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夫君的遗腹子自带口粮_将月去【完结】(74)

  希望林秋然生意越做越好,铺子开到大江南北去。

  次日,蒋思捷在萧家食肆吃过午饭后,坐上马车离开余安。马车外,一信使骑着马迎面而来,与马车擦肩而过,不过蒋思捷坐在车内没有看见。

  信使骑马经过余安城,从南城门出来直奔萧家庄,下马后跟着人打听,“萧寻家可在!”

  这会儿大多数人都在睡觉,秋日没活儿,村里人能干啥呢。

  但李翠花还没睡,她带孙子呢。三个儿子都成亲了,小儿媳也生了,又是个男娃。

  别看在外总吹说儿媳肚子争气,可真带孩子的时候李翠花就说不出这种话来了。她从家里出去,问信使:“找萧寻家干啥?”

  信使说道:“这有给萧寻家的信。”

  李翠花有些狐疑,她道:“你先给我吧,他家人不在,等回来了给你送过去。”

  信使点点头,他还有别的信要送,有人帮忙送最好不过。

  李翠花接过信,并不厚,里头不像有别的东西,她问了句,“谁给萧家寄的?”

  信使道:“萧寻,寄的家信。”

  第四十五章 坏心

  萧寻?

  萧寻他不是死了吗, 李翠花亲眼看着孙氏和萧大石给他立了衣冠冢,还没葬到本家,是萧家村后山另选了一块坟地, 这都好几个月了, 难不成这信是死之前写的, 那咋拖到这个时候才寄回来。

  李翠花接着信的手直抖, 人死了还能写信,真吓人。多的话她没敢问, 而且她心里还隐隐有个猜测,信使急着送下一封, 确定李翠花会送信, 骑上马就走了。

  李翠花牵的孙子回屋,让小儿媳先看着。

  儿媳拉过孩子,好奇地问:“娘, 刚你和谁说话着?”

  李翠花含糊道:“没谁。”

  她把信拿回屋, 打开仔细看了看,里面有信纸一张,还有张五两的银票。李翠花把银票收起来,然后看了看信, 可她不认字, 连从上看从下看都分不清楚,看了半天也看不明白,她想等晚上了儿子回来再说。

  她心里怀疑, 萧寻送信回来,难不成没死?当初的确立了个衣冠冢,没看见萧寻尸体,可战死的都这样, 李翠花看着这信,也不知道该问谁。

  这要是萧寻真没死,一问不都知道了。

  李翠花打算等家里人回来再说,秋收之后,俩儿子就去县城找活干了。

  她生的儿子多,生了三个,那会儿她得意,还想着送儿子读书考状元,老大老二都笨,读了一年不到就不读了。小儿子争气,上了三年村里的私塾,可功课不好,也没读下去。

  但能认字,读个信是行的,就因为能认字,去县城干活都比别人赚得多,也更机灵,李翠花一直引以为傲。

  等儿子回来看看信里写的啥,再说送信的事儿。

  李翠花这会儿可没想着把信送出去,萧家早就搬走了,搬到哪儿去她又不知道,上哪儿送去。于杏花是知道,可是前些日子也搬走了,这两家防她跟防贼似的,还想让她跑腿送信。

  她们去县城过上好日子了,谁想着她。

  要是信里是啥不好的消息,李翠花就打听打听去告诉一声,若是别的,等着啥时候回村了,她心情好了,再说。

  至于偷看别人的信不好,李翠花可不管这个,信在她这儿,早知道当初别搬走呗,这怪得了谁。

  等晚上,李翠花俩儿子从外面回来,她把小儿子拽屋里,她把信拿出来,“你快瞅瞅,写了啥东西!”

  她儿子眯着眼在灯下看了半天,越看越觉得后背发凉,看了半响,他把目光从信纸上移开,“娘,萧寻不是死了吗,咋还能寄信呢?”

  李翠花忙问:“信上都说了啥?”

  她儿子咽了咽口水,看了李翠花两眼又看看信,“娘,就信?”

  李翠花道:“那还能有啥?快说写了啥。”

  “萧寻给家里报了平安,信是一个多月前写的,这不是萧寻化作冤魂厉鬼了吧,可也不能找上咱家呀,娘,快把这信丢了!”

  李翠花把信夺过来,差点儿把角拽掉了,她捋平信纸,压着声音骂道:“你是真傻假傻,萧寻肯定是没死啊,说啥冤魂厉鬼的吓唬人。”

  一个多月前,给他办丧事都是三个月前的事儿了。

  这话说完,李翠花咬了咬牙,萧寻没死啊,萧家可是好事成双了,搬家、儿媳有孕,再加上儿子没事儿,老天爷对萧家可真好。

  李翠花儿子也愣住了,母子二人对视一眼,那这信咋办?

  李翠花还没想好,要是孙秀英和萧大石因为萧寻死了郁郁寡欢命都丢了,结果闹了半天萧寻没事儿,她还能笑两声。

  白捡的儿子为他那么伤心,结果儿子还没死。

  要不然林秋然把孩子打了,等萧寻回来一看孩子没了,爹妈也快不行了,她还能看个笑话,可现在萧家搬到县城去了,还带着于杏花一块儿发达。

  都是邻居,咋不想想他们家呢。

  李翠花曾远远看过一回,萧家摊子生意不错,李家的就在旁边。她那回没上前去,可还听人说了萧家买了县城的宅子,竟然不是租的。连于杏花都跟着吃香喝辣,说是为了给儿子娶媳妇。

  这回萧寻也没死,一家团聚,回来之后家里富了,孩子也要生了,双喜临门。若是萧寻再立个功,咋能啥好事都落到萧家头上呢?

  李翠花不禁看了看自己,她儿子多,儿子的孩子也多,张嘴就要吃,这么多年了,她都没去县城住过。偶尔去县城买东西,也不是回回坐牛车。

  以前她还笑话孙氏嫁得不好,男人没用,还生不出孩子,结果呢,李翠花咽不下这口气。

  咋萧家命就这好呢,这信不能给送去。萧寻不知道啥时候回来,现在送信光让萧家高兴了。

  李翠花儿子还没来得及想太多,只嘀咕道:“这可是好,刚秋收,田税都交上去了,结果萧寻回来了,萧家白白捡钱。”

  当时收秋,村里有心善的还觉得萧家俩老的一个怀孕的忙不过来,帮李家一块儿给萧家收粮食。三亩地呢,咋这命好。

  李翠花家地多,可是人多嘴多,孩子都是吃大人饭的年纪,秋收累个半死,三成田税对家里来说实在太多了,就像一座大山。

  萧家该交上三百斤粮食,算下来有二两银子。这钱萧家白得了,还要做生意也是交税的,这些日子萧家摆摊也赚了不少钱吧,少交的税钱怎么算。

  虽然这税钱花不到他们身上,可别人占便宜,那不就相当于他们吃亏吗。他们还老老实实交税钱,虽然也会掺一些陈粮霉粮。

  李翠花儿子也姓萧,叫萧伟,他这会儿心里还有点乱。他觉得不公平,要是人真死了,为国捐躯免五年赋税也就免了,可人又没死。

  凭啥?

  李翠花整个人都愣住了,她看着手里的信,心里迟疑,若是把信送去萧家高兴,可若不送,萧家迟早会知道萧寻没死,而且赋税还免着。

  咋都是萧家占便宜呀!

  那小摊子该怎么交钱,还有当时收了多少粮食,该交多少田税,现在总共赚了多少钱,这些要怎么算?

  如果只把钱补上,李翠花觉得太便宜他们了。

  李翠花许久不去县城,并不知道萧家开了铺子,她道:“这信不能扔,我明天去县城看看。”

  原本李翠花想把信藏了,可是瞒着对萧家更好啊。

  绝对不能就这么算了,再说当初萧寻办丧事,各家各户还随了礼呢。别看一家才几文钱,那也是钱。现在可好,人好好的,他们的钱就不是钱,这钱也得退回来!

  李翠花满心满眼都是钱,她觉得萧家没准儿早就知道萧寻没死的消息了,结果藏着掖着,还免了田税赋税,这样的人,得抓起来才行!

  李翠花一晚上都没睡觉,翻来覆去想这事儿。

  这事儿她没让儿子跟家里其他人说,家里人多,若是传出去,萧家知道了指定高兴,说不准还知道补上税钱。

  次日一早,李翠花坐牛车去了县城,俩儿子出门早,去干活了,她先去了南街,萧家摊子不见了,只剩于杏花带着儿子卖酱饼。

  李翠花以为萧家生意做不下去了,可没等她高兴,就打听出萧家已经开铺子的消息。

  李翠花赶到萧家食肆,被这边的景象吓了一跳。

  这条街比南街宽阔,人还不少呢,左边一间二层茶楼,叫玉香茶楼,右边一间首饰铺子叫金如意。徐远珩选铺子的时候的确用心了,一个二层商铺位置好,另一个价钱便宜,位置也不错,总之都照顾到了。

  可李翠花不知道这些,只知道人多,她还远远看见萧大石一直往里面搬东西。

  萧大石跟以前可不像了,以前萧大石不爱说话,就是个老实的庄稼人,今儿见了大不一样,穿得好了,还告诉送东西的,东西都放到哪儿,跟个官儿似的。

  等到中午,客人进进出出,李翠花还见了几个生人。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224444.bar/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生子文 种田文 甜宠文 将月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