
孙氏:“我再滚个鸡蛋汤,外头冷,你快回屋去。”
早饭林秋然吃了两个半包子,一个酱肉的一个豇豆干的,芥菜的想尝尝,就吃了一半。
吃过饭自然得去铺子,萧大石也赶着时辰回来了,他得牵驴,没他不行。
腊月和以往比只是更冷了,马上要过年了,食肆生意平平,但是二楼生意不错。
有两日每晚二楼都是满的,那两天还有客人因为来得晚,没有订到位置,不得以定了第二天的。
这也能看出有钱人家和平民百姓,有钱人家越过节越热闹,平民百姓要攒钱过节。
还有人打听铺子啥时候关门,像食肆这种地方,一般都是等年根才关,初三开业。
不过林秋然月份大,等到月底就八个多月了,肚子大不说弯腰蹲下不方便,炒菜容易碰到锅,所以林秋然打算腊月二十六就关。
过年期间可以让林冬多学几道菜,足够林秋然坐月子食肆还开门,二楼就不用想了,好几桌菜,估计得三四年后才能学明白。
客人甚是惋惜,但还是在二十五当晚定了两桌,说是远房亲戚来这边过年,给接风洗尘。
萧家食肆风评好,就来了这边。
还要讲价,史掌柜没同意,笑眯眯说赠两壶米酒。
转眼就到了腊八,今儿每桌还送了腊八粥,自家也喝了,权当过节了。
晚上回家的时候,看见刘氏蹲在宅子门口。
第五十八章 年关
刘氏定睛一看, 萧大石赶着驴车,林秋然坐在车上。除了孙氏还是俩不认识的,不过好几个月没看见, 今儿见着闺女了, 刘氏高兴地站起来, “秋然!”
孙氏疑惑大晚上谁在这儿, 听过声音,又仔细看了看, 人在家门口站着,还提了个篮子, 她和萧大石道:“好像是亲家母。”
林秋然朝着刘氏挥挥手, 等车挺稳她从车上下来。
刘氏不知等了多久,手冰凉,估计是问过邻居才找过来的。早知告诉食肆在哪儿了, 不告诉是因为左邻右舍, 要是去了得便宜,平日也送菜送肉,做生意不能还送。
而且林秋然也怕刘氏问,再回家里说漏嘴, 惹麻烦。
刘氏一脸欢喜, 拉着林秋然有很多话想说。
林秋然拍拍她的手,“娘,走, 先进去。”
进了屋,林冬没乱看,依旧生炉子点炭盆烧热水,倒是刘氏好奇, 在屋里看看这儿看看那儿,最后她忍不住说道:“这宅子比榆林街那处好多了,真大。”
林秋然笑了笑,“觉得好就多住几天。”
刘氏点点头又摇摇头,“我明天就得走,等你生孩子了再过来。”
娘家不能一直跟女儿住着,不过生孩子是要紧事,过来伺候伺候住几天没事。
余安没有娘家伺候月子的风俗,可刘氏就林秋然一个女儿,不来不放心。
她来这一是因为林秋然就快要生产了,头胎,不仅林秋然没经验,就连孙氏也没啥经验,刘氏得过来提前嘱咐几句,不然肯定照顾不周到。
二是因为听说萧寻活了,想来看看,这可是新鲜事儿,不过刘氏没见萧寻。
她在屋里转了两圈就停下了,她问:“萧寻呢?咋不见他?”
林秋然道:“做了官,出门上职去了。”
林秋然说完,刘氏倒吸一口凉气,“当官了!”
林秋然看她神色震惊,嘴都合不拢,笑着点了点头,“嗯,已经出门二十多天了,这回回来也心疼我这些日子不容易。”
她可没忘家里还有个嫂子呢,当初想拿她换彩礼,还要她嫁给一个有俩孩子的鳏夫。后来借钱一句好话都没有,如今家里日子好了,可别又缠了上来。
这种时候,搬出萧寻就很有用。
萧寻就算以后不是夫君,那也是孩子爹。
刘氏还没从震惊中走出来,她忍不住咽口水,又颤着声音问:“刚才的那姑娘是谁?”
林秋然道:“买来帮忙的,家里做了点小生意。”
刘氏对她还不错,可林秋然有兄长嫂子,还是防着点好。
她就简单解释了两句,也没多说。
刘氏皱着眉,也不知道啥生意,连着换了两套宅子。她本想说买啥人呢,外人哪有自家的放心,不过一想余氏那性子,还是闭上了嘴。
当初暖房刘氏就是偷偷来的,没和儿媳说,但纸包不住火,而且萧家村出那么大的事儿,李翠花一家都垮了,还是因为萧家,现在传得哪个村子都知道了。
余氏没别的事儿,成日出门和人在村头聊天,不可能不知道。
虽不是亲眼所见,可是你一言我一语,再夸张一点,就成了李翠花一家把萧家欺负走,后来萧寻回来,看李翠花这么欺负人,直接让官府把李翠花抓走。
刘氏心想,这都啥跟啥呀,“秋然是早搬县城去了,谁欺负人把人欺负到县城去。”
余氏:“那秋然是真的要过好日子啦?”
刘氏:“关你啥事儿,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
刘氏后悔说漏嘴,可也气当初余氏心狠。如今女儿过得好,她腰杆子也直。
余氏又是赔礼又是道歉,说当初猪油蒙了心,刘氏都没理会她。这回也想跟来,刘氏直说,“当初你想拿秋然换彩礼,还想撺掇她把孩子打了,你等萧寻还不跟你算账着。”
余氏也怕,听说李翠花家里赔了不少钱,还被打了,打得挺惨的,现在还没从床上下来。
她还真不敢去。
这回刘氏说要来县城看林秋然,她让刘氏带了不少东西,还托刘氏给她说好话。
刘氏:“你嫂子给你拿了点鹅蛋,坐月子吃好。她那人……你吃就是了。萧寻那儿,她是对不住。”
说好话,刘氏都不知道咋开口,东西给就要,眼下萧寻回来,日子也好了,刘氏心疼女儿不容易,肯定拦着不让余氏过来。
林秋然点点头。
刘氏这回仔细看了林秋然,胖了点儿,那说明过得好。
刘氏没忘正事,她看林秋然肚子,“闹不闹人?”
林秋然道:“还好,挺老实的。”
母女俩趁着林秋然一边泡脚一边说话,刘氏还打听了稳婆找好了没有。
这个林秋然让刘氏放心,她找了两个,“还有大夫奶娘呢,也找好了。”
奶娘这月初刚生了个儿子,虽然也想喂儿子,可是家里孩子多,好几张嘴等着吃饭,得出门赚钱。
性子不错,以后就住萧家,一个月二两银子,管吃住。
孙氏萧大石没啥意见,孙氏还挺乐意的,萧寻到萧家的时候有几岁了,刚出生的她不咋会照顾,多个人林秋然也轻巧点儿。
八个多月了还在干活,坐月子还不好好歇歇。
刘氏问:“咋还找奶娘了,不自己喂。”
林秋然道:“要忙生意。”
刘氏不掏钱,没再插话。
林秋然泡完脚了,和刘氏道:“娘,有什么话明天早晨再说,我让林冬给你收拾间屋子,你晚上睡那儿。还没吃饭吧,让林冬给你热几个包子。”
要是原来的宅子,还真住不下。
刘氏点点头,谁家来客人不是挤一挤,萧家还有客人睡的屋子。
这宅子可真好。
刘氏吃了饭,又和孙氏说了几句话。对孙氏她很客气,嘱咐坐月子不能着凉,尤其现在冬天冷,一点凉的都不能碰。
吃的也要清淡,多吃肉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