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401号房_京洛线【完结】(4)

  有很多人围着看热闹。

  “看什么呢?”杨森向一个上班族打扮的男人打听情况。

  “有个女人丢了小孩,刚才还在那大哭大闹呢。”男人的表情有些幸灾乐祸,“听说是小区进了贼。”

  “我去看看,麻烦让一让。”

  杨森有种预感,大案子就要来了。

  第3章 杨森

  由于杨森身穿警服,人群纷纷避让,主动留出一条道。

  石康年跟在杨森背后轻松进了小区。他没有看热闹的闲情逸致,道了一声谢,就自个儿回家了。杨森望着他颤颤巍巍的背影,多少有些担心,但还是觉得解决眼前的突发事件要紧。

  门卫室里,一个年轻女人和两个保安神情紧张,一动不动地盯视着监控画面。杨森叩击窗玻璃,询问要不要帮忙。见有警察到场,女人再也难以控制情绪。她把杨森拉进门卫室,一口气吐露了很长一段话。话语里时序错乱,逻辑颠倒,很难理解重点在哪。好在一旁有保安李建军帮忙补充解释,杨森好歹听明白了事情的起因经过。

  女人名叫戴月伶,是三栋401室的住户,有一个叫魏秋实的女儿。今天是女儿的三岁生日。一大早,戴月伶带女儿去影楼拍了早就预约好的儿童写真。吃完午饭,母女两人于下午一点多回到家。刚换上家里的拖鞋,戴月伶就接到了一通陌生电话。电话里说她的银行卡涉及外币非法交易,被冻结了。需要立刻去指定的银行网点解释情况,不然会被警方传唤,卡上的资金也难以保全。戴月伶吓得花容失色,匆匆出门,留女儿一个人在家里睡午觉。

  指定的网点在城市的另一头,打车也要一个多小时才到。戴月伶连号都没取,扯住银行大堂经理的衣袖就想说明情况。对方听完后却一脸的莫名其妙,表示没听说过这事。方才的陌生电话也回拨不通了。她一头雾水地离开银行,回到家已是傍晚了。

  一开门,戴月伶惊诧地发现魏秋实不见了。她把家里翻了个遍,在小区里找了一圈又一圈,喊到声音都嘶哑了,依然没听见女儿的回应。

  心急如焚之际,她突然想起曾听邻居说过,这里是“智能化数字社区”,楼栋的出入口都装有监控摄像头。她赶紧来门卫室看监控,保安们却拒不配合,表示从来没有业主提出过调取监控的要求,不知道该怎么操作。戴月伶又气又急,就这么吵起架来。

  直到两分钟前,年轻保安赵金川终于弄清了操作流程,成功调出了监控录像。但他既不知道怎么选取录像的起始时间,也不知道如何调整播放速度。只能按系统默认的设定,从今天零点的录像看起,一倍原速播放。

  杨森皱起眉头,“孩子失踪的时间在下午一点以后,距离零点足足过去十三个小时了。如果不快进,得不眠不休,看到明天一早才能把握完整的事态。”

  “那可怎么办才好?”戴月伶哭丧着脸。

  在失踪案件中,存在着“黄金救援时间”这么一个概念,指的是案发后最初的24小时。在这一时间窗口内,找回失踪者的成功率会有显著提高。杨森知道此时不能再有丝毫犹豫,必须担当起责任,指挥其他人行动起来。

  他让戴月伶和赵金川都别再看监控视频了,只留李建军一个人盯着就行。赵金川负责继续翻阅监控系统的说明书,尽快搞清楚如何调整视频时间。戴月伶陪自己一起,回三栋的401室看一看。

  “去也没用,家里的每个角落我都找过了。”

  “那里是第一案发现场,我必须去检查一遍,指不定就有重要线索呢。”

  杨森表现出的专业素养镇住了其他人。连戴月伶也不再哭闹了,领着杨森快步向三号楼走去。

  401室,自然在四楼。一出电梯,杨森多少有些吃惊。整层楼只有一户人家,这就是所谓的“一梯一户”吗?

  右手边还有一扇没锁的木门。杨森推开一看,是楼梯间。

  “这里你找过了?”

  “找了,哪里都找了。上楼下楼地跑了好几趟。”

  杨森理解她的焦急心情。两人一起走向401号房。房门没锁,只是虚掩着。

  “我急着出门找孩子,完全忘了要关门。”

  戴月伶一边解释,一边推开房门。

  进门就是客厅,这是一个杨森前所未见的新世界。屋内的装修以金色和白色为主色调。圆弧形的窗户,用花纹精细的石膏线勾边。天花板上挂着巨大的水晶吊灯,墙边有真正可以添柴烧火的壁炉。大量雕刻精美的白橡木家具也让租房过日子的杨森大受震撼。这就是所谓的欧式风格,有钱人的追求吗?

  “从哪里开始查起?”一旁的戴月伶忧心忡忡地问道。

  杨森偷偷掐了一把自己的胳膊,排除杂念,定下神来调查。仔细一看,客厅里到处都是被翻找过的痕迹,很多家具明显不在原位。

  “橱柜的门全打开了,沙发与电视柜的位置也歪了。是你做的吗?”

  戴月伶点头承认,“这个年纪的孩子很顽皮,到处爬,有时甚至会跟我玩捉迷藏。刚回家时我还不以为意。等翻箱倒柜,喊破了喉咙也不见人,我这才意识到不对劲。”

  “这么说,你刚进家门,所有东西都摆放正常,没有被人挪动过的迹象?”杨森再度确认道。

  戴月伶想也没想,连连点头。

  “家里有少东西吗?”

  “倒是没有。”

  杨森在屋里转了一圈,发现窗户都紧紧关闭着,并且被反锁了。

  “窗户一直是关着的?”

  戴月伶很确定这一点。窗户是她亲手关上的,白天很少打开。因为孩子经常爬上爬下,她很注意这方面的安全措施。

  杨森望了望窗外,窗户正下方的位置是小区的内部道路,打扫得很干净,看不到纸屑树叶之类的垃圾,也没有半干的血迹。市中心的繁华街与这段路只有一墙之隔。如果有东西从高处下坠,多半会被路人望见。看来最让人担心的可能性可以排除了。

  屋里的房间不少。但除了主卧和客厅,大部分房间都空置着,没摆放什么家具,也没有生活的痕迹。西侧的小房间堆满了未拆封的纸箱子。

  “纸箱里都是生活用品,从上一套房子里搬过来的,还没来得及整理。”戴月伶抢着解释道。

  “你们刚搬来这里不久?”

  “有几个月了。但我忙着照顾孩子,空余时间不多。”

  主卧室倒是布置齐全了。拉开门的衣柜里塞满了衣物,床头柜上摆放着金灿灿的首饰。

  不光是生活用品,连主人的照片都摆出来了。

  梳妆台上有五幅白色相框的照片,都是戴月伶和女儿魏秋实的合照。照片拍摄的时间明显有一定时间跨度,有的照片里魏秋实还是裹在襁褓里的婴儿,有的照片里已经可以下床走路了。

  最右边的照片里,魏秋实成长迅速,个头快与母亲的腰上的裙带齐平了。杨森拿起照片仔细端详,拍摄地点很眼熟,多半是市里唯一的那一家水族馆。母女俩并排站在巨大的水族箱前,背后游动着五彩斑斓的鱼群。魏秋实扎两股麻花辫,穿一袭红色的小裙子。她靠在母亲的身边,笑容拘谨腼腆。

  “这张是近期拍摄的吗?”

  “就上个月,水族馆的工作人员帮忙拍的。”

  戴月伶望向杨森手里的照片,突然哽咽不止。杨森急忙把照片放回原位,连声道歉。

  “没事的,你尽管调查。我只是一时没忍住。”

  杨森尴尬地挠挠头。

  “那条红裙子是她最喜欢的。”戴月伶紧紧盯着照片不放,“今天上午去拍生日纪念照的时候,她非闹着要穿,给她换上了才肯出门。”

  杨森知道此时多说无益,就算出言安慰也只会加深这位母亲的负面情绪。他索性扭过头,寻找其他线索。墙上也挂着照片,他粗略扫了一眼,突然意识有什么不对劲。这么多照片,孩子的父亲竟从未出镜过。

  “孩子丢失的意外,有没有通知她的父亲?”

  “发了短信,他没回复。”

  杨森不自觉地眉头紧蹙。这不像是一个父亲应有的处理态度。

  注意到杨森的表情,戴月伶主动解释道:“我和孩子的父亲,几个月前就离婚了。这么说你多少能理解吧?”

  “这样啊,那你们平时还有联系吗?”

  “早断了。”

  “可他到底是孩子的父亲,血缘关系是斩不断的。会不会是他偷偷接走了魏秋实?”

  “不可能,那个畜生才不会做这种善事呢。孩子的死活他全然不关心。”

  戴月伶的表情很复杂。这是杨森第一次面对人伦悲剧,他很难厚着脸皮去追问家庭破裂的细节。

  整间房屋查完了,杨森返回门口,仔细观察了门锁。锁眼处很新很光亮,没有一丝刮擦过的痕迹。

  他揉揉鼻子,又提出了一条新猜想。

  “会不会是孩子午觉睡醒,自己开门出去玩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224444.bar/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刑侦  京洛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