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志怪书_金色茉莉花【完结】(444)

  “不必担忧。”

  林觉知道几位师兄的天赋都很好,如今有了大阴阳法,不说全都能成真得道,但成真得道的可能也变得很大,加上几位师兄各有本领,本领不见得都在“济世救人”上,就算是在“济世救人”上,也不见得都是靠的武力,因此只请他们安心悟道。

  两个小道童还没反应过来,还不知浮丘观离了八师叔会发生什么,就见树上白鹭已经飞下,八师叔和狐狸乘上白鹭,已然飞天而起。

  清晨的黟山美到极致,奇峰怪石之间,林隐雾中,雾沉山林。

  太阳稍稍升高一点,日光就从朝霞红变成了淡金色,秋日的徽州大地常有彩林,色彩斑斓,黄红不一,加上林中的晨雾,都因盛满此时的阳光而变成了梦幻的金色,好似仙境一样的风景。

  “啊~”

  一声鹭鸣,白鹭扇动翅膀,脚下抓着布袋,掠过树梢,便惹得树枝轻微摇晃,飞过湖面,身姿与朝阳一同映在水中,随着晨光同往西去。

  林觉坐在白鹭背上,神情宁静,用从未见过的角度欣赏着这片土地。

  偶有清晨出门的农人,听见声音,抬头虚着眼睛看来,很快又低下头,继续走向田地。

  偶有山妖抬头,便与道人目光交触。

  此去一行,便是两千里。

  白鹭停在湖边,低头饮水。

  湖中映着青山白云,也映着盘坐的道人身影,道人看着白鹭,明显可从白鹭身上看到一些疲惫。

  其实白鹭吃了那么多药渣,甚至灵株灵药,早已比寻常白鹭强壮很多,光是载着林觉和扶摇,是不会疲累的,主要是提了一个布袋。

  这个布袋虽有神异,装满东西之后,重量也很轻,不过对于白鹭的体型而言,还是有些太为难它了。

  “这里应该已经是秦州了吧?”

  林觉自言自语,忽然听见身后路上有人声。

  “赵兄打算问什么?”

  “唉,我这把年纪,妻儿都有了,就差在考场得朱衣人点头了,自然是问功名前程。”

  “我也愿得朱衣人点头啊。”

  “但愿那位娘娘能得解答……”

  林觉坐着不动,却将声音尽收耳中。

  狐狸本来凑近小湖舔水,也扭过头,且不断转动着头,视线随着那两人的脚步而移动。

  待得两人走远,它才继续低头,在湖中小口舔水,林觉也才开口,自言自语:

  “原来到青岩县了啊。”

  稍作思索,倒觉得是有缘,也是个好机会。

  此前林觉在问燕卵香时,就想过来找这位“瑶华娘娘”请教,只是当时问了反驳前辈。当时也不便跑这么远。

  不过也无妨——

  当时林觉就想,若不问“瑶华娘娘”燕卵香,便问“瑶华娘娘”地灵丹。

  本来回黟山的路上,寻找几位师兄时,他就想来找这位“瑶华娘娘”问一问的,只是并没那么顺路,和师兄聊得太欢,也给忘记了。

  这时候倒正是有缘。

  加上两军交战,情报先行,自己既然走到了这里,也该提前问问京城的事情。

  不说完全信奉,做个参考也好。

  “便请白鹭道友在此多歇息片刻,我们去寻一位‘娘娘’问几句话,很快就会回来。”

  “啊~”

  白鹭抬头回应。

  边上狐狸斜眼看着他们,眼露疑惑,只是低头多喝了一口水,就见道人将小包放在了它的背上。

  “我走得不快,白鹭道友也累着了,只好请你带我过去了。”

  “小包!狐狸背!”

  “嗯……”

  “等下也狐狸背!”

  “好!”

  林觉迅速变小,跳到狐狸背上。

  白鹭站在湖边,侧头看着,见狐狸最后喝了一口水,站直甩了甩脑袋,纵身一步,便跳出十几丈远,在湖面上轻巧一点,点出几圈涟漪,便似没有重量似的继续往前,两步就过了湖面,又跨过对岸的树梢,不见了身影。

  唯有湖面上涟漪仍然不断。

  还是那座高大的青绿色岩山,一面陡峭石壁,将近垂直。

  石壁下方是乱石堆,中间长满栾树,结着或黄或红或粉的果实,如花似叶,在前方碎石堆里落了一层,这片斑斓之中又有一个幽深山洞。

  林觉到了洞前,打开小包布袋,仍从里面取出纸笔,又拿祭品。

  仍然和此前一样,祭品还没有拿出来,洞中就起了一道清风。

  风中栾树哗哗颤抖,有灯笼似的果实掉落下来,在地上滚动,四周草叶也被吹得翻滚,而地上的宣纸更是随风而起,被卷进了洞中。

  “被风偷走了!”

  狐狸站在边上,望着洞中。

  过了十几息,洞中又有清风出来,将先前的纸笔又卷了出来。

  “又送回来了!”

  狐狸依然仰头,盯着空中。

  “哗……”

  宣纸落下,刚好落在林觉面前。

  林觉倒想知道,这位“瑶华娘娘”是不是真的什么都知道,连自己来此想问什么也知道,于是低头认真看去。

  纸上分了上下两篇,写了两小段话。

  上面字迹古朴,写了一句:

  “东王母,地灵丹。”

  林觉只是一看,就屏住了呼吸。

  这位真知道自己想问什么。

  除非这世上真有完全不靠推测的未卜先知,否则这位定与瑶华娘娘关系密切,至少知道自己手中有瑶华娘娘赠的金丹配方。

  饶是如此,也很了不得了。

  这种本领,不去当乩仙可惜了。

  再看纸的下半页,也是很短一句:

  “心意分福祸,抉择定安危。”

  林觉看着这一行字,细细品悟,倒是想起了上一回,自己来问三师兄的事情。

  那次这位的回答也很隐晦模糊,不过倒是告知了他,三师兄并没有事情,甚至可能因此有些巧妙之事,巧不巧妙现在还不知道,不过齐云山道友倒是向林觉证实了,三师兄并无危险。

  此时这句……

  很显然,这位虽有惊人本领,但还是有着与乩仙差不多的习惯,凡事都不愿讲透。

  林觉能看出的只有一点——

  此行可能会有危险。

  而这位在提醒自己,选择很重要。

  “多谢前辈。”

  林觉并未多说什么,也不对它们过于看重,只做个参考。

  正好,身后已有脚步声。

  是刚才说话的那两个读书人。

  “晚辈告辞。”

  林觉行了一礼,收好行囊,背在背上,叫上狐狸,转身便走进了秋意浓重的小路。

  两个读书人看着他,都觉疑惑。

  好似在半路上就见过他。

  第355章 豹王与东王母

  读书人觉得奇怪,但也朝他拱手行礼。

  林觉同样点了点头,回了一礼。

  双方就此交错而过。

  也不知这两人能否得“瑶华娘娘”回应点头,不过“瑶华娘娘”点头和朱衣人点头,可是全然不同的。

  朱衣人是游荡在考场之上、喜好诗词文章的神灵精怪,他点头时,已经看过考生的答卷,考生也已经写完答卷。可若“瑶华娘娘”点头,或是别的推演卜算之人给出结果,都可能提前对答卷的考生造成影响,或让考生沮丧颓废,或让考生信心十足,或让考生松懈倦怠,都有可能。

  中间变故实在太多。

  因此能否考中,还是看自己。

  就如林觉也是一样——

  若是这位“瑶华娘娘”告知自己,此番并无危险,但也不可因此放松大意,若是放松大意,可能危险反倒就找上门来。若是“瑶华娘娘”告知自己此番十分危险,也不可因此就过于提心吊胆,导致自己束手束脚,反倒发挥不出最好的状态。

  须得酌情采纳,适度思考。

  所以这样模糊的提醒,兴许反倒更好,兴许这也是这位“瑶华娘娘”的考量。

  林觉回到湖边,白鹭道友仍在等待。

  狐狸践行了自己的话,没有变小,让白鹭道友继续驮她,反倒稍微变大了一点点,好背着这个小包,背着包踏风而行。

  林觉独自坐着白鹭飞往京城。

  那座巨大而繁华的城市出现在下方,每一条街巷,街巷上的楼店百姓都清晰可见,热闹非凡,和清净无人又风景绝美的黟山比起来,就像是同一片天地中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这时才感觉,前面山上半年,就好像一场梦一样。

  林觉摇了摇头,抛掉心中杂念。

  眼光一瞥,看见了城外的道观,在这下午时候,并无丝毫青烟升起。

  白鹭一转,便飞向了真鉴宫。

  片刻之后——

  真鉴宫中一名小道士正在扫地,扫帚和地面摩擦出清亮的沙沙声,令人心静,忽然一个抬头,却见青天之上正有一只白鹭缓缓飞来。

  白鹭反扇翅膀,轻巧落在院墙之上,背上有人影跳下,落地便化作一名道人。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224444.bar/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轻松  仙侠文  金色茉莉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