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志怪书_金色茉莉花【完结】(167)

  “多谢多谢。”青玄道长站在前面,保持着行礼的姿势,等着浮丘峰的道友们把吃的给自己送上来,自己再推辞两下,同时说道,“这次一是为了感谢黟山的道友们下山除妖、保护生灵免受涂炭,二是神君剿妖已经结束,尘埃落定,我等乃是来向道友们禀告结果的。”

  “不必多谢。”大师兄老实巴交。

  “坐下说吧。”二师兄也很好客。

  “吃着说吧。”三师兄最是热情。

  青玄道长不好拒绝,先是接过第一碗,递给江凝道长,接过第二碗,又递给身后师弟,第三碗才端在自己手上。

  低头一尝,顿觉惊艳。

  今年春日的时候,这些浮丘观的道友们吃的饭食小吃就让他记忆深刻,此时终于又尝到了。

  这碗冷饮小吃和半年前的斑鸠豆腐有些类似,不过差别也不小。除了本身质地的差异,最大的不同之处便是这次似是观中早已有了准备,碗里的果干小料比起上回要丰富了许多,各种滋味香味混杂在一起,酸酸甜甜,吃着也更舒服了。

  “这叫什么?”青玄道长问道。

  “自制的冰粉。”林觉答道。

  “我煮的梨膏!”小师妹也说。

  “还得是浮丘观的道友们有闲情雅致啊。”青玄道长摇头感叹道,“这几日我们都快忙死了,还好争取到了来黟山禀告诸位道友的机会,也算在忙碌之中偷的半点闲。”

  “休息休息也好。”

  林觉大概知晓他们在忙什么。

  此时此地虽然安定下来,妖王及其势力大多被荡除,剩余一些边缘妖怪或小妖小怪要么逃去,要么便被天兵所杀,然而却也才经了一场浩劫,百姓死伤不知多少,活人人心需要安定,死人魂魄也需安抚。

  符箓派的道人,甭管什么齐云山鸣啁山,亦或是什么不知名的小山小庙,都是要下山做法事的。这也是他们的本职之一。

  不过过了这么些天,应该也忙得差不多了。

  “那神君除妖怎么样呢?”

  “哦!”

  青玄道长这才正色,对他们说道:

  “想来道友们也听说了——

  “三位神君虽以雷霆之势下界除妖,将那妖王打得毫无还手之力,奈何、奈何那妖王竟然早有准备,十分顽强。

  “那妖王事先在此地四个角落存了许多独特死气,若它修行顺利,乱世一至,这些死气就将被它释放出来,催化妖邪,为它妖国增添兵将。此时则是被它提前释放了出来,用这般诡计,逼迫神君们在四地百姓以及它的性命之间做出选择。”

  浮丘峰的道人自是早有了解猜测的,只是被青玄道长证实后,仍觉震惊。

  太平得太久了,比很多人一生都长,这种事情,哪怕是有道行会法术的道人听来,也感觉像是从神话故事里听到的一样。

  “神君愤怒却也无奈,百姓性命毕竟不得不顾,只得拼上全力,神通法宝尽出,剿杀妖王。虽说将那妖王打得几乎神魂俱灭、道行崩碎,不过终究被它寻得一线生机,逃遁出去了。”

  青玄道长也是颇有些无奈的说:

  “不知它去了哪,不知它能否活下来,不过无论如何,短时间内它是定不可能再起风浪了,就算下次再起风浪,怕也不在我们这里了。”

  师兄们听了,也是可惜。

  林觉则在旁边思索着。

  看来和山脚那位“反驳前辈”所说的差不多。

  不过若青玄道长所说是真的,那尸虎王就算能活,没了食银鬼,他想恢复道行也没那么容易吧?

  林觉毕竟未曾“得真得道”过,也不是妖,不知妖王有什么本领,倒也无法肯定。

  青玄道长继续讲说细节。

  他没说食银鬼,应是没有找到,神灵与道人也不好意思说,浮丘观也没人问。

  听来此地似乎暂时安定了下来。

  只是林觉却不禁看向师父,又看向旁边古松下摆的没收回的饭桌,想起那日扶乩。

  半是人间半是丹啊。

  “此次我等再次来访,除了禀告此事,也还有道别的意思。”青玄道长说道,却是先看向三师兄、林觉和小师妹,随后才看向云鹤道人。

  “道别?”三师兄问道。

  “是啊,道别。”青玄道长点头,十分郑重的道,“如今天下有乱,神君托梦降旨,说有信奉帝君的善信在京城筹建了道观,即将落成,我等明年开春就将动身前往京城,在这间新修的道观之中住修。”

  师兄弟们一听,都是面面相觑。

  虽然不是符箓派的道人,但是也是有道行会法术的道人,自然知晓其中意思。

  京城向来是主奉天翁的。

  倒是有些紫虚帝君与青华帝君的道观庙宇,但也是因为这二位与天翁关系密切——哪怕是在浮丘观的天翁殿中,这二位也是站在天翁左右的,至于玉鉴帝君与妙明帝君,一个在南方,一个在西方,香火地并不在京城。倒是近些年来徽州一地商贸繁荣,徽商常常去京城跑商,不乏赚了钱便在京城置办宅邸或是暂时住下的,若有信奉玉鉴帝君的,也许会带上玉鉴帝君的神像神牌,摆在家里供奉。

  齐云山的道人在京城修观,而且派遣亲传前去住修,这是什么意思?

  林觉本来心里也是有些思索的,思索着这等神灵争夺香火道场的天下大事,却又听得青玄道长郑重说:

  “因为与贵观几位弟子有不少缘分,打过一些交道,也承蒙贵观下山相助,多有照顾。这般的缘分终是不易的,此地距离京城山高水长,想着今后恐怕不易见到了,因此特地前来道别。”

  林觉思索顿止,不由坐直了些。

  明明相见相处也不算很久,青玄道长的措辞语气却给人一种感觉,便是在这么一瞬间,这件事似乎比神灵之争还要重要一些。

  这是这年头的人对缘分与情谊的重视。

  第135章 灵元丹

  “去了京城确实就不易见到了,不过也并非全无见面的机会。”三师兄乐呵呵的说道,“道友兴许知晓,我们浮丘观的弟子除了第一个,别的都是要下山的,京城那么繁华的地方,趁着还没改朝换代,别的师兄弟不知道,贫道我自然是要去看看的。不然换了天地,就算京城不遭战火洗劫,下一任天子也指不定要把都城搬到哪里去,还是看看好,看看好。”

  “那敢情好!听说我们这间道观就在城外往南不足二里,出城就看得到,妙临道友若来京城,务必前来一叙。”

  “好好好!这下去京城也有个落脚的地方了!”

  “哈哈哈……”

  一群道士在松下坐着畅谈。

  随后两天,林觉又带着三名齐云山的道长在黟山中好好转了一圈,前去好几个灵法派的道观拜访,道谢通禀结果,将三人腿都给走酸了。

  送走他们,便入了冬。

  黟山一天比一天冷。

  逐渐又到大雪纷飞时。

  就连道观中的松树上都挂满了冰晶,地上也铺满了雪,常有各种动物的脚印,有时只一推门,便能看到云海,美得不似人间。

  常有山下人找上门来,请求帮忙除妖。

  世道确实越来越乱了。

  其实遇到妖鬼之事,这年头的人也会报官处理,因此世上流传有不少官兵除妖、官员审鬼的奇事。往往这些官员就会被认为是刚正厉害。以至于后来不少官员使些手段虚构这类事情,来给自己脸上贴金,增加政绩,显得自己连妖也能除、连鬼也能审,是个不惧妖鬼不亏心的好官。

  所以这种传闻也半真半假。

  总的来说,太平盛世,妖鬼之事要少一些,往往也都是些小妖小鬼,而官府反而更愿意也更有魄力、有余力来管这种事。

  乱世时候便相反了。

  妖鬼之事变得更多,出来作乱的妖鬼也变得很厉害,一方面官府应付不来,另一方面朝廷崩解之前往往是从头到尾的腐朽,官员也不想管了。

  因此在这冬天求上门来的人不少。

  既有穷苦百姓,也有村中大族,更多的还是商人,零零散散的也收了一些谢钱,大多都被师父拿给林觉,让他喂给食银鬼了。

  不觉又是一个寒冬腊月。

  林觉面前放着一个火炉,旁边小桌案上两个木雕,都是高大壮硕的人形,而他正拿着一个小锤,垫着铁砧,轻轻捶打着一枚细小的金珠。

  珠子很小,还不如小米大。

  屋中传出叮叮的声响。

  一粒小珠很快被他打成一块细小的鱼鳞。

  林觉拿到面前仔细打量,又拿出另一片来比对,看大小形状是否一样,薄厚是否均匀,又调整了下,这才将之放进地上的一个小碗之中。

  碗中已经有了半碗同样的鳞片了。

  随即拿起镊子,又从火炉中挑出一颗同样大小的烧得通红的小珠子。

  “叮叮……”

  这是为豆兵做甲。

  “嘶……”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224444.bar/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轻松  仙侠文  金色茉莉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