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剑来_烽火戏诸侯【完结】(2674)

  小陌没有任何藏掖,直截了当说道:“其中三把飞剑,主攻伐,还有一把辅助修行,只是如今就显得十分鸡肋了。四把飞剑,一直都没个名称,以后可能还是需要公子代劳了。前三者,其中一把,小陌最为钟情,因为可以牵引一颗天外星辰,坠落大地。若是与人问剑,需要真正拼命,成败在此一举。另外两把,就很平庸了,一把可以模仿他人飞剑的本命神通,可惜此举撑不了太久,还会跌个品秩,杀力降低不少,聊胜于无吧,还有一把飞剑,可以临时打造一座牢狱,拘押道人魂魄,依旧属于剑走偏锋,非剑术正途,所以我早年与人问剑,都不太喜欢祭出这几把飞剑,花俏,不实用。”

  “最后一把飞剑,前期极其裨益修行,曾经让我登高颇为迅猛,当然了,比起公子的势如破竹,不值一提。此剑可以不用任何炼气,就能够让我大肆汲取天地间的灵气,直到方圆千里之内,成为一处如今练气士所谓的‘无法之地’,我就可以收起飞剑,转去别地修行了。早年等我跻身地仙……如今的仙人境之后,这把飞剑就意义不大了,所以才有鸡肋一说。”

  “以后跟在公子身边,若是遇见有眼缘的剑仙胚子,小陌也会收几个嫡传弟子,对他们悉心传授剑术,直到哪天找到了合适人选,可以当我的关门弟子,只要对方道心足够坚韧,我就剥离出这把本命飞剑,送给这位得意弟子。”

  陈平安面带微笑,“小陌啊,别光说啊,多喝酒。”

  小陌有几分憧憬神色,问道:“公子,在咱们落魄山中,如今可有合适人选?要是山上刚好有这样的剑仙胚子,我就不用那么麻烦,直接找个关门弟子算了。”

  不是什么开玩笑的话。

  陈平安喝了口酒,摆手婉拒道:“没你这么儿戏的,慢慢来。”

  见那仙尉有些神色恍惚,陈平安问道:“怎么了?”

  仙尉拍了拍肚子,委屈道:“酒水解馋喝不饱啊,饿。”

  他先前哪里想到这个酒肆,只卖酒水不卖吃的。而且酒肆掌柜也只是个汉子,与书上出入极大,什么沽酒妇人,珠圆玉润,呼之欲出。

  陈平安笑道:“等下到了京城,让小陌帮你买份早点。”

  仙尉听得直皱眉头,道:“还有十几里路呢。曹仙师,就我这脚力,慢悠悠走回去,不得耽误你忙正事?”

  陈平安一笑置之,转头望向酒肆外边,人来人往,过客匆匆。

  下酒之物。

  月光,美色,荤话。

  故乡,思念,梦想。

  陈平安等仙尉慢悠悠喝完酒,三人一起离开酒肆,仙尉磨磨蹭蹭,一想到还有那么远的路要走,就恹恹的,没什么精神,所幸曹仙师还算善解人意,拐出官道,在那芦花浅水边,让小陌抓住仙尉肩头,陈平安自己则施展水云身,一同返回京城。

  三人来到一处门脸儿半点不彰显身份的小道观。

  仙尉一边啃着小陌帮忙买来的烧饼,两张卷在一起,梅干菜肉馅的,好吃,还管饱。

  陈平安双手笼袖,站在这座京师道正衙署的外边街道上,好像不着急入门拜访。

  小陌见自家公子没挪步,就稍稍上前几步,弯腰低头看那块立在台阶旁的石碑,立碑人,是如今大骊王朝崇虚局的道门领袖,按照碑文记录,一长串的头衔,三洞弟子领京师大道士正崇虚馆主歙郡吴灵靖。

  之前跟宁姚路过此地,陈平安还纳闷这个吴灵靖是谁,怎么就能够领“大道士正”衔,管着大骊朝廷数十位道正,等于是直接与神诰宗划清界线了。后来在京城钦天监那边翻阅档案,才知道原来是当初青鸾国白云观的那个中年道人,按照如今大骊官场的说法,此人之所以能够一步登天,住持崇虚局事务,是陪都礼部柳老尚书的鼎力举荐,同乡之谊嘛,鸡犬升天,合乎情理。

  不单单是崇虚局,其实连同大骊译经局的那位白衣僧人,获得三藏法师头衔的佛门龙象,一样出自青鸾国,来自白水寺。

  仙尉含糊不清道:“曹仙师,来这边做什么?”

  陈平安说道:“闲逛。”

  仙尉又问道:“那咱们怎么不进去?”

  陈平安无奈道:“不得先等你吃完?”

  仙尉哦了一声,根本就不知道匾额所谓的“京师道正衙署”,是个什么来头,只觉得这么个半点不气派的小道观,小门小户的,都吓唬不了自己这个假冒的道士。

  仙尉吃完,拍拍手,“走,瞧瞧去。”

  小观的门房,是个小道童,陈平安自称是道录葛岭的朋友,前来道观讨杯茶喝。

  一听说是葛道录的好友,小道童便放行了,不然自家道观并不接待寻常外人。

  京师道正很快亲自相迎,是一位金丹境的老修士,手捧拂尘,打了个稽首,神色恭敬道:“见过陈山主。”

  陈平安作揖还礼,笑道:“叨扰了。”

  老道正笑道:“哪里哪里,陈山主大驾光临,是道录院的荣幸。”

  领着三人在一间屋内落座,老道人让衙署道士给三位贵客端来茶水。

  老道正轻声问道:“听闻陈山主在剑气长城修行多年,期间可曾与那位坐镇天幕的白玉京圣人,有过论道,切磋学问?”

  是说那白玉京五楼十二城中的神霄城城主。

  陈平安摇摇头,“只是遥遥打过照面,与那位老神仙并无交集。”

  其实是一件遗憾事。

  以后游历青冥天下,肯定会去神霄城做客的,当然只是字面意思的登门拜访。

  至于紫气楼之流,另当别论。

  老道正点点头,等到这位陈剑仙喝过茶水,询问自己能否在道观里边四处走动,老人笑着说这有什么不可以的,陈山主随便走,随便看。

  陈平安带着小陌和仙尉走出屋子,老道士站在门口片刻,之后就忙自己的事务去了。

  陈平安来到一棵古柏树下。

  仙尉好奇问道:“小陌,京师道正是个什么官?”

  小陌说道:“管着大骊京城所有道士的道士。”

  “好大官!”

  仙尉吓了一大跳,心思急转,试探性问道:“小陌,能不能让曹沫帮我求份道士度牒。”

  小陌摇头道:“你自己去与公子说此事。”

  蓦然清磬几声。

  陈平安回过神,收起思绪,说道:“走了。”

  离开道观之前,陈平安找到那位京师道正,结果发现除了葛岭之外,京城词讼、青词、掌印在内的诸司道录,都在道正大人这边的署房待着,好像就在等陈剑仙的露面,陈平安也只当不知这些道录的看热闹心思,笑着告辞离去。

  之后带着小陌和仙尉来到崇虚局,因为是译场所在,又是大骊敕建的新建衙署,故而相较于那座岁悠久的道观,就要显得更有威严了,所以仙尉就一路走得战战兢兢,大气都不敢喘。小陌打趣一句,需不需要我帮你与公子说一声?仙尉听出言外之意,嘿嘿笑着回了一句,小陌,你家是不是有片竹林啊?小陌有些茫然,一时间不知如何作答。

  陈平安最后脱了布鞋,坐在一片禅房外的木板廊道中,小陌拉着仙尉坐在台阶上。

  陈平安双手叠放在腹部,开始闭目养神。

  安心法。头陀法。持戒苦行。

  家乡有句老话,石崖上耕田。

  是用来形容某个穷人的困顿和勤劳,到了一种夸张的地步。

  不知为何,陈平安第一次在书上接触那桩佛门公案,看到磨砖成镜四字,就会没来由想起这句家乡谚语。

  一个人,既然有各自的安心之乡,当然也各有各的揪心之地,让人徘徊不去鬼打墙。

  师兄崔瀺,可能是家中那座被搬走梯子的阁楼,只能透过小小的窗口,群星朗朗,风雨交加,银河璀璨,大雪纷飞,孤月独明。

  也可能是离开家乡后,在异乡一处学塾窗外边,看着一个穷苦困顿的教书先生,为孩子们传授圣贤学问之时的眉眼飞扬。

  阿良,可能是那个荒郊野岭的乱葬岗。

  魏檗,可能是千年之前,那个入水打捞金身碎片的女子。

  嫁衣女鬼,兴许是夜幕中那条山路上,一个大声朗诵圣贤书籍来壮胆的读书人。

  一直徘徊不去。

  谁越是想要个黑白分明,越想要分出个对错是非,谁就越痛苦。

  不知不觉,暮鼓声响起,陈平安依旧闭目,说道:“小陌,你和仙尉可以先回宅子那边。”

  小陌轻声说道:“没事,我们等着公子就是了。”

  至于那个仙尉,先前在译经局这边吃过了斋饭,天大地大,吃饭最大,面子什么的都靠边。虽然一直在这边坐着,让仙尉觉得确实有点百无聊赖,只是相较于那些年一路北游的困顿不堪,其实算好得了,就当是在这边忆苦思甜。

  之后等到陈平安睁开眼,抬头望去,已经是月至天心处。

  明月高楼,形单影只,月光如水水如天,揽之不盈手。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224444.bar/wuxia/17_b/bjYfD.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烽火戏诸侯 仙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