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风宴订在杭州城内最大的酒楼珍馐阁,偌大的雅间仅两个人坐,梨花木的八仙桌上摆着数道珍馐,山珍海味应有尽有,屏风后还有歌姬袅袅婉转的哼着小曲儿。
曲花间从没见识过如此奢靡的场面,还有些不习惯,“让惊蛰兄破费了。”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怎么能算破费呢?我只是想让长安领略一番我们江南特色罢了。”顾惊蛰无所谓的摆摆手。
-----------------------
作者有话说:pps
四川人表示,粽子是白粽蘸红糖的,豆腐脑是糖醋麻辣的,你们那里怎么吃?
第36章 聊斋
上有天堂, 下有苏杭,古人诚不欺我,站在繁华的杭州城内,只见大街上商铺林立, 茶楼酒肆、钱庄布店的伙计们站在门口奋力揽客, 来自天南海北的各类商品应有尽有。
商铺外面, 隔出三五步距离, 还摆着长长一排的摊子, 这些摊子样式统一, 木质结构,头顶还盖着同色系的油布棚。
每个摊位大概有个两米长,各个摊子上的货物不一,摊主们有的正跟客人讨价还价, 有的正奋力吆喝着推销自己的货品。
和这些售卖商品的摊子相邻, 卖吃食的摊子集中在街尾, 有卖馄饨面条的, 包子馒头豆腐脑的,甚至还有胡辣汤蓟城烤鸭这样的中原特色美食。
今日杭州没下雨,天空中阴云散去, 浅金色的阳光懒洋洋的洒下来,出门逛街晒太阳的人很多,街上十分热闹。
曲宝早被各色小吃摊吸引了目光,曲花间放他自行去逛街, 林茂则去跟顾家的管事交接货物,于是同行的就只有小林、顾惊蛰和他的随行小厮。
顾惊蛰从小在杭州城长大,对城里好吃好玩的地方如数家珍,带曲花间去了不少地方。
路过勾栏瓦肆一条街时, 见曲花间目不斜视,一本正经,顾惊蛰猜测他年纪尚轻,脸皮薄,也没提请他进去喝酒,而是脚步一转去了隔壁街的戏园子。
江南地区流行昆曲,此时戏楼里正唱的是近年有名的曲目《桃花扇》,曲花间不懂戏曲,对戏词也不甚敏感,只觉得台上戏子们唱功精湛,嗓音空灵婉转,咿咿呀呀的调子也十分优美。
见周围的看客包括顾惊蛰在内,都是一副沉迷戏中的样子,曲花间悄悄摸鼻尖,有种山猪吃不来细糠还被拉上桌吃饭的感觉。
好在几人来时便已一曲过半,没多久便是谢幕时分。
只见看客们薅起的大把银子便往台上抛去,有人手边银子抛完了,竟取下腰间的玉佩,手上的扳指,不拘什么值钱物件,通通砸向自己喜爱的角色。
戏子们排成一排,被梆硬的打赏物件砸到也不吭声,扬着笑脸向看客们道谢,让人不得不佩服他们这份耐力。
连顾惊蛰都没忍住让小厮取来钱袋,将里头的现银倒出来打赏。
曲花间左看看又看看,最后不为所动,只将茶案上开得正好的梅花折下几枝来,也学着别人抛到台上,让自己显得合群一些。
没办法,北疆二十万张嘴嗷嗷待哺,每花一点钱都得精打细算,曲花间根本舍不得随意挥霍。
不由心中感叹,娱乐行业果然从古至今都是暴利行业,可惜他对此一窍不通,不然光是守着个戏班子,估计都够他半年的开销了。
从戏园子出来,两人也逛累了,顾惊蛰那个远亲要明天才得空,于是便各自分别。
“明日一早我来接你!”顾惊蛰从马车窗里探出头,咧着一排大白牙齿冲曲花间挥手,一双狐狸眼都因他的表情褪去了几分心机,看起来温和无害。
曲花间点点头,再次告别。
回到宅子里,曲花间便让小林取来纸笔,开始回忆从前看过的小说或者电影,试图写出一篇符合当下环境的戏本子。
想了想,最后曲花间决定写《聊斋志异》,这是他除了四大名著外唯一看过两遍的文言文小说,写起来并不怎么费劲,只是当年没能记住的晦涩字词需要自己润色一番,但也最够使用了。
《聊斋志异》}里面包含了大大小小几百个故事,曲花间耳熟能详的都有一二十个,足够用一阵子了。
他没有涉足戏曲行业的打算,但眼馋其中的暴利,刚好他又看过许多这个世界的人没见识过的精彩作品,何乐而不为呢?
很快,一篇《画皮》被默写下来,落款时曲花间没有厚着脸皮写自己的名字,而是把蒲松龄老师的别号‘柳泉居士’写了上去,暗忖是不是该烧些‘版权费’给他老人家。
这时曲宝也逛完回来了,小胖墩不知吃了多少小吃,打着饱嗝献上自己觉得最好吃的几样,请少爷也尝尝。
“正好,中午不用做饭了,这么多东西,我和小林他们一顿都吃不完。”曲花间笑着用竹签扎起一块蟹黄小饼,送入口中。
曲宝不好意思地笑笑,这些东西他可是一个人单吃了一份呢,虽然肚子撑得难受,但确实一点也没浪费。
将就曲宝买的小吃吃了午饭,曲花间躺在摇椅上小憩,让小林带着曲宝去上午那间戏园子,看能不能把新出的戏本子卖掉。
曲宝是黄昏时分回来的,只看他春风得意的表情便知道事情办得很顺利,“少爷,成了!小的跟那班主谈成了一笔大生意。”
曲宝甫一踏进门,便从怀里掏出一页纸,一边冲院里扎马步的林茂扬了扬下巴,投过去一个得意的眼神,一边给自家少爷汇报。
“班主看中了少爷您写的故事,非要见见您本人,我说这是我家少爷的友人所著,他人不在杭州,班主这才作罢。”曲宝说着,将手里的契书双手递给曲花间接着绘声绘色的说道。
“那班主不甚地道,开头压价到二十金,我转身就要走,他连忙留我,最后谈到五十金。”
“他还想买断少爷的所有故事,说是都按这个价格来,但是卖给他们就不能卖给别人了,我仔细一想啊,他出钱这么爽快,肯定有诈,就说不能一口价卖给他。”
“哦?你最近机灵了不少啊。”曲花间看着那张契书,满意的点点头。
契书上写着,曲花间每月提供一篇故事,独家供给清音戏园,而戏园则要负责编曲演出,所得的戏票与茶钱两家三七分账,曲花间三,戏园七。
三成的利润看起来很可观,毕竟服装道具各种成本都是戏园子出,曲花间只需要每月提供一篇故事就能轻轻松松把钱赚了。
但戏园子的收入大头可不是戏票和茶点,而是谢幕时看客们大把大把的彩头,这些只是九牛一毛。
不过曲花间也不贪心,彩头多少没个准数,若班主有心要隐瞒,只说戏不好,没收到多少打赏,可操作性太大了,现在这样就很好。
“不错,得力了!”
曲宝得了夸奖,尾巴差点翘到天上去,将手中装着金元宝的木匣递上,眼巴巴的看着自家少爷。
曲花间将匣子放在茶桌上,笑着给他一个脑瓜崩,“自己从我钱袋里取一百五十两银票,你一百,小林五十,算作这次的奖金。”
小林只是给曲宝带了路,谈生意时一句话没说,也得了五十两银子,他连忙表示自己没出力,不需要奖金,却被曲宝压着头,让他不必多说。
“少爷给你你就收着,想这么多做什么?平时伺候少爷尽心些,别跟个闷葫芦似的比什么都强。”
见状,小林不再推辞,面向地面的脸上,眸光微闪,在戏园子里半两银子都舍不得的人,对自家下人却大方得很。
他平时嘴笨不会说好话,也不能像曲宝那样帮少爷办事,少爷还时不时的给他发零用钱,每个月除了五两银子的工钱,还多给三两奖金。
要知道,一个月八两银子的工钱,比很多识文断字的账房先生或是铺子掌柜都高了。
——
翌日清晨,曲花间刚吃过早饭,顾惊蛰便到了,两人同乘一辆马车往他那位远亲家里去,远亲是杭州城四大世家李家的旁支当家人,宅子坐落在南城边上,离曲花间暂住的顾家别苑只有一炷香车程。
这位李姓表亲论起辈分来是顾惊蛰的表叔,前日便接到这位顾家嫡公子的拜帖,今日推了所有事务早早在家中候着。
顾家的马车刚停在李府门口,这位李老爷便迎了上来,热情洋溢的欲要伸手扶着顾惊蛰下车,“顾公子大驾光临,真是令寒舍蓬荜生辉呀!哈哈哈!”
顾惊蛰倒是自来熟,虽然没怎么和这位远亲走动过,嘴上却是一口一个表叔喊着,“李表叔客气了,都是亲戚,不必如此客气。”
李老爷闻言连连应是,不过嘴上仍是客客气气的,他可没那么大的脸面,能以这位顾家主支嫡系公子的长辈自居。
只是世家之前常用联姻来巩固关系,杭州城里有名有姓的世家子弟,真要捋起来,几乎个个都有些亲戚关系,但货有好坏高低,人分三六九等,除非是直系姻亲,否则主支的人就是比他们这些旁系高贵。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224444.bar/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爽文 强强 种田文 基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