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林珠闻言微微抬眸看向四爷,故做小心的问道:“实话实说吗?”
“哼!”四爷不语冷哼,接过四福晋递过来的茶杯,慢慢宽着。
乌林珠想了下,决定在实话实话说的前提下,再摆个稍微委婉的姿态:
“‘昔日寒山问拾得曰: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治乎?拾得曰:只要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自来都是教坏女儿坑岳家,教坏儿子坑全家。孩子不听话,要么狠狠的打,要么就可劲的惯。奴婢小小的一个人,不在其位不谋其事,不过是苟且偷生罢了(liao)。”
四爷/四福晋:“……”
那从今天开始,苟且偷生也要有门槛了。
撸完虎须后,乌林珠做作的叹了口气,又用贾家自嘲了一回:“自古老子英雄儿好汉的事就不多,子不肖父也是世间寻常之事。旁的不提,只说我们贾家吧。当年能跟着太祖打天下,祖上也是骁勇善战的好汉。
然如今的贾家子弟上了战场,能不临阵怯战,干出坑家败国的事都是祖上烧高香了。可有什么办法呢,不过是一种米养百种人罢了。”
屋中众人:…真是好话赖话全让她说尽了。
如此巧言令色,又如此奸诈,狡猾,无耻,诡计多端……四爷直视乌林珠,眼底都是惋惜和庆幸。
若她是男子,未必不能重振祖风。
也幸好这不是自己女儿,将来嫁不出去也不担心砸在家里。
╮(╯▽╰)╭
诚如乌林珠猜测的那般,她之前的行为惹怒了王府一干奶娘和教养嬷嬷,李侧福晋不光借机跟二格格打了亲情牌,还将弘时身边侍候的人都过了一遍筛子。
正好弘时的年纪也用不上奶娘了,李侧福晋就借着这股东风将弘时的奶娘打发走了。但弘时身边除了小太监还有几个总角小厮玩伴,其中一个就是其奶娘的儿子……
想要利用弘时给乌林珠一个教训的人不少,但乌林珠凭借其独有的造作风,不但没吃什么亏,还将皮球踢给了四爷和四福晋。
先不管乌林珠如何犯了众怒,但亲儿子被人教唆利用,四爷还能无动于衷,什么都不做?
于是出事后,乌林珠没受到什么伤害,弘时身边的下人却是来了个大换血。
李侧福晋还好些,虽然觉得乌林珠挺闹腾的,但她儿子被人教唆利用这个事才是最让她揪心的。
现在那些下人只是教唆她儿子教训一个丫头,若是没及时发现,那这些下人会不会越发胆大妄为?假以时日,会不会离间他们母子之情?
肯定会的!
越想越后怕的李侧福晋到是越发感激这件事情发现的早了。
而乌林珠呢?
因其在这件事情上的无耻和全身而退,到是再度让整个雍王府的下人见识到了她的难缠和‘得宠’,此后待她竟又多了几分小心,不敢得罪。
……
荣国府那里,贾母在被焦大‘问候’了两回后,终于想起来应该派人去雍王府打探打探乌林珠的消息。
巧的是贾母派人来雍王府打听消息的时候,正是弘时身边下人大换血的第二天。不过四大爷他们家的篱笆扎得紧,就算贾家来人使出了金银大法,也只打听到了一点皮毛。
得脸!体面!
不过区区四个字,到让贾母从被动被勒索变成了主动上贡。
荣国府的姑娘都是按月领月钱,按季做衣裳打首饰,于是从下个月开始,属于乌林珠的那份贾家姑娘份例也会按时送到雍王府。
除贾母这份晚来的慈爱,王夫人那里也因着贾母的态度受益匪浅。
虽说大儿子死了,大姑娘没攀上高枝,小儿子带着他那块含金量并不高的玉远赴江南,但王夫人仍旧因着乌林珠多了几分底气。
然相较于贾家这些纷纷扰扰,四爷从乌林珠这里得到了一点不太明显的提示后,更是加快了踹太子下野的脚步。
寒山和拾得的那段话若是有进阶版,那一定是——欲使人灭亡,必先使人疯狂。
四爷:太子,需要爷这样的兄弟!
.
太子需不需要四爷这样的糟心兄弟还不好说,但王夫人的兄弟却想要借着乌林珠的兄弟搭上林如海,却是不争的事实。
扬州与金陵相隔不远,王夫人的哥哥和姐姐,也就是王熙凤兄妹的老子王子胜和嫁到皇商薛家的薛王氏都在王夫人的往来信件和节礼中,都听说了宝玉依亲姑妈生活教养之事。两家都是会钻营的,合计了一回,过了端午便择了出行吉日阖家前往扬州巡盐御史府拜访。
于是薛家的宝钗,贾家的宝玉,林家的黛玉,竟提前遭遇了。
-----------------------
作者有话说:苟且偷生(苟且:得过且过;偷生:苟且地活着)指得过且过,勉强的活下去。比喻贪图眼前的存活,缺乏远见贪生怕死。
第32章 这一……
这一年, 贾敏还活着,她有儿有女,满心都是守得云开见月明的满足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许。而林如海呢, 一脉单传的林家终于迎来麒麟儿,也是春风得意,心满意足。
同是这一年,薛老爷健在, 薛家的生意不增不减,仍旧持稳。嫁入薛家的薛王氏仍是时不时就要感叹抱怨一回父母待她吝啬不公, 让她从官家千金变成商人妇。
恰巧也是这一年, 王贾两家再度联姻, 王家长房的大姑娘王熙凤婚配荣国府长房嫡子贾琏。长房长子王仁初入纨绔赛场,薛家的薛蟠也正是对什么都好奇感兴趣的年纪。
可以说这一年的林家, 王家和薛家都是一副欣欣向荣之气,宝黛钗三人也全是父母双全,前有兄弟后有家族, 最无忧无虑的时候。
若无意外, 从这一年开始有的家族蒸蒸日上,有的家业凋零, 有的妻离子散……
抛开已经隐隐有了变数的将来,只先说三家的主母吧。
王大太太出身宁国府,不但是薛姨妈的长嫂,还是贾敬的胞妹,贾敏的堂姐妹。这也是为什么贾珍与王熙凤从小熟稔了。
贾敏, 薛姨妈和王大太太出身都差不多,年少之时也曾时常相见,但长成后各人的经历际遇却大不相同。
一个嫁给了仕宦书香之族的林家, 成了探花郎之妻;一个嫁入同样官宦勋贵的王家做长媳,一个却许给了百年皇商的薛家,做了商人妇。
一个出嫁就得欶命,不过几年就诰命加身。
一个虽是长子长媳,却因次子强势,长子无才,不得不偏居金陵祖地。
一个却是失去了官家小姐的身份后,再没了诰命加身的可能。
薛家最是有所求,不管是薛老爷还是薛姨妈,他们都是带着殷勤讨好之意登门的。而王大太太登门的原因就复杂了许多。
一是为了即将嫁到荣国府的女儿,二是为了不及弱冠的儿子。三嘛,则是王大太太得了恶疾,名医看遍,好药吃遍,怕影响亲闺女的亲事不敢声张,如今不过是生挺硬熬罢了。
这会儿来见堂妹,自有不少贴己话要说。但小姑子就在跟前,又不由忍了下来。
抛开前尘种种,只说此时重逢,一个因生产略有些丰腴,一个面色腊黄似有隐疾,一个除了年华不在竟是不增不减,一时间竟都唏嘘不已。
少时,三位当家主母宾主落座,又笑着受了小辈的礼,之后各有表礼互送,这才打发小辈下去玩耍,自在说话。
三人都有儿有女,不过贾敏的儿女却是年纪最小的。王仁和薛蟠给贾敏请过安后,便被管事引到了前面。
林小弟被奶娘抱着给客人们看了一回,又被花样夸了一回就由着奶娘抱下去了。最后竟只有宝钗跟着宝玉和黛玉去了林家的花园玩耍。
盐政最是个有钱的衙门,所以巡盐御史府的后宅也修得美轮美奂。此时不过七月,正是姹紫嫣红开遍的时节,一路走来,步步是景,更让人有种置身仙境之感。
宝钗比宝玉年长两岁,黛玉又比宝玉小了一岁,虽说此时几人年纪都不大,但三人里,宝钗是唯一跟着父母出门应酬过的。
金陵之繁华不下京城和扬州,城中官宦士绅之家也都修了极好的宅子和花园子,宝钗曾随母亲去过金陵甄家,当时她便觉得甄家的宅子已是极好的了,不想来了巡盐御史府,她才知道什么是山外有山。
来之前,宝钗就得了父母叮嘱,不管林家的姑娘是否好相处都切莫与之发生冲突。这会儿一路走来,因父母熏陶教养已知富贵权势的宝钗,心中竟又生出一股熟悉的怯意来。
是的,熟悉。
上一次生出这种胆怯和自卑的情绪还是在甄家见到等那真正的官宦千金的时候。
相较于宝钗,宝玉见家里来了个姐姐,就特别高兴。黛玉也有些小兴奋,毕竟她上次见到这么多人还是她弟弟百天的时候。
兄妹俩先是小大人一般的招待了一回宝钗,随即就迫不及待的对宝钗发起了十万个为什么?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224444.bar/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空间文 红楼 清穿 外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