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况且,他们是我的朋友。”
“贫道中州的事情不是为了奖励,恳请元君能宽宏,明了此中缘由。”
少年道人回答,不卑不亢。
女子看着他,道:“叫娘娘。”
少年道人张了张口,老老实实道:“请娘娘宽宏。”
“名字呢?”
少年道人道:“晚辈请元营元君娘娘宽宏。”
端雅女子笑道:“我是说,你的名字。”
少年不知其缘由,只是道:“……贫道齐无惑……”
“不必如此生分。”
“那,齐无惑请求……”
“为何如此正式呢?”
于是一阵交谈之后,少年道人终究还是有些少年人的局促了,面色微红,拱手道:
“无惑恳求娘娘了……”
又在女子似有一缕戏谑微笑的注视下,面色泛红,补充道:
“求求您了。”
“嗯,如此可也。”
女子微笑,眼底隐隐玩笑,而后手指微微抬起,手指白皙柔和,清晰看到指纹,仿佛大地山川,也不见如何动作,少年道人体内的山神符印就已经被她带走,上面写着鹤连山神齐无惑的字样,而后微笑道:“那么,如你所愿。”
“今日之后,你不再是‘鹤连山’,的山神了。”
少年道人道谢。
未曾注意到鹤连山,和后面山神两个的语气却有不同。
那位女子微笑抬手,道:“不过,你毕竟是为中州之事奔走,吾虽有职责在身,也有约定,不可参与苍生之事,但是却是地官之首,而汝所作所为也是救助地祇,也因此坏了根基,如此不能不帮你。”
她抬起手微微一点。
少年道人体内一层白茫茫之气升腾流转。
“元始祖炁?”
“嗯,是元始天尊的路数,元始祖炁的核心不过是四个字。”
“一炁万法。”
“是一炁化万法,是万法归于一炁,修道即是神通,神通即是修我,唯独一炁,横压天下,是能够解决你现在的问题,但是,却不够。”这位端雅的“元营元君”随口道出了天蓬境界的领悟,而后摇了摇头,看着眼前的少年道人,道:
“元始祖炁始于元始大天尊,入门极难,上限极高。”
“但是那是元始的道路,三清自有法门,也有各自的选择。”
“元始天尊道路坚定,前方遥远,弟子行走玉清自己的道路,最终也终归于祖炁,是强大,上限高,却也有其上限,为大天尊写下的祖炁,灵宝天尊随性,入门简单,若是弟子努力修持,则可有大修为,若是弟子自己没有刻苦修持之心,则下限也极低。”
“太上无为,只是指出方向,行走时候可走出自己的风格,最不可测度。”
“无惑修道求什么?”
女子的声音温和,似乎只是闲聊,少年道人想了想,回答道:“修道是在求我。”
女子微笑询问:“无惑修道,你的修道,就是修玉清吗?”
“无惑修道,你的道,就是修太上吗?”
“无惑修道,你的道,就是修上清吗?”
三次的询问,少年道人自然而然被牵引向内叩问自身,少年道人怔住,还是在年少的时候,就被眼前女子温和的询问直接拉高了自己的思考,她将一个问题摆放在少年面前,修道是在修什么,修我,还是修三清道祖。
这女子又问道:
“你说求我,那么,无惑你是玉清吗?你修他的道,能求到了你自己吗?”
“你是太上否?”
“你是上清否?”
“若你不是他们,就只笃定修行他们的道,可以吗?你修行的是道,还是在修行三清的法,你是在求我呢?还是在让自我无意识地靠拢三清的道路和选择?修道是在让你越发明白自己,还是说让你更加像是道祖的性格呢?”
女子噙着微笑,眸子却苍茫温和,承载万物,似在叩问:
“道祖之道,是你的道吗?”
“追求三清道祖的道路,渐行渐远。”
“可还记得,何为【我】?”
少年道人心中震动,看到了眼前女子眸子温和,仍旧那样安静注视着自己,用最温和宁静的语气,说出了最冲击道心的话语,让少年道人的心境升腾变化,女子气质如玉石温润,但是却也似乎有金玉之声,威严苍茫,道:
“按我看来,前人的道都是死路,因为最前面永远都有背影。”
“你还走的不够高,是该要多看的,可也要有自己的选择,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如是而已,你该学的是道祖之行,是求道之心甚坚,是上下求索,是唯【我】独尊,而非是学他们的法,学他们的神通啊。”
“见他们的法,去和他们并行而求道,是道祖弟子也。”
“学他们的法,将他们当做神供奉心头,只三清门人耳。”
“是学他们。”
“非像他们。”
女子的声音温和,却振聋发聩。
复又含笑从容道:“先天一炁的时候,只是看元始祖炁,还是不够,【天地初分,玄元化始】,便有天,地,炁之分,汝今得炁,我今与你机缘,让你观【地】。”
“无有法门,不立文字,能够得到几分,看你自己。”
“当年太乙救苦得了一缕,可证十方分身。”
“且看看你的道行。”
少年道人心中震动。
看到那位女子面貌看不真切,自称为元营元君,但是少年道人却是福至心灵,刹那之间明白眼前之人的真实身份,而后在好奇这所谓的机缘要如何出现的时候,看到那位娘娘沉吟片刻,而后似笑非笑,没有了先前的庄重遥古,而是两根手指伸出,白皙修长。
遥遥指着少年道人额头。
带笑唤道:
“过来。”
少年道人:“……”
“嗯???”
那手指屈指,叩在自己的额头。
“疼!”
第24章 易山更名,大地之炁
刹那之间,少年道人只觉得额头一痛,而后身子就轻飘飘地飞腾起来。
身子一下破开了这九重地脉之土,刹那之间升腾,少年道人感觉到了大地的厚重,于是一瞬间像是变成了一块石头,小小的石头被吹动,翻滚,大地承载着万物,却并非是永恒寂静不变的,而是自始至终积蓄力量。
唯变不变。
这不变之下是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的巨变。
于是少年明悟,难道说,自始至终,所有人对于大地地脉的领悟都是错的。
厚德载物只是大地的一面而已。
在这厚德载物之下,是丝毫不比起雷火逊色,甚至于更为强横的霸道力量!
是所谓,龙蛇起陆!
一念起,所处的环境就再度地发生了变化,那一股压抑着的大地之力猛烈的爆发出来,于是视线猛地被拔高,大地开裂,万物都在下方。
沧海桑田,万物变化。
那一块小小的石头因为地脉的变化而化作了隆起的山,这只是一座山,高山生于大地,寂静地俯瞰着下面,似乎茫茫然沉睡,看到了万物生长,冬日落雪满山,春天的时候万事生长,夏天绿树成荫,秋日则是金红之色。
四时轮转,而吾不变。
以风为衣带,以云为袖袍,看世事变化,知四季苍生。
这是大地,承载万物。
山越高,越来越高,似乎能够直接支撑着天穹,压着地面,而后在苍生之中,有一个个高渺的,走的更远的,自号为神,他们走到了这最高的山上,并且最初的时代里面,创造出了【仙】这个文字,是人在山上。
此是大地否?
忽而又是有雷霆般的变化,轰鸣声音震颤巨大,这一座山崩塌了,朝着一侧轰隆隆地倒下去,石头迸裂,万物死寂,山崩地裂,是为大地之怒,于是大地之上出现了沟壑,轰隆隆的巨响比起雷霆更为强横,而后大地出现裂隙。
无量量深,不可测。
大地之变,让天穹激荡着云气,落下雨水,慢慢的,又不知道多少年漫长的岁月,于是这裂隙之中充斥着水,化作了河流,于是有河流,山川,而当年的那一座巨大的山,坍塌之后被风化,少年道人的意识在风化之时,变成了一颗巨大的石头。
这石头被人们带走了,带到了城市里面,化作了城池的一块砖石承载万物。
众生在这大地上来来回回,去过着他们的人生,年少时候第一步走在这一块石头上,死去的时候,也是最后倒在了大地上,人之生长也,在于能靠着自己的力量,踩在大地上,兜兜转转往前走,人之将去也,终究不能再走动。
而人间的争斗绵延,战火纷乱无休止,这一块石头被打碎了,城池被废弃,沧海桑田,不知道多少的岁月变化,这一枚石头都被风化成灰尘,而后被风刮起来,那些许微尘飞腾而起来,视线猛然开阔起来,掠过了无尽的山川,只觉得无边的壮阔。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224444.bar/wuxia/12_b/bjZyy.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仙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