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歌的歌词啊,前半段是自我怀疑和自我否定,中间是自我鼓励和加油,最后是绝地反弹哦。”
狗卷荆忽然意识到,虽然奥地利人总是笑得天真无邪像个孩子,但他不是真的孩子,他是一个开创了自己的音乐风格,有着巨大影响力的音乐家。
“这个思考你可以之后再继续,现在呢,先把那种前面的摆烂感表现出来,后面还有那种淡淡的嘲讽和黑色幽默感,以及最后的不甘心……反正先把第一层的感觉表达出来再说。”
“歌词里面也有吧,彷徨无措、虚张声势,用你的歌声表现出来啊!”
话是这样说,狗卷荆却怎么练都练不出来那种感觉。
没有经历过低谷的人,难以理解在躺在淤泥里仰望星空的感觉。
这下小荆是真的挫败了。
狗卷卷,自闭中。
指导老师莫扎特完全不同情他,还把小自闭拍了下来,分享给大鹅们。
“小荆唱歌也不差嘛。”门德尔松听了少年哼两句,充满少年感的声音,别样的勾人。
然后指挥家就被其他鹅怒目而视,特别是李斯特大鹅,第一个飞起来叨他。
平时总会站出来的肖邦,这时候却抱着莫扎特的手机,反反复复地听狗卷荆试唱的那一段,心里像刚刚刚刚出炉的蛋糕,又松又软。
莫扎特没好气地看他们吵架,回头就看见肖邦的样子,体贴地扭过头假装没看见。
别看波兰人总是胸有成竹、万事不惊的腹黑样子,实际上以前敏感纤细,非常在意他人的话语和看法,莫扎特一直觉得他让自己活得太辛苦了……说起来是什么时候开始好起来的?奥地利人仔细想了想,确定了时间点:是遇到小荆之后。
收了弟子之后,就连自己乐评和网评都不怎么看了,有空就翻小荆的消息和评论,然后跟车尔尼讨论钢琴教学的问题。让莫扎特最哭笑不得的是,肖邦堂堂一个音乐大师居然还跑去上别人的大师课,笔记本都写满了好几个,连带这几年创作了大量练习曲,曲风也变得硬朗了。
对了,小荆巴赛弹《冬风》的时候,可把他高兴坏了。表面看不出来,莫扎特却看到了他偷偷刷视频的样子,也不是很多次,大概看了亿次左右吧。
莫扎特摸摸下巴:为父则刚?
……
狗卷哥哥练歌练了一周都没练好,导致肖邦跟他视频的时候只能看到小少年有气无力的头顶,一时没忍住就笑了。
毛绒绒一颗,看起来手感很好。
“练不好?”
“练不好。”原唱的声音本身就自带丧感,律动节奏极强的歌曲里面,歌词速度很快,明明没有一点拖音,却能把那种被打击的感觉体会得淋漓尽致。
“练不好呜……”
可爱的小呜音。
肖邦想起门德尔松的孩子,和小荆差不多的年纪,进入了叛逆期把门德尔松给头疼坏了,但是小荆完全没有叛逆期的样子,反而越长大越可爱了。
小时候长着一张小天使的脸都不会撒娇呢。
“我倒是觉得你可以以你现在的心情尝试一下呢。”肖邦说:“和器乐不同,演唱是一种非常直接的反应。弹琴的时候还会得人的脑子思考,传递到手指,再由手指操控乐器才能发出声音,在这个转换过程中能通过很多细微的操作带出更加丰富的情感表述,但是声乐不同。”
“——它更直接、更迅速,能像剑一样刺入人的皮肤,将单一的强烈情感直接传递。”
“我倒觉得小荆在这方面一直很擅长。”
“实在不行,那就别管原唱了。”肖邦给了他一方非常不靠谱但又有实践意义的方案:“小荆就是小荆,以小荆的方式来处理不就好了吗?怎么弹琴的时候会,但是现在又忘了?”
波兰人如愿以偿看到小弟子又精神起来。
真好哄。
他们的话题不知道怎么就转到了莫扎特身上。
肖邦沉吟半晌,说道:“作为浪漫社的领头人,贝多芬和莫扎特其实是两种完全不同创作理念的音乐家,贝多芬愿意用音乐表现生命的喜怒哀乐,反抗与奋斗,可以说是把自己的人生融入了自己的音乐当中。但是莫扎特刚好相反,他愿意用音乐表达欢乐的一面,却很少把自己的愤怒和负面带到音乐里。”
“性格不同?”
“也有这方面的原因,更多的跟人生经历有关系。”肖邦想了想,小荆也到了该上这一课的年龄了,“你也弹过不少作家的作品了,像我的、李斯特、德彪西、贝多芬、莫扎特、柴可夫斯基等人,有什么感觉吗?”
狗卷荆认真思考了一下,“作品的习惯不同,呈现出来的效果非常不一样,表达的主题也会有很大差别。”
“没错,总结来说,就是人生经历导致的创作理念不同。”波兰人还是用莫扎特举例子:“我们都知道,莫扎特很小的时候就以神童出道,到现在为止再也没有比他更小、更有才华的孩子在那种年龄出道,但实际上莫扎特的神通光环之下是不断巡游演出的童年,在十六岁之前他从来没有长期居住过一个地方,而且除了练琴之外几乎没有接触过其他事物的真空状态。*”
“这段时间的经历对于莫扎特的性格有很大的影响。”
狗卷荆想起之前老师们聊的八卦,小声问道:“花钱如流水?”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224444.bar/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无cp 温馨文 咒回同人 格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