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宝箴以一口醇正的青鸾国官话说道:“柳先生,此行南下青鸾国,让我大开眼界,妙人太多,单说那位白云观道人,微末道行,就胆敢行合道之举,窃取天机,还真给他越过了那道元婴地仙都极难跨过的天堑。只是太过惹眼,是福是祸,估计得看云林姜氏的意思了。”
柳清风笑了,没有出声。
下马威?
真是年轻气盛,锋芒毕露。
李宝箴静待下文,见柳清风软绵绵不开腔,便也笑了起来。
崔瀺看了眼柳清风,微笑道:“柳清风,以后青鸾、庆山、云霄三国,大事,不用你们二人劳心,至于小事,你多教教李宝箴。”
柳清风点点头。
李宝箴神色自若,面带微笑,一揖到底,“有劳柳先生。”
————
那座陈平安曾经题字在墙壁上的河伯祠庙。
最近来了一伙出手阔绰的大香客,而且就住在祠庙里边。
两人一黄牛。
让庙祝香火钱收得战战兢兢。
眉心有痣的白衣翩翩少年,喜欢游览碑廊。
正是不知为何仍滞留青鸾国的崔东山。
这天晚上,圆月当空,崔东山跟河伯祠庙要了一只竹篮,去打了一篮子河水回来,滴水不漏,已经很神奇,更玄妙之处,在于竹篮里边河水倒映的圆月,随着篮中水一起摇摇晃晃,哪怕走入了廊道阴影中,水中月依旧光亮可爱。
崔东山走到一处廊道,坐在栏杆上,将竹篮放在一旁,抬头望月。
唯有竹篮水和水中月,与他作伴。
崔东山思绪飘远。
佛祖愁那众生苦,至圣先师担心儒家学问,到最后成为只是那些不饿肚子之人的学问。
道祖呢。
据说在观看那个一。
可能被困井底的王朱是一,杨家药铺那个老人也是一。
或者有可能在道法高到没边的道祖眼中,谁都是那个一?
崔东山揉了揉脸颊,从袖中咫尺物,取出两只普通枣木材质的卷轴,将两幅小画卷摊开,悬停在他身前。
一幅画卷。
有位衣衫老旧的老秀才,端坐在一条长凳中央,弱冠之龄的崔瀺,坐在一侧,少年左右和少年齐静春,坐在另外一侧。
一条长凳坐了四个人,略显拥挤。
有个脑袋闯入本该独属于师徒四人的画卷之中,歪着脑袋,笑容灿烂,还伸出两个手指。
另外一处,有个蹲着的壮硕身形,在角落,背对着所有人。
第二幅。
那个在第一幅画卷中探头探脑的家伙,光明正大站在画卷中央,摊开双臂,少年左右和齐静春双手抱住那个男人的胳膊,屈膝收腿,悬挂空中,两个少年咧嘴大笑。
年轻书生崔瀺,站在那人身后,笑得含蓄些,只是也笑得很真诚。
————
崔东山就想着什么时候,他,陈平安,那个黑炭小丫头,也留下这么一幅画卷?
第三百九十七章 异乡见老乡
接下来两天,陈平安带着裴钱和朱敛逛京城铺子,原本打算将石柔留在客栈那边看家护院,也省得她提心吊胆,不曾想石柔自己要求跟随。
热闹是真热闹,就因为这场声势浩大的佛道之辩,这座青鸾国首善之地,三教九流鱼龙混杂,求名的求名,求利的求利,当然还有陈平安这样纯粹来赏景的,顺带购买一些青鸾国的特产。
裴钱和朱敛约莫是灯下黑,都没有看出陈平安喜欢逛书肆有什么古怪,可是心如细发的石柔却看出些蛛丝马迹,陈平安逛那些大小书铺,版刻精良的新书,几乎从来不碰,诸子百家的典籍,也兴趣不大,反而对于稗官野史和各国县志类杂书,还有些只会被搁放在角落的生僻家谱,见一本翻一半,只不过翻完之后陈平安又不买。
惹了不少白眼。
好在有一有银子就喜欢大手大脚的朱敛帮衬,才没遭来铺子书坊的恶语相向。
裴钱大概是觉得在京城,陈平安先是买了十数刀青鸾国最著名的昂贵宣纸,再给卢白象买了那对青釉御用棋罐,又给她买了只手捻葫芦,开销很大,已经远超平时,哪怕瞧见了真心喜欢的顺眼物件,都只偷偷看几眼而已,何况当初姚近之赠送的多宝盒,真的已经满满当当,塞不下更多物件了,不然再跟师父讨要个崭新的多宝盒?裴钱一番思量之后,还是打消了念头,觉得虽说狮子园这次师父是挣了些谷雨钱,可自己也买了个手把件,下次再挣着钱,再跟师父开口。
到底是穷。
裴钱有些伤心,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才能积攒下一只只的多宝盒,全部装满,都是宝贝。老厨子说比多宝盒更好更大的,是那富贵门庭都有的多宝架,摆满了物件后,那才叫真正的琳琅满目,看得人眼珠子掉地上捡不起来。
这两天逛街,听到了一些跟陈平安他们勉强沾边的小道消息。
按照朱敛的说法,庆山国皇帝的口味,极其“鹤立鸡群”,令他拜服不已。这位在庆山国一言九鼎的君主,不喜欢婀娜多姿的苗条佳人,唯独癖好世间富态女子,庆山国宫中几位最得宠的妃子,有四人,都已经不能够用丰腴来形容,个个两百斤往上,被庆山国皇帝美其名曰媚猪、媚犬、媚罴和媚雀。
而四媚之首的媚猪袁掖,还有一个更出名的身份,是宝瓶洲东南十数国版图的四大武学宗师之一。
庆山国皇帝何夔如今下榻青鸾国京城驿馆,身边就有四媚随行。
前天何夔身穿便服,带着妃子中相对“身姿纤细”的媚雀,一同游览京城寺庙道观,结果烧香之时,跟一伙世族子弟起了冲突,媚雀出手凌厉,直接将人打了个半死,闹出很大的风波,掌管京城治安的衙门,青鸾国礼部都有高品官员露面,毕竟涉及到两国邦交,好不容易安抚下去,闹事者是京城大族子弟和几位南渡衣冠世交同龄人,得知庆山国皇帝何夔的身份后,也就消停了,但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当晚闹事者中,就有刚刚在青鸾国新宅邸落脚没多久的多人暴毙,死状凄惨,据说连衙门仵作都看得反胃。
很快就有言之凿凿的消息传遍京城上下,凶手的杀人手法,正是庆山国大宗师媚猪的惯用手段,拔除四肢,只留头颅在身躯上,点了哑穴,还会帮忙止血,挣扎而死。
青鸾国朝廷已经火速抽调各方人手,查探此事,更有一行由查案经验丰富的刑部官员、朝廷供奉仙师、江湖名宿组成的队伍,第一时间进入何夔所在驿馆。
可仍是挡不住群情激愤,无数士子书生围堵皇帝何夔下榻驿馆。如果不是京城衙役阻拦,以及大都督韦谅亲自派遣两百精锐甲士,虎视眈眈,没有任由局势糜烂下去,否则后果不堪设想,那些手无缚鸡之力的读书人,当然只能是被四媚之一的何夔爱妃,打杀当场。
媚猪袁掖放出话来,她跟同为四大宗师之一的大泽帮竺奉仙,来一场厮杀,若是她输了,这一大瓢脏水,庆山国便认,可如果她赢了,当初在驿馆外边瞎嚷嚷的青鸾国士子,就得一个个跪在驿馆外磕头道歉。
而传闻曾经驾驶一辆猩红马车、在数国江湖上掀起腥风血雨的老魔头竺奉仙,确实近期身在京城,借宿于某座道观。
然后在昨天,在三十年前恶名昭彰的竺奉仙重出江湖,竟是以青鸾国头一号英雄豪杰的身份,如约而至,步入驿馆,与媚猪袁掖来了一场生死战。
竺奉仙从乘坐马车离开道观起,到沿途就有无数青鸾国京城百姓和江湖中人,为此人摇旗呐喊。
只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原本被寄予厚望的竺奉仙,竟是力战不敌那头媚猪,最后身受重伤,输给了四大宗师中排第二的袁掖。被浑身浴血却并无大碍的袁掖,随手拽住竺奉仙的脖子,大摇大摆走到驿馆大门口,环顾四周已经哑然的众人,将已经瘫软昏厥过去的竺奉仙丢到大街上,撂下一句,明天别忘了磕头。
竺奉仙被大泽帮弟子含泪放入车厢,离开驿馆返回那座道观救治。
驿馆外,门可罗雀。道观外,骂声不绝。
在书肆凑巧听过了这桩风波的过程,陈平安继续找书。
裴钱没心没肺,只觉得那个竺奉仙真是惨,本事不高,还喜欢出风头,就不知道躲在道观里边不出去?这不给那两百多斤的媚猪打得生死不知,况且一世英名也没了,按照那本演义小说所描述的江湖风貌、武林纷争,混江湖的人,没了名声,可不就等于没了命?裴钱唯一的惋惜,就是当初登山金桂观,他们还住过竺奉仙为他孙女在半山腰搭建的那座豪门宅邸,是个有钱又阔绰的主,她挺中意的,可惜现在看来,就算竺老头命硬,在道观那边没死,但是下次双方碰面,她估计也甭想跟那老头儿蹭吃蹭喝喽。
那次两拨人偶遇,先是一起避雨,然后一起登山,最后老人的孙女竺梓阳,与云霄国胭脂斋少女刘清城,一同成为金桂观老神仙张果的嫡传弟子。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224444.bar/wuxia/17_b/bjYfD.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烽火戏诸侯 仙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