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花妹子,家里来贵客了, 快把你那上好的茶叶拿出来,让我也跟着沾沾光。”
“啥贵客啊?”花二娘正在后院喂鸡鸭,听见呼唤声,端着食盆儿绕回前院,瞧见来人不由惊讶道,“呀,竹哥儿来家啦。”
花二娘客客气气把二人迎进堂屋,对从西屋出来的花巧娘道:“巧娘快去把娘头些日子到镇上买的茶叶取来。”
“哎。”
成亲那日花巧娘只听说她娘请了个颇为年轻的记礼先生,且还是个小哥儿,那日她没能瞧见模样,今日一瞧果然生得出众,便是他身旁的汉子也是高大俊朗,两人瞧着十分相配。
那小哥儿说话也同他们这些村户人家不一样,温温柔柔好听极了,花巧娘不由得多瞧了两眼。
一番寒暄后,花二娘问:“竹哥儿今儿来可是有事儿?”
宋听竹点头,瞧见夫君将糕点摆上桌,方才同花二娘表明来意。
“我跟夫君打算做酿酒的买卖,眼下还缺一批器皿装酒,巧娘姐成亲那日,偶然听闻马叔会烧陶的手艺,便想着到婶子家问问,马叔现下可还能接定做陶罐的生意。”
花二娘闻言,面色犹豫道:“哎哟,这我可替当家的做不了主,当年公婆便是因为这事儿去的,他心里有疙瘩,这些年都不曾提过重新开窑烧陶的事儿,怕是帮不上竹哥儿了。”
宋听竹带着歉意道:“婶子无须为难,贸然上门是听竹唐突了才是。”
“娘,爹会答应的。”花巧娘端着泡好的茶水进门,听见几人谈起此事,开口说道。
花二娘看向自家闺女。
花巧娘解释道:“爹虽没说但也一直惦记着窑厂,不然也不会将院儿里那些瓶瓶罐罐当个宝,三不五时便擦洗上一遭,前两日我打窑厂路过,还瞧见爹坐在外头叹气呢。”
花二娘听后微怔。
宋听竹道:“听竹今日就先不打扰了,等马叔回来婶子一家商量一番,若是叔愿意接下这桩生意,便托彭大爷给听竹捎个信儿。”
花二娘直爽道:“等啥,你马叔在田里呢,这就叫你巧娘姐把人喊回来,也省得你再跑一趟了。”
花二娘做事儿风风火火,闺女也是个急性子,只一刻钟便把在地里锄草的马广忠叫了来。
“听巧娘说竹哥儿要定做陶罐?”马广忠搓着手,黝黑的面孔上尽是激动,“我都这些年没动过手,手艺怕是早生疏了,窑厂也荒废了十来年,修缮起来且等一阵哩。”
宋听竹道:“不急,来年开春交货便成。”
马广忠憨笑:“那行,时间绰绰有余哩。竹哥儿你有啥要求不?”
“虽说是陶罐但成色不能太次,大小不超过六寸,要小巧精致些。”
“没问题,百十来个不出五日便能烧制好,我这许久没上手,一个陶罐便给你算作两文半文,等窑厂修建好,先出上一小批试试货。”
宋听竹点头,马叔要价两文半,比在孙师傅那定做足足便宜了一半呢。
他心里高兴,又问:“马叔可会刻字?”
“这我可不成。”
“看来还得到别处寻个会刻字的师傅。”
“不用寻,家里便有现成的。”花巧娘抬手拔下发间木簪,拿给宋听竹瞧,“这是我夫君闲来无事雕的,竹哥儿瞧着手艺可行?”
宋听竹瞧过后,点头道:“想不到姐夫还有这等手艺在。”
花巧娘笑着说:“他自小便爱琢磨这些,不过也只是当个闲暇时的爱好罢了,手艺同镇子上雕刻师傅自是没法子比的。竹哥儿你若是觉得尚可,那等夫君回来我便跟他说一声,爹制陶罐时,便让他顺手把字儿刻上。”
宋听竹没拒绝,“那便麻烦姐夫了。”
商定好验货时间,交了二成定金,夫夫二人便起身告辞回了云溪村。
路上宋听竹与夫君说起买粮一事。
“秋收刚过大伙家里余粮尚足,趁着年节前粮价没涨囤下一批,我不晓得村里谁家粮食多,买粮一事还需得娘跟大嫂帮忙才是。”
刘虎提醒道:“媳妇儿忘了,还有秋税呢。”
宋听竹眉心微皱。
他确实忘记了,今年劳役没出什么大岔子,只邻村几个汉子砸伤了脚背,大伙还没来得及高兴,便被上调的秋税砸了个头晕眼花。
刘虎瞧见,宽慰道:“明儿我到相邻几个村子问问,大河村富饶,有余粮的人家不会少。”
宋听竹点头,暗自反思自己做得不够周密,若是换作外公定不会让此事发生。
这般想着,垂在身侧的右手便被汉子捉去轻轻捏了捏。
虽一句话没说,却让他莫名感到安心。
晚间饭桌上,阮秀莲与唐春杏听说要买粮,第二日一大早便到相熟的人家去问。
两日过去,大伙瞧着刘家又是买缸、又是囤粮,还整日大门紧闭,神神秘秘不知在做啥,都传刘家在后山挖到了宝贝。
一时之间村里百姓扛着锄头,跑去后山寻宝,只半日功夫,山脚下那片荒山便被开垦了出来。
宝贝自是没挖到,不过勤快些的白得一亩荒田,也算是一份宝了。
-----------------------
作者有话说:怎么写都不满意,四千稿子删减到两千,人都麻了[爆哭][爆哭]
第41章 开始酿酒
“秀莲大姐, 家里还收粮食不?”
今儿一早又有妇人登门,同刘家关系不甚亲近,听说刘家正在收粮食, 平日里话都说不上几句的,这会儿也都携着笑脸上了门。
“还收。”
阮秀莲正在灶房烙饼, 闻言在腰裙上随意擦了把手, 瞧了眼妇人袋子里的粮食, 摸上一把是新粮,便到杂间取了秤。
“三十六斤九两, 算作三十七斤吧,妹子稍等会我进屋拿银子。”
“哎。”
待阮秀莲进屋,妇人一双眸子便四处打量开。
这刘家买那些粮食到底想干啥, 还打镇上运回这么几口大缸,又是囤水又是囤粮,莫不是要发旱灾?
可这天儿瞧着也没啥异常啊。
妇人瞧着堆了满院的物什,心里直犯嘀咕。
片刻后,阮秀莲将银子取了来, 妇人接过银钱笑容越发灿烂。
“大姐家还需要多少粮食?我娘家田地今年拾掇得好, 交了秋税还剩下不少余粮哩,大姐收不?”
“只要是新粮就收。”
“我娘家都是实诚人, 大姐尽管放宽心。”
妇人揣着铜板高高兴兴出了院子,阮秀莲刚把粮食搬进屋, 整好瞧见二儿子夫夫进门。
“回来的可巧,饼子刚捞出锅, 还热乎着呢。”
阮秀莲招呼二人洗手吃饭,自个儿到东屋把还睡着的夏哥儿唤醒了。
唐春杏今儿回了娘家,走前夏哥儿还没睡醒。
“奶, 娘呢?”小家伙举着胳膊,睡眼惺忪地问。
阮秀莲边给乖孙穿着衣裳,边道:“你外婆染了头疼,你娘天不亮便回去探望她了。”
小家伙听了,脸蛋皱成一团,“外婆没事吧?”
“没事儿,这阵已经好多了,你娘不放心这才要回去瞧瞧呢。”阮秀莲将人抱下床,拍着脑袋道,“找你小叔么梳头去吧。”
“好。”
“小叔么!”
宋听竹端着碗筷从灶房出来,便瞧见夏哥儿抓着头绳,兴冲冲朝自己跑来。
“小叔么小叔么,夏哥儿今天想要个小兔子头~”
宋听竹微怔,“小兔子头?”
夏哥儿举着小手,在脑袋两侧来回摆动。
“就这样哒,像小兔子的耳朵一样。”
小家伙模样实在可爱,宋听竹忍不住笑出声,摸着夏哥儿发顶,温声应道:“好,等小叔么把木梳取来便帮你梳。”
“嗯嗯,那夏哥儿先去洗脸啦~”
水井边刘虎已经帮小家伙打好了水,见他跑得急险些摔倒,忙伸着胳膊捞进怀里。
“慢点跑,当心跌倒。”他嘱咐道。
夏哥儿拍着胸脯,奶声奶气:“吓死啦,谢谢小叔。”
“娘,您烙饼子了?”刘小妹从屋里头出来,嗅见香气忍不住吞咽起口水。
阮秀莲道:“还剩下些陈粮,再不吃该生虫了。”
用过早饭后,刘大生拎着柴刀去了后山,阮秀莲跟刘虎母子俩,推着板车到邻村收粮食,刘小妹则留在家给宋听竹当帮手。
家里粮食已经攒下不少,宋听竹便想着先酿上一批,院儿里没那么大地方堆放,先前盘算着至少再收个千八百斤,等下批粮食运来,这批也该进酒甑提纯出酒了。
宋听竹唤小妹帮忙将粮食倒入大肚缸中。
酿酒的第一个步骤便是泡粮,将粮食浸入水中泡足十二个时辰,使其吸收足够的水分,一为去除粮食皮壳以及灰尘杂质,二为后续蒸煮创造良好条件。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224444.bar/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种田文 甜宠文 救赎文 木橙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