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手一摸,发现自己的左耳已经消失不见,只摸到一手鲜血。
稳住身形后,草草给自己止完血的张赤山,远远望见前方的怪石碑蹲在某个地方纹丝不动,四周有火焰蔓延,同时空中有蛇的空壳乱坠,如同一条条绸带慢慢飘落下来。
张赤山耳中还听到了类似吮吸的声音,心知是那怪石碑正在吃蛇。已经被吓麻了的张赤山干脆蹲在树上不动,甚至看到群蛇被吸溜干净,石碑走远,他都不敢下来。
直至第二天早上太阳出来,才大着胆子下树,小心绕着石碑离去的方向,出了山林。
在张赤山没注意到的身后,有一块小小的虎头石碑蹦蹦跳跳跟在他身后,也出了阴界。
张桢此时站在四面山的高处,皱眉看着下面的半山腰上,地间、树梢头纠纠缠缠都是些蛇类,有密集恐惧症的怕要当场就要吐了。
她不解问道一旁的贺几道:“不是说禹王碑吃蛇吗?为何这里还有这么多蛇?”
贺几道看了张桢一眼,不知想到什么,抿着唇角笑意回道:“这石碑跟人一样,每顿食量有限,剩下的蛇,就是禹王碑养的。”
他顿了顿,尽量找了个贴切的词语形容道:“口粮。”
张桢看着下方的蛇堆,心下担忧道:“这些蛇盘踞在此,路过的行人怕是要遭殃。”
里面不少毒蛇,路过此处的凡人被咬上一口,就古代这个医疗水准,怕是只能见阎王了。而且一旦蛇群失控,还不知道酿出什么灾祸来。
四面山山脚下往外去,零零散散有几个凡人村落。
于是张桢再次不死心问道:“咱们真的不能将这块禹王碑扔回邛崃山?”
哪来的回哪里去,没毛病。
贺几道也跟着皱起眉头,无奈叹气道:“我试过了,它不走。”
不但不走,还想在这个地界落地生根,纵然一时将它强扔回去,这石碑自己长脚,总是能回来的。
恰此时,金大用和于去恶两个别郡城隍也相继现身。
“我问过了,那禹王小碑说在邛崃山抢食抢不过大碑,所以去年深秋跟在一个猎人身后,出了邛崃山,一路北上,到了四面山觉得这是个好地方,它不走了!”
于去恶刚现身,就将打探到的消息说了出来,看得出来,大家都不是很想让这块碑,安家落户在此处。
自古以来都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禹王碑落在此处,他们不但要防着石碑作乱,还有看护之责。
禹王碑自带神火,又能驱蛇,如果被心术不正的人猎获,怕是要惹出乱子。
现在摆在眼前的是,该怎么办?
贺几道突然说道:“也不是没有办法。”
三个城隍老爷看去在场唯一的道人,异口同声道:“什么办法?”
金大用觉得自己三人语气太急了些,于是客气问道:“还请贺道长赐教。”
贺几道微微敛眉,看了一眼半山腰才说道:“半山腰的地势还算平坦,倒是可以建一座庙或道观在上面,让人日夜看着这块禹王碑,再凿一口深井,将禹王碑的口粮统统圈养进井中。”
“井口用神像镇压,蛇跑不出来就成。”
三个城隍一听,似乎这主意还不错。
张桢想了想问道:“那到底是修寺庙,还是修道观?又该去哪里找人来看着禹王碑?”
这话显然难住了在场其余三人,于去恶扯着自己下颚美髯灵光一闪道:“有个和尚欠我人情!”
言下之意是可以拉来这里当壮丁。
金大用听完也忽然说道:“有个道人欠我人情。”
理由同上。
张桢闻言,偏过头去看着贺几道,似笑非笑,也学着二人的话说道:“有个道人,也欠我人情。”
贺几道与张桢对视一眼,脸上浓浓笑意,装模装样,也跟着说了一句:“倒是有个和尚也欠我人情。”
如此,这一场关于地府、和尚、道士的三角关系,和尚成功出圈,最后四人协商一致,在四面山上建佛寺!
至于修佛寺的钱,贺几道表示他最近要去给一个告老怀乡的贪官炼丹,就从他那里出。
几人商议好后,三个城隍跑去和禹王碑约法三章,直言它要是敢惹乱子,就将它碑中的那点真灵捉去投胎,投畜生道,成为它最喜欢的口粮——蛇。
这一条似乎吓到了禹王碑,它又蹦又跳表示反对,三个城隍加一个武力值天花板的道长,可不会怕它。
被镇压的禹王碑只得乖乖表示顺从。
搞定了禹王碑,张桢与另外两人道别,跟在贺几道身后又回了鸣山府,来自顾彦的信,此时恰好寄到家中。
顾彦此去果然高中进士,因着张桢提供的抽肠草,没有了后顾之忧的她在京中发挥过了头,直接被座师留在京城中为京官。
她在信中唉声叹气对张桢抱怨了一通,并让张桢等她三年,三年后,她一定杀回中州郡。到时候二人联手,大干一场。
张桢看着顾彦的信,好笑地摇了摇头,京中多奇人,顾彦别将自己玩脱了。
抽肠草并不是没有破绽的,服用过这种草药的人,短时间内身体会散发出一点不一样的味道。
对这种草药熟悉的人,一闻便知道。
张桢赶紧提笔给顾彦写回信,万般叮嘱她一定要小心谨慎。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224444.bar/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女扮男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