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大人想必早早到了,到时候通过梁大人也能知道些情况。”苏林道。
“嗯。”
今日依旧下着小雨,可以说自从进入江南地界,这雨就没断过,柳昱不由心生担忧。
梅雨时节已过,这雨的确不是好兆头。
若是涝灾持续已久,为何无人早早通知朝廷,反而等到如今,百姓快要揭竿而起,地方官员才坐不住。
“码头到了!”苏林在船头冲柳昱喊道,柳昱收起思绪,站起身来双腿隐隐有些酸痛无力,这几日吐了一路,柳昱算是切身体会了沈琉墨的感受,便更觉他辛苦。
日后他的妻子还是不要怀孕生子的好……
连忙止住想象,张津易不会生孩子,柳昱露出一个浅淡的笑来。
船缓慢在码头停靠,柳昱和苏林站在船头,岸边站着一群人,中间是个中年男子,衣着节俭,身形消瘦,看起来十分严厉。
“柳昱,你们文人是不是都长不胖。”苏林好奇道,柳昱觉得他这话十分好笑,亦同他耳语,“太傅大人一年的俸禄不够吃喝,你难道忘了。”
“瞧我,将太傅大人忘了,哈哈……”
二人笑着,梁知诲迎了上来,拱手作揖道,“下官渤州刺史梁知诲见过两位大人,路途遥远,二位大人辛苦了。”
“梁大人,久仰大名,晚辈户部侍郎柳昱。”柳昱回了一揖。
“在下校尉苏林,护卫柳大人而来,见过梁刺史。”苏林抱拳。
“两位舟车劳顿,先随下官入府暂做歇息吧。”梁知诲引领二人上马车。
流曲郡是个很大的郡,几乎占了整个江南地区的五分之一,也是极为富庶之地,每年上缴朝廷的粮食更是占了江南各郡的三分之一。
梁知诲千盼万盼,总算将朝廷的人给盼来了。
七月初他就上表江南水患严重,不知怎的,连续几封信件就像是石沉大海,直到八月初收到宫里的回信,说是会派人前来,让他暂且稳定民心。
梁知诲这一个月吃不好睡不好,硬是瘦了二十斤,本来急得不行,看到柳昱那苍白的面色,也只能掩下心急,让人先好生休息。
刺史府是皇帝亲赐的宅落,极具江南特色。
宅子依水而建,青砖灰瓦,雕梁画栋。墙壁缝隙中生长着苔藓,挂着雨滴,显得湿漉漉的。
众人皆无心欣赏这别具韵味的景致。进府后,柳昱只喝了杯茶水稍作休息,就去与梁知诲打听情况去了,苏林精神很好,跟在柳昱身后寸步不离。
“您的意思是说,七月初就已经往京城送了折子?”
“对。”
“陛下却是在八月才收到您的折子。”柳昱道,许是有贼人从中作梗。
“我从北而来,一路上微雨淅沥,这雨就这样缠绵了四五个月?”
“正是。”梁知诲忧愁道,“今年的稻子全毁了,本来知道陛下免除赋税,今年百姓们能过个富足年,可这一场涝灾,废了百姓们半年的心血啊。”
“梁大人莫要心急。”柳昱宽慰道,“陛下既然知道了,就不会坐视不理,本官稍后会将真实情况通知陛下,届时受灾的百姓,都能得到妥善处理。”
既然水患是真实的,赈灾就要提上日程。
弄清了这事,还有一事。
“本官听说已有流民发生暴动,此事不知是真是假?”
“是真的,下官已经派人前去安抚了。”梁知诲道,“是有几个村子的百姓见朝廷迟迟发不下救济粮,被有心之人教唆,这才出来抢劫掳掠,下官已经将他们都抓了起来,等着大人审判。”
“梁大人行事雷厉风行,本官不好逾越,此事便交由您全权处理吧。”
只是几个村子的暴动,掀不起大的风浪来,柳昱稍稍放心了。
“本官这就回信给陛下,请陛下拿定主意,赈济灾民。”
“下官代表整个流曲郡的百姓谢过大人。”梁知诲总算是放下来心,起初见到皇帝派了个年轻人来,他还有些不悦,没想到柳昱十分好说话,也不摆京城那个大官的架子。
他听闻柳昱如今是陛下面前的大红人,那柳昱说的话基本就是陛下的意思,流曲郡终于能重新恢复安定了。
“这都是本官该做的,梁大人不必言谢。”一路过来,柳昱对江南的情况基本有了掌握,路上也碰到过不少乞讨为生的百姓,拖家带口,那时柳昱基本就确定了水患的严重性,所以才会从梁知诲口中确定了这件事,就马上跟萧吾泠汇报。
早日开放粮仓,这些百姓也能早日填饱肚子。
“不知梁大人可否派人带本官前往那几个村子看看?”柳昱并不是不信任梁知诲,只是觉得事情或许不止这么简单。
“自然是可以的。”
——
京城,祁王府。
“王爷觉得此事有几成的几率能成?”
“七成。”萧吾傥隐晦道。
这几个月他一直在四处招人,趁着江南水患就招了一万多流民,这些人已经被他秘密安置了起来。
到时候柳昱一死,流曲郡一乱,天高皇帝远,萧吾泠想镇压也晚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224444.bar/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生子文 双重生 情有独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