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到了军政府地两色旗在伯力城内高高的升起,那一刻,我与冯将军、宋将军一道,对着国旗庄严地敬了一个军礼。
当我对冯国璋将军和宋平蓝将军表示敬仰之情时,冯国璋将军淡淡的说:“这不仅是军政府的胜利,也是全中国甚至全亚洲地胜利。”
我猜,他这一刻一定是想到了无数东北民众为了这场胜利推着独轮车往前线运送粮草的情形,无数中国人为了支持抗战踊跃捐款的情形,无数好男儿义不容辞参军奔赴东北的情形。
别了,罗巴特金祝你一路走好,能在莫斯科得到沙皇地赞扬。
别了,俄滨海州,如今已经被军政府改名为魁南省
随同这篇文章还有几张黑白照片,包括中俄双方签字,俄军撤出伯力,以及前线官兵欢呼的画面。
整个中国为这篇报道沸腾了,一扫百年来累积之暗弱,各地民间自发地舞狮舞龙庆祝,烟花灿烂,锣鼓阵阵,比逢年过节有过之而无不及。
北京城内所有大小学堂在这一天放假,与国同庆,学生们冒着小雨,临时编排各种话剧在京师各地演出。
宋庆、聂士成、江自康、冯国璋、段祺瑞、宋平蓝六人被百姓传诵,称之为军政府的六虎将。
渐渐沥沥地细雨丝毫阻挡不住学生们的热情。
“军政府成立以来最大之胜利”
“事实证明,白种人并非不可战胜。”
“中国人并不比洋人差,在大元帅的带领下,中国必将崛起”
“对,我们要求那些代表选大元帅为皇上”
学生们激动的神情感染了没一个路过的老百姓,围观地百姓亦是热情地呼应,振奋无比。
而在这举国欢腾的时刻,杨度、屠夫等人的心情却是无比低落。
“屠叔,不用再多说了,我意已决。”叶之魁摆了摆手,制止还想多说地屠夫。
过两天就是全国代表大会,各省代表在京等候多时,并且都已经取得了各省督抚地同意,参政院的架子也搭了起来。
立宪派上蹿下跳,早就取得了大多数代表的支持,杨度等人成竹在胸,谁知在大会举行地前两天,叶之魁却召见了屠夫、杨度等人表示自己无意皇位。
屠夫,这位号称军政府最神秘的大佬,没有人知道他每天睡在那,在干吗,他在京师至少有四处藏身之所,他从不轻易露面,到目前为止,他没有在任何一家报纸上刊过照片。
甚至于大多数官员都记不清楚他那张脸,他总是在最黑暗的角落里默默注视着众人,同时,他是立宪派地幕后推手。
杨度黯然神伤,觉得自己这些日子来做的事都是白做了,到头来却是一场空。
“皙子,自古以来就没有亘古的王朝,即便是我自己,也会相信后代中会出现一些昏庸之辈。到时就误国误己了。”叶之魁见他心情低落,开解道。
“大元帅,这我都知道,但是就像是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只要限制君主的权利,皇位还是能一直延续的。”杨度一脸希翼的说道,企图让叶之魁回转心思。
叶之魁不以为然的耸耸肩膀,笑着说道:“这又有何用,还不是一个任人摆弄的傀儡,位尊权轻,反而浪费粮食。后人自有后人富,如果他们连自己都养不活了,那也是他们自己的事。”
“大元帅,难道你现在就轻易将大家来之不易的权利一力交出去?那些空口说白活的民主人士只会夸夸其谈,毫无半点执政之经验。”屠夫缓缓说道。
叶之魁摇摇头,笑着说道:“你们都不明白我的意思,我当然不会傻傻的将大权交给那些人手中,洋人的共和制是三、四年换一次总统,只是我们中国为什么一定要和他们学,四年太短,我希望在有生之年,慢慢将权力交给民众,这样才不会造成太大的动荡,至于我身后之事,则管不了那么多了。”
“有生之年。”屠夫眼睛一亮,喃喃自语,和杨度相视一望,叶之魁如今正当壮年,这有生之年可是久着。
九月二十九,又一个爆炸性消息被《亚洲时报》披露。
“大元帅对皇位说不”
只要是一些消息灵通的人都知道,《亚洲时报》是有军政府新闻部幕后控制,为军政府之口舌,上面报道的消息代表的就是军政府的意思。
“大元帅昨日在早朝上亲自宣布这一震撼消息,要求军政府各级官员不要做无谓的事情,说到国体之争,大元帅亲口宣称无意皇位,不过大元帅对西方民主制度亦是心存观望态度,认为如今的中国,亦不适合共和制。”
叶之魁无意皇位的消息快速传开,不但引起立宪派人士的震惊,也让那些民主人士错愕不已,但是反应最激烈的却是那些普通百姓和青年学生以及军队。
“大元帅不仅维护了国家主权,打败了侵略者,还提出了许多利国利民的政策,他是中国真正需要的领袖。”一名学生愤慨的说道:“一定是那些所谓的民主人士使的阴谋诡计,他们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企图摘取胜利的果实。”
一天之内,京中各级军官联名上书最高统帅部,希望叶之魁收回成名。
叶之魁不得不站出来,说明自己无意皇位,但是会出来参加总统的选举。
而那些民主人士此时才感觉到叶之魁的民望,说是中国最大的军阀也好,说是中国实际的掌权者也好,他们终于认清了现实,如果叶之魁下台,中国必乱。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224444.bar/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热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