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止哟!那几大缸粮食少说也能酿个千百斤酒,镇上一斤浊酒最低二十文,清酒最低三十文,一千斤得卖多少银钱!”
“我的乖乖,便是最便宜的浊酒也能卖出二十两银子哩!早知道酿酒这么赚银子,也让我儿媳酿去卖了,她黄酒酿得可好,定是不愁卖。”
有那懂些行情的听了,泼冷水道:“别只瞧见眼前利益,酿酒可是得给朝廷缴纳酒税的,比田税高出几倍不止,又得入商籍,年年都得缴商税,光是税收你都缴纳不起。”
“也是,这营生可不是谁都能干得了的,买粮也是一笔支出,我粗略算了算,刘家前后收了二十来石粮食,得七八两银子呢。”
几个妇人倒吸一口凉气,“这么多!那刘家哪来这么多银钱,前阵子可还修了房屋哩!”
村里百姓都在瞧刘家热闹,而此时刘家院子里,宋听竹刚检查过酒醅情况,这会儿正在询问从大洼镇赶回来的夫君,可有寻到价钱合适的好陶土。
刘虎放下糕点,道:“有几户给出的价钱还算合理,只是陶罐烧制出来,运送到咱村这段路不好走,怕是有不少损耗,这么算下来,其实也没省下几个铜板。”
宋听竹闻言蹙起眉心。
“价钱相差太大,便只能到马叔那烧制粗陶了。”
烧酒价贵,他原是打算将其好好包装一番,卖给镇上富户,眼下不能从包装上做文章,便只能退而求其次,用粗陶盛装,届时再寻人到热闹街巷上宣扬一番,只要酒的品质在,寻常富户也是能瞧得上眼的。
“回来前儿在镇上碰见了周大夫,听他说柳树村也有几个烧陶的,明儿我再去问问。”
宋听竹点头,回过神来发现手里多了份糕点,心头一暖。
“怎么还买了糕点?”
刘虎露出憨笑:“在大洼镇买的,咱镇上没有卖的,想着媳妇儿你没吃过,就随手买了两块。”
宋听竹拆开油纸,只见里头躺着四块样子极其精致的点心,上头还雕刻着落梅,一瞧便知便宜不了。
他没问作价几何,小心拿起一块尝过后,弯起嘴角笑着说:“味道很好,不过感觉没娘做的梨花糕好吃。”说着递到自家夫君面前,“夫君也尝尝看。”
瞧着人咽下肚,宋听竹唇边笑意越发深了。
他将糕点重新包好,“剩下的待会儿用饭时,拿去给娘她们也尝尝。”
“好。”
晚晌饭桌上,夏哥儿见有糕点吃,一双滚圆的杏眸便没从油纸包上移开过,等宋听竹分了糕点放入他手中,眯起眼睛欢喜得不行。
一家子和乐融融吃过晚饭,见天儿不早便各自回房歇下了。
翌日一早,宋听竹还没睁眼,刘虎便出门去了大洼镇。
柳树村还要再往南走些,不早些出发,日头落山怕是也回不来。
昨儿夜里宋听竹叮嘱刘虎坐牛车去,为省几个铜板累坏身子不值当。
刘虎不觉得累,走路可比到码头给人扛大包松快多了,便没听媳妇儿的,一路走着去了柳树村。
谁料竟也是白跑一趟,周大夫上回来柳树村还是三年前,这两年行情不好,几个烧陶的师傅走的走散的散,如今村里只剩下个破窑厂,砖头都快被村里百姓搬完了。
刘虎无功而返,回村途中遇见陈阿婆跟几个婶子,在田间地头上挖返青的野荠菜,他只瞧了眼便埋下头继续赶路。
不料刚走几步,便听田里头传来一声惊呼。
“这是摔着腿了,得赶紧送去镇上找大夫接骨,这伤梁老头可治不了!”
“陈婆子你还能走不?”
几个妇人如同热锅上的蚂蚁,急得团团转。
“那是刘家二小子吧,咱喊他过来帮把手。”
不等几个妇人呼喊,刘虎便停下步子转身走到地里,帮着把人扶到路边,瞧了眼确实是骨头出了问题,又将人背去镇上医馆,待接好骨头日头已然落了山。
-----------------------
作者有话说:嘿嘿更新啦~
这周日更三千,攒攒稿子下周日六~[红心][红心][红心]
第44章 陈家起火
云溪村, 刘家。
“天儿都黑透了,二哥怎么还没回。”刘小妹站在院门口朝外张望。
扭头见自家嫂夫郎一脸担忧,忙转移话头, 安抚道:“嫂夫郎你别着急,估摸是被啥事儿耽搁了这才误了时辰。”
宋听竹点头, 视线却一直瞧着院外, 直到看见一道模糊不清的高大身影拐过巷口, 下意识提步迎上前。
“夫君。”他轻声唤着。
刘虎握住媳妇儿伸过来的手,拉着人往院里走, “快落雨了,咋还在外头待着。”
刘小妹插话,“嫂夫郎担心你, 都在外头站了好一会了。”
刘虎闻言一阵心急,“不用等我,我一个汉子能出啥事儿。”
宋听竹笑着道:“小妹夸张了,我只待了片刻,这不, 手还暖着呢。”
说着动了动被夫君握住的指尖。
“饿了吧, 锅里温着饭菜,快去洗把手, 我去给你端来。”
说罢扭头对刘小妹道:“小妹去睡吧,不早了。”
刘小妹打着哈欠应:“那我去睡了。”
灶膛里还有火光, 厨房比卧房还暖和些,宋听竹便直接将饭菜摆在了灶房里。
片刻后, 刘虎洗过手,啃着饼子同自家媳妇儿解释:“回村瞧见陈阿婆摔伤了腿,我送她去医馆接骨, 这才回来晚了。”
“接骨?竟这么严重。”宋听竹蹙眉,“陈阿婆家没人照顾,行动必定多有不便,明儿咱们去瞧瞧,帮着做些饭也是好的。”
刘虎喝着热汤说:“顺道上山找截合适木头,做副拐杖。”
宋听竹露出笑脸,“好。”
屋外飘起雨丝,待夫夫二人回房,便瞧见地上落了薄薄一层雪花。
“竟是落雪了,怪不得这般冷。”宋听竹搓着手,有些惊讶。
“今年天儿冷得早。”刘虎握着媳妇儿手,帮他捂着,“我去把厚棉被拿出来,省得夜里冷了还要起床再翻。”
“好。”
夜半果然刮起寒风,翌日鲜少睡懒觉的刘家人,辰时过半方才起床烧饭。
“这天儿是越来越冷了,后院鸡鸭得挪地儿了,不然非得冻死不可。”阮秀莲同大儿媳说着。
唐春杏往灶膛里添了把柴,闻言应和道:“尽早挪屋里去,还能继续下蛋呢。”
秋里修屋舍顺道也将鸡圈鸭舍修整了一番,这会儿也不用费力,将鸡鸭赶进去,关上栅栏门就成。
“媳妇儿,今早吃啥?”刘猛在院里劈柴,闻见饭香,忍不住问了嘴。
“搁荤油炒了菘菜,还煮了菜粥蒸了糙面馒头。”
刘猛听见吞咽着口水,“怪不得这么香。”
“大哥嫂子,二哥跟嫂夫郎呢?”刘小妹牵着夏哥儿从屋里头出来,问二人。
唐春杏端着碗筷道:“一早便出门去了,还挎着篮子,说是不用等他们用早饭呢。”
刘小妹嘟囔:“也没听嫂夫郎说今儿要出门啊。”
夏哥儿拿着木梳,噘起小嘴儿:“夏哥儿等小叔么回来再梳头。”
唐春杏瞧了眼自家哥儿的鸡窝头,走过去道:“快别了,都睡成小疯子了不梳有法看?”
小家伙忙捂住脑袋,“不要娘梳,娘梳得不好看。”
唐春杏皱起眉头,佯装生气,“小没良心的,你娘我给你梳了三年头,你小叔么才给你梳多久,就这么黏他了?”
见娘生气了,夏哥儿立马扑上去,抱着人奶声奶气道:“娘别生气,夏哥儿让你梳,娘梳的头最好看啦,夏哥儿可喜欢啦~”
唐春杏笑出声,“就你嘴巴甜,得了,娘简单梳梳,等你小叔么回来再给你重新梳一个,高兴了不?”
小家伙高兴点头,朝院外张望着问:“小叔么什么时候回来呀?”
“等你乖乖吃完饭就回了。”
“好,夏哥儿要吃两大碗!”
“能耐的你,还吃两碗,半碗下肚就得喊撑。”
一家子在堂屋吃饭时,宋听竹夫夫正在陈阿婆家帮忙烧饭、煎药。
二人在灶房里忙着,便听陈阿婆在屋里喊话:“你们夫夫心里头打的什么主意,别当我这老婆子不晓得,想让我松口放你们进竹林,想都别想!”
“阿婆不必担心,夫君已经寻到别的卖家了。”宋听竹端着熬好的粥,进屋道。
陈阿婆一脸防备,“哪个村子的,给的啥价?”
宋听竹道:“大洼镇的,价钱比镇上孙师傅给的低上半文。”
他想了一夜还是决定用好陶土,这回只买陶土,自己跟夫君累些,去大洼镇拉来,送去上河村,如此一来只是费些力气,却能省下不少本钱。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224444.bar/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种田文 甜宠文 救赎文 木橙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