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来以后不能随口敷衍小孩子了,法正的记性怎么这么好?昨日说的话一字不差!
不过荀澜还是纠正道:“大哥哥是像娘亲一样照顾了法正,不能说是和娘亲一样,知道么?”
“哦。”见荀澜态度坚决,法正干巴巴地点了点头。心下却有点不服气,大哥哥明明和娘亲一样的温柔,连那夜给他擦身子、试温度的样子都一样的。
翌日荀彧却不在家,仆从说主家近日奔波,大清早就出去了,每天很晚才回来,荀澜只见到了荀攸。
荀攸命人煮了酒,又留他们吃饭。
他们住的客栈菜色普通,不过是些水煮狗肉、烤羊肉、烤饼之类的普通饭食翻来覆去地做,荀澜已经吃腻了,又想到未来的十几日都不会有啥好吃的了,便欣然地同意了。
“几日不见,怎么安之还带了一个可爱的小娃?”
“是名士法真的小孙子,”荀澜笑道:“恰巧被我救下了。”
早上法正起来后还贴着他不放。
其实小孩子的第六感相当敏感,也喜欢看人下菜。聪明的法正就会对着心软的荀澜撒娇,对同样照顾他的寒玦则十分讲礼数。
横竖来荀家不危险,荀澜也就带着他了。
荀攸奇道:“其祖父是幽居恬泊的名士法真?”
法正小小年纪,却对祖父的名字记得很深,闻言一本正经地点了点小脑袋,奶声奶气地说:“正是不才。”
“哈哈哈,”这小大人的模样让荀攸抚掌而笑:“小童今年多大了,因何走失的?”
“三岁多了,法正是被坏人抱走的。”想到坏人那几张可恶的脸,法正带着一丝愤怒挥了挥小拳头。
荀攸逗他:“你可会读什么书?”
法正脆生生地道:“会念三字经。”
“这是什么经书啊?”
荀澜笑着说:“法正来背一段给叔叔听。”
法正一点都不怯场,张口就来:“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明明是这两天刚教的,法正就能一字不差地背下来。荀澜欣慰地摸了摸法正的头,终于明白了为何父母喜欢让孩子见人就表演节目了,这成就感还真是满满的!
见其对答如流,神色从容,荀攸对法正赞不绝口。
“法正真是天资聪慧,这诗文朗朗上口,细细想来又蕴含大道理,适合小儿背诵,可是安之所作?”
荀澜连连摆手,不能白占历史名人的功劳:“不不,是我一个师弟,名唤王应麟者所作。”
荀攸又继续夸赞法正:“此子聪明伶俐,长大必有所为。”
荀澜不似别的家长般谦虚,而是和人一起夸:“是啊,法正长大了可是要办大事的人。”
说着,戳了戳法正白里透红的小脸蛋,给他夹了几筷子芍药酱拌鸡肉放在小碗里,让他自己用筷子慢慢吃。
“我可以吃鱼吗?”法正吃完了又瞅上了烫鲤鱼片。
荀攸提醒道:“这鱼刺有点多,小儿不宜食。”
法正不乐意了,扑闪着大眼睛抬头看了他一眼:“岂能因噎废食?”
荀澜笑了一下:“童言无忌,不过法正要先谢谢叔叔对你的关心哦。”
联想到法正祖父幽居恬泊,乐以忘忧的性格,荀攸忍俊不禁:“真是有趣,看得我也想养一个了。”
荀攸和荀澜默契地没有提及何进,荀澜倒是说起了卢植,那位海内大儒,刘备和公孙瓒的老师,想要荀攸改日代为引荐。
荀攸不解道:“何必改日,择日不如撞日,临走前我带你去拜访一下如何?”
荀澜摇摇头:“如今我身份尴尬,见面徒增不快,不如以后做出成绩,方才有机会能得到卢尚书的青睐啊。”
本质来说,他就是个买官的道士。
让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卢植高看一眼,还是罢了,他有自知之明。要知道,卢植出身名门望族,其先祖上是周朝名臣姜子牙,师父是儒家代表马融。在这个素有门第之见的年代,不是每个人都和曹操那般,靠共同话题就能接近得了的。
“安之与他人不同,”荀攸道:“攸代为引荐,安之不必担心。”
荀澜笑着摆摆手:“不必了,公达对澜如此信任,我已经很满足了。”
临别之际,他特地叮嘱荀攸:“公达,若是他日在京不开心,记得一定回颍川寻我喝酒。”
荀攸笑着答应了:“一言为定。”
他想了想,从袖子里掏出来了一封书信,递给荀澜:“文若让我准备的,希望安之能够用的上。”
荀澜眼前一亮:“多谢!”
走出荀府的门,荀澜叹了一句:“荀攸,真是沉得住气啊。”难怪后世评价他“多谋深算,心思缜密,明智而能保守机密。”
而荀攸在送走荀澜后,便回到方才他坐的地方,将席子掀了起来,露出来了书信的一角。
“会是什么呢?”荀攸若有所感地打开了信封。
果然,是一封有关未来的信。
以前在胡桥村和荀彧分析天下,尚可用建立在对所有人性格、所有人势力分布了如指掌的基础上来解释,这次他直接给出的答案无疑暴露了能预知未来的本领。
荀澜也觉得自己这行为极为冒险,却是他权衡后,无论如何觉得都要去做的。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224444.bar/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爽文 系统 基建文 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