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连我爹都夸我比我两个哥哥强,说我要是个男孩儿就好了。
可如今可不一样了,朝廷开了女科,我为何不能去试一试?”
高流朱说话的时候,眼睛里布满了星辰,眉宇间都是自信和对未来的向往。
无疑,这样的女子是最得人欣赏的。
江暖表示,她真心喜欢这个姑娘。
程昱喝多了,回府的时候连路都走不稳。
还是高流朱扛起来,硬给他塞到马车里的。
老实说,时长空看到这一幕的时候,眉头挑得高高的,颇有些幸灾乐祸。
瑞雪兆丰年。
纷纷扬扬的大雪中,迎来了明光十七年的新年。
十七岁的江彦被姐姐姐夫接进了镇国公府一起过年。
他分外喜欢云麾这个小外甥,每次过来都会抱着不撒手,这时常惹得白泽吃醋。
冲着江彦直吼吼:“你抱一下差不多就得了,还没完没了了是吧?
小崽子又不是只有你一个舅舅,本大人也是舅舅。”
于是生气地扒拉奶娘的裤腿,非要让她把孩子抱走。
最后还是江暖看不下去,主动把儿子抱到自己怀里,才了结了这桩官司。
时长空问江彦:“过完年就是春闱了?你可有把握?”
江彦点了点头,十分谦虚:“不敢说必中,且尽力而为吧。”
又说起另外一件事情:“我前些日子收到申州一位旧友的来信。
说过了年就要上京赶考,届时会住借在我们府中。”、
江暖问他:“可是前两年我们路过申州时,认识的那位任平生。”
“对,就是他。”
江暖点了点头:“你也大了,这些事情自己做主就好,不用刻意同我们说。
而且,这任平生的品行确实不错,他到了以后,你挑方便的时候带他来我这里吃个饭。”
江彦笑着灿烂:“好,我便先替他谢谢姐姐了。”
第142章 半夜吃瓜
年初八,衙门开印的时候,太子东宫传来了好消息。
她大嫂太子妃钱氏怀上了第二胎。江暖带着儿子去看她的时候,钱氏正坐在轩窗边绣花。
“孕期绣这东西伤眼睛,何不让宫女们去做?”
钱氏笑得温婉:“我如今怀了身子,殿下不允我再操劳。我闲来无事就绣绣花打发下时间。”
说着她放下手里的东西,伸手轻柔地摸了摸云麾的小胖脸。
“我只愿肚子里这一个,能像你怀云麾的时候一样省心,让我少受些罪,那就好了。”
江暖抱着胖儿子凑近她:“那你可得多亲亲他,没准就真如你所愿了。”
钱氏乐不可支,真就在云麾的小脸蛋上连亲了好几下。
两个正说着话,外头通传说是晋王妃来了。
钱氏大笑:“快请进来,正好宸曦也在,咱们几个正好说说话。”
晋王妃也带着儿子延泽,小家伙如今才二岁。刚刚会走,特别的活泼好动。
正好,李靖诚下了学,陪着他一块儿玩儿耍。
小家伙今年七岁多,十分稳重,是个仁厚又有爱心的兄长。
他说:“可惜云麾弟弟还太小了,不然我就可以带着他一块玩儿了。”
他其实还想和白泽玩来着,可惜白泽太过高冷。
除了宸曦姑姑和云麾弟弟,它谁都不爱搭理。
江暖边和嫂子们聊天边看着孩子们玩闹。
如今太子东宫总共三个孩子,只有嫡长子李靖诚是大嫂钱氏所出,其他两个都是妾室所出。
为此她大嫂常常忧心自己膝下孩子太少,怕将来地位不保。
还是江暖时常安慰开导她。如今她终于怀上了第二胎,应该是能松口气了。
钱氏到底是这个时代的人,又是受传统思想教养长大的。
再加上她大哥的后宫里还有别的竞争者,她时刻心存危机也在情理之中。
只希望她生完这胎后,心情能开朗一些,至少再别活得那么累。
中午是在东宫吃的饭,饭后休息片刻,江暖和二嫂便告辞各自回家。
到家后,江暖侧躺在床上给儿子喂完奶,顺便闭上眼睛小憩一会儿。
时长空打外头回来了,没敢直接进屋,怕过了寒气给妻儿。
在隔壁的暖阁里坐了好一会,等身上的寒气散尽了才进来。
他给江暖带回来一个好消息:“南洋那边来信,带回来一船的橡胶,还有一船橡胶树苗。”
江暖听了惊喜不已:“那可真是太好了。
如果我们大景帝国想要发展工业,橡胶必不可少。
我上次就同父皇说了,若是橡胶树苗运回来就种在西南一带,那里的气候适合橡胶树生长。”
“放心吧,这件事情司农寺那边已经安排好了,你无需再操心。”
“那是最好不过。”
次日就是正月十五元宵节。
每年的这个时候,都会由官府出面,各个商家积极参与。
在朱雀大街和东坊市举行热闹的元宵灯会,今年也不例外。
下班的时候,江暖特地绕道章台宫问她爹:“爹爹,明儿元宵灯会,你要不要跟我一块去看看?”
明光帝心头一动:“出宫?”
“那当然了,难不成这宫里还有灯会可看?
我昨天问过我大哥了,大嫂刚有身孕,天冷路滑,她必定是不敢出宫的。
我大哥要陪她和孩子,也不会去。
你自己个孤家寡人的,在这宫里也没啥意思,倒不如跟跟我们一块儿去逛灯会。”
明光帝觉得他宝贝女儿的建议极好,稍微犹豫了一下后,就答应了。
次日上午江暖又跑去问他二哥李容洛,要不要一起去逛灯会。
李容若倒是答应的爽快,说是带着媳妇和孩子一块来。
并同江暖约好了,明天去镇国公府吃晚饭,吃完饭再一起去逛灯会。
次日镇国公府准备了丰盛的晚宴,江暖和时长空亲自去接了明光帝来家。
李容洛随后也带着正妃海氏和嫡子延泽过来了。
一同前来的还有江彦。
今年又是大考之年,江暖有意让弟弟在他老爹面前多露露脸。
尽管天气寒冷,可还是架不住人们逛灯会的热情。
个个裹得厚厚实实的,扶老携幼一起出门逛灯会。
时长空一手抱着裹成球一样的胖儿子,一手牵着江暖。江暖的右旁边是弟弟江彦。
他们前头第一梯队是皇帝和镇国公夫妻,第二梯队是李容洛一家,一行人浩浩荡荡的。
此时,天已经黑透了。
放眼望去,整条街上灯火通明,游人如织。
前来逛灯会的还有许多的大臣和贵族们。
好在大家都十分有眼色,见他们这一行过来,远远的便行了个礼,然后避开了去。
明光帝爱才,见到文人学子们围在摊位上猜灯谜对对子,便也凑近了去看。
看得兴起的时候,就指挥江彦:“江家的小子,你也去试试。”
江彦应了一声是,大大方方的去了,还真就所向披靡,屡战屡胜。
赢回来的花灯,他们这一行每人拿了一张,还有剩余的。
着实把明光帝乐坏了,觉得自己脸上有光:“好小子,我果然没看错你,是个有真才实学的。
还有两个月就是春闱了,你可要参加?”
江彦行了一礼:“回李老爷,学生已经报了名,准备下场一试。”
明光帝哈哈大笑着着拍了拍他的肩膀,鼓励他:“好,我看好你。”
今年逛灯会猜灯谜的,不仅仅只有文人士子们,还有许多年轻姑娘。
因为朝廷从今年起要开女科的缘故,女孩子们都从容的地走上街头。
大大方方的在各个摊子上猜谜对对,展示着自己的才华,迎来一片赞誉。
甚至还有跟男子们打擂台的。
江暖在这些女孩子中看到了吕青青。
这姑娘不仅在做吃食上面有一手,这文采也是丝毫不弱。
对于男学生们的挑衅,那是见招拆招,厉害的很。
明光帝看得稀奇,指着吕青青颇为欣赏:“这小姑娘倒是挺不错的。”
江暖笑着点了点头:“她叫吕青青,是大理寺卿吕喻吕大人的侄女。
最喜欢看那些案件卷宗,立志将来像她伯父一样当个为民请命的好官。
去年看女科的圣旨下达后,她便进了学堂读书,打算以后考科举。”
明光帝捋着胡子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吕家的人确实不错。”
这个灯会大家逛得十分愉快,还吃了不少特色的小吃,算是尽兴而归。
李容洛和江暖兄妹俩一起把明光帝送回宫里,这才分开,各自回家。
江暖和时长空刚到大门口。这还没进门呢,就被英国公府程昱的小厮给拦住了。
“时将军,借一步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