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留几丁质外骨骼,将其分为多个组件,使其能够定期脱落,且不影响即时战力,
在几丁质外骨骼的结合处,开拓出更多的气门,
与闭管式循环系统相连,提升呼吸效率。
进化出骨骼系统,节肢中长有轻便骨骼,提升肌肉密度,有了脊椎,
并依据脊椎,
将节肢动物的集中型链状神经系统,改造成管状中枢神经系统,
以提升神经信号传导速度。
(昆虫的集中型链状神经系统,继承自环节动物的索式神经系统,较为原始,效率低下,如果有大体积的昆虫,那么它的反应速度会很慢很慢)
经过这么一套改造下来,蜂群当中,已经出现了很多的“四不像”物种,
一些侦查兵蜂比起昆虫,更像是体表覆盖了一层几丁质装甲的鸟类。
蜂群仍保留着之前的三个阶级,
蜂后,兵峰,工蜂。
蜂后平均体长接近一米,居住在树冠之上,每天能产下上千枚的卵,
这些卵会被工蜂带往自动化宠物饲养箱的东南角落,放在深渊魔镜周围,
让新生虫卵接受深渊魔镜的辐射——魔镜具有【代偿异化】的特效,能使周围的活体生物产生变异。
上千枚虫卵当中,大概有九百枚会因为过度变异,而直接死亡,
只有一百枚能够正常孵化,
这一百只新生幼虫将被工蜂带入旁边的简易蜂巢进行喂食抚养,以观察变异状态,
过段时间变异基本稳定,幸存幼虫将被李昂或者脑虫检阅,
若变异性状有利,则保留幼虫进一步观察,
若变异性状没有潜力,则会培育成普通工蜂,或者直接消灭回收,节约生物质,节省饲养箱内部空间。
而虫群也是如此,
它们在李昂与深渊魔镜的影响下,摆脱了纽形动物门的局限,有了更强的运动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
原本纽虫能够依靠分裂进行无性生殖,一生二,二生三,
但在有了骨骼等高级进化特征之后,无性生殖就有些不太适用了。
最后李昂决定,用深渊魔镜的【代偿异化】功能,进化出一个没有意识的建筑物式虫群器官,
该器官名为虫群母巢,
看上去像是一座半开放式生物工厂,
里面有流水线以及负责干活的工虫。
虫巢保留了纽虫的分裂生殖能力,能够定期产出蛋状虫卵,
蛋状虫卵的一部分将会和蜂卵一起,被工虫放在深渊魔镜旁边,接受辐射。
另一部分则会接受脑虫调试——脑虫可以根据工虫采集回来的其他生物基因信息,利用炼金工坊里的【合成兽制作台】,调整虫卵基因序列,
令新生幼虫一开始就具备其他种类生物的特征。
有点像是异形,以及基因窃取者。
不过这么一来,空间就不太够用了。
自动化宠物饲养箱的体积是1000m*1000m*1000m,
除了完整生态所必须的水、土壤之外,
还要空出大量空间,建造神殿,开垦耕地,种植树木。
感谢饲养箱能够创造宜居环境的神奇功能,树木的生长很大程度上摆脱了光照与养分的限制,
李昂消耗了大量神力,在饲养箱里培育出了许多一百米甚至是两百多米高的巨型树木,供虫群栖息,
饶是如此,每天都在添丁进口的虫群,依旧源源不断地压缩着自动化宠物饲养箱里的剩余空间。
再这么下去是不行的,看来,有必要将一部分虫群转移出去了……
第七百五十四章 海洋
李昂早就想过把虫群搬出自动化宠物饲养箱之外的事情,
为了维持饲养箱里的生态平衡,他先是自己去荒郊野岭挖土挖树,
后来有了玩家广场,
便多次向骡子进货,高价购买集装箱体积级别的土壤、植物、水源、动物、矿物,
好不容易开店经营赚到的钱,都消耗在了这上面。
生态箱的体积终究有限,
开始逐渐跟不上繁衍能力过于夸张的虫群,
更何况李昂还打算继续放大虫群单位的体积,让它们能够适应高等级玩家之间的战斗,至少能对战斗造成一定的干扰。
不过要是想把虫群放出去,就要面对三个问题。
安置在哪?
如何与虫群保持联络?
如何保证李昂对虫群的绝对控制?
李昂站在原地,扫视生机勃勃的原始森林,陷入了思考。
安置地点最好尽可能远离人烟,生物质资源必须尽可能丰富。
地球人口之和,早已超出70亿大关,广泛分布在七大洲、四大洋,
往昔人迹罕至、充满致命因素的原始自然地域,绝大多数都成了特色风景区,
海岛、雨林、荒山、沙漠、雪原……
连南极洲都建立了大量科考站,水下机器人监测海域生物,运输船三天两头运输人员货物,天空中还有卫星监控。
虫群放到这种地方,只怕分分钟就会被拍到,
要么以尼斯湖水怪之类的模糊照片,登上资讯APP网站,被无良小编加上种种离谱标题。
“印度恒河惊现‘水怪’,竟然喜欢吃人,抓上来后才知道真实身份”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224444.bar/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无限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