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 大明第一王妃_枕梦馍【完结】(157)

  驿馆可不是普通人能随便进的,况且去杭州之前,王爷为防沿路过于招摇,特意命一部分人留在了驿馆。

  如果陈家人进了驿馆,王爷他们早该知道了才是。

  她推翻了自己的猜测,脑子里却有一个更大胆的猜测:“是……”

  “是他。”

  徐妙容轻声回了一句。

  月桃眼珠子瞪了一下,喃喃道:“他可真大胆!”

  “知县本就有官职在身,出入驿馆,并无什么不妥。”

  徐妙容面上倒不见异色,局是她设的,鱼也确实上钩了。留在书桌上的那封写了一半还没糊口的信,也是朱楹故意写的。

  信上写了,兰溪各处,不甚配合,因此耽搁了些时日,图册攒造将毕,十日后即归。

  那是朱楹头一次明确的说出,十日后就走。

  在此之前,哪怕娄知县明里暗里打探,甚至户部那两位官员问到跟前,他都没给出明确答复。

  十日,期限已明。陈家要送大礼,便必然会在十日之内,把这份大礼送上。

  事实也的确如此。

  那封信,便相当于进度表,陈家按进度办事,进度,却也一直都在他们掌控之中。至于那真正的鱼鳞图册,早在他们出发之前,便暗中叮嘱着户部两位官员,加速攒造完了。

  明面上,两位官员仍忙着收尾,日日不见停。实际上,在他们出发去杭州的时候,完好的图册便已经另分一路,送去了应天。

  至于朱高煦为什么来了,她推测,“朱高煦没说实话。”

  话音刚落,朱楹便从外头走了进来。他点头,接着她的话继续往下说:“他的确没说实话。”

  “王爷。?”

  徐妙容转过身,又问:“他来兰溪,究竟所为何事?”

  鱼鳞图册是先朱高煦一步送到应天的,也就是说,朱棣是先收到了那鱼鳞图册,而后才派了朱高煦来的。先不说,朱棣知道真正的鱼鳞图册无损,就说攒造鱼鳞图册,以及因此产生的各项事由,并非为朱高煦所擅。

  朱高煦好武,于排兵布阵一项上,自有自己的见解。可文书案牍,土地税法,他并不精通。

  朱棣若派人来收尾,也该派朱高炽来。

  突然派了朱高煦来,她总觉得,醉翁之意不在酒。

  既然朱楹说了,她便留心细听。朱楹道:“倭国来信,欲与我朝贸易往来,船从宁波港入。高煦此次南下,便是为此事。”

  “倭国?贸易?宁波?”

  徐妙容脑子里冒出三个问号。

  怎么又有倭国的事?

  前脚才在钱塘遇到一个投机倒把的二鬼子,后脚倭国就要与大明贸易往来了。贸易往来这事,不稀奇,有明一朝,与倭国贸易次数几只手都数不过来。

  不用问朱楹,她就知道,倭国运来的是苏木、硫磺、红铜、折扇、倭刀。只是,船从宁波港入,朱高煦若是为这事来的,不应该去宁波吗,留在兰溪干什么?

  还有,倭国来朝贸易,贸易这事,好像也不是朱高煦擅长的,缘何朱棣依然派了他来?

  ?她看向朱楹,朱楹道:“皇兄虽应下了倭国之请,也发下了勘合,可到底是第一次正式贸易,又兼往事在目,皇兄许是,有他的考量。至于高煦为何留在兰溪,或许,吕蒙白衣渡江,可见一斑。”

  徐妙容的嘴抽了一下。

  白衣渡江,三国演义,又来。

  朱楹的意思,她明白。所谓“往事在目”,应是指洪武时期,倭寇或有骚扰大明沿海子民。头一次和倭国正式贸易往来,虽然对方的诚意做的很足,可谁知,诚意是真的还是假的。

  为了防止历史再现,朱棣特意派了勇武的朱高煦前来。而朱高煦专程停留兰溪,便是所谓的障眼法。

  明面上,朱高煦是为鱼鳞图册扫尾一事来的,实际上,他另有任务在身。

  既是这样的话,那,“他应该在兰溪待不了多久了吧。”

  “对。”

  朱楹点头,又道:“皇兄暗中还给了他一些人马,不到万不得已,人马不会现身。”

  “你怎么知道?”

  徐妙容昂首,问了一句。

  朱楹却从怀里掏出了一样东西,“高炽给基儿送了一些吃食来,里头还夹带了一封信。”

  “这是何意?”

  徐妙容并不伸手去接。

  她问了,朱楹道:“或许,这便是,他的诚意。”

  他的诚意。

  徐妙容忽然觉得头疼。

  未来仁宗皇帝的诚意,是个好东西。可此时的朱高炽的诚意,却是个烫手的山芋。人家三国里头,天下三分,如今这天下,倒是尽归朱棣这个当老子的手。

  可老子底下,有三个儿子。

  她“哎”了一声,不想继续往深里想,只道:“那咱们,什么时候回去?”

  原本按计划,今日将陈家人全部扣着,明日再上一场好戏,事情便了了,他们便正式启程回应天了。可朱高煦突然来了,预感到明天的戏可能要被打断,她多问了一句。

  朱楹道:“按原计划进行。”

  只此一句,她便知,他心里有数。

  想到被朱高煦百般回护结果没护成功,最后考虑到兰溪大牢的确太小,被他下令关在陈家,十步一护卫守着的陈家诸人,她道:“王爷,你说,提心吊胆一晚上,满腔愤懑一晚上,明天醒来,陈老太爷会不会……又加价?”

  其实她还是有些舍不得那十万贯的。但不义之财不能得,那钱说不得还是赃款,因此她只是感慨了一句,就丢开了去。

  “不会。”

  朱楹回答的笃定,他忽而轻哼了一声,目光落在窗外,道:“倒是应天城里,有人怕是要睡不着了。”

  徐妙容睫毛轻轻颤了颤。

  想到从钱塘打道回府时,朱楹与她说过的话,目光也落在窗外,她轻笑了一声,却是说起了别的:“枇杷成熟了,明日,妾身想去摘枇杷。”

  既说到要去摘枇杷,翌日,她便当真带着月桃和月菱一道,往那枇杷最繁密的地方去了。主仆几个走到半道,又遇到不知道从哪里玩乐了许久回来的朱瞻基。

  朱瞻基道:“四姨奶奶,摘枇杷去吗?”

  徐妙容险些一个趔趄。

  她怀疑朱瞻基这小家伙上辈子是不是她失散的朋友,假装自己原本不是去摘枇杷的,她问:“哪里有枇杷?枇杷成熟了吗?”

  “熟了熟了。”

  朱瞻基连连点头,又从口袋里摸出一个金灿灿的枇杷来,“四姨奶奶,你瞧,这是基儿特意留给你的。基儿方才也尝了一个,可甜了。”

  徐妙容接过那枇杷,轻轻剥开皮,咬了一口,果然汁水充盈,甜味肆意。

  “你从哪得到的枇杷?”

  她问朱瞻基。

  朱瞻基手朝着王二小家方向一指,道:“二小给我的,他说他在路上摘的。”

  又央她:“四姨奶奶,咱们一起去摘吧。我问过二小了,二小说,那枇杷树就在西边路上。也不知是谁吃了枇杷吐了核,那核长大了,自个成了一棵枇杷树。”

  徐妙容想了想。

  原本她便是打算,去谁家院子里买点枇杷。在兰溪数日,她已经看过,兰溪各家,几乎都种有枇杷树。可朱瞻基说路上有枇杷树,还离这不远。

  不想多走路,她便有些意动。应了一声,婆孙两个便朝着王二小说的那棵树去了。

  到了的时候,果然见过那树上硕果累累。黄澄澄的枇杷密密地坠在枝头,有那不知何处飞来的小鸟,正歇在树顶,一下一下地啄着枇杷果肉。

  捡起树上掉落的枇杷,朱瞻基也不急着吃,他先送到徐妙容面前,道:“四姨奶奶,给你。”

  好孩子。

  徐妙容对他笑笑,没好意思第一个吃。

  推辞了一回,举目四望,她感觉,周遭有点熟悉。忍不住想到她问起户部两位官员,陈家土地情形时对方的回话:“阡陌纵横,土地平旷,多为方田,井然有序。”

  正式丈量之前,他们在兰溪乱逛,入目所见,多是不齐整的土地。那些土地或在坡上,或有棱有角。方田有,但并不成规模。

  眼前这些田,竟然齐整的,像是被人规模化耕种了一样。

  不会吧,眼前便是,陈家的土地?

  她若有所思,问朱瞻基:“二小有没有跟你说,这是谁家的土地?”

  “没有。”

  朱瞻基摇头,又说:“我没问那么多。”

  算了。

  徐妙容也不纠结了,虽然她大概率确定,眼前的就是陈家的地。可他们是来摘枇杷的,枇杷树长在路上,没长在田里,她还是,采枇杷吧。

  低处的树枝已经被人扯下来,上面的枇杷也被采光了。高处的,需要跳起来,或者爬到树上。月菱约莫觉得自己臂力惊人,伸着手,往上跳了几下。

  枇杷树很给面子的掉了几颗枇杷。

  徐妙容也给面子的伸手去捡,刚捡了两颗,突然,她伸出去的手一顿,目光落在某处,口中忙道:“再跳两下。”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224444.bar/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