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大姐姐有用,她就只能‘死’在外面。
这一刻,三人心中对‘有用’也更加的执着……
…
宝玉叔侄吃晚饭,乌林珠和迎春又都陪着吃了半碗粥。饭毕,宝玉叔侄便出了梨香院去给王夫人等请安。之后又从贾母后楼那边贴着大观园的园墙回了梨香院。
自从又搬回梨香院,宝玉叔侄都有一种这里才是他们住处的真实感。
仍旧像之前那般布置自己的院子,之后叔侄俩便会凑到宝玉那边的书房由着先生督导功课。
无论是宝玉还是贾兰,于读书上都极有天赋,更重要的是他们不但有天赋,他们还非常努力。
哪怕乌林珠曾跟宝玉提过,不必将科举当成人生唯一的目标。字写好了,画画好了,或是有旁的一技之长,也都算有用的人。
但不知何时,宝玉却是真的想要科举入仕。想要成为一个更有用的人。
于国于家皆有用的人。
相较于宝玉,贾兰出仕的理由就非常简单,他要‘有出息’。
在贾兰被灌输的思想里,最有出息的事就是入朝为官,给他娘挣一身凤冠霞帔。
叔侄两个日复一日的努力读书,不懂的就问宝玉的先生和官学里的讲师。
官学里休沐的时候,宝玉便会去林家瞧一瞧贾敏和黛玉。宝玉仍旧将贾敏视为亲姑妈,在贾敏面前又孝顺又懂事。
虽然探春是宝玉的亲妹妹,但在宝玉心里黛玉这个妹妹跟他更亲。聪明伶俐,口舌锋利却从不会陷害他,挖坑让他跳……
除此之外,每年正月官学放假的时候,宝玉都会去洛阳的白马寺,跟着他的师傅和师兄弟们修行。
小小的一个人,生活积极又忙碌。
与宝玉相比,如今最让贾政放在心上的庶子贾环却是真的被耽误了。
贾政白天在国子监里做助教,晚上又要跟那些门人清客谈词论诗,偶尔有空想要考考贾环的功课,赵姨娘又说她儿子还小,贾政白天黑夜见的都是读了好些年书的人,那些人最起码都是举人。
这样的情况下考环哥儿功课,对环哥儿不公平,也极容易让老爷生气失望。
于是贾政便不考了,贾环松了一口气的同时也让贾政失去了知道儿子真实情况的机会。
贾环呢,他白日里要去贾家族学上课,而贾家族学连个正经先生都没有,他几乎什么都学不到。晚上的时候,只要赵姨娘等人又惹王夫人不高兴了,王夫人便会拘了贾兰给她抄‘两页’佛经。
长此以往,贾环不废才怪呢。
不过以后就不必担心了,贾政向国子监递了长假条,从现在开始他不但会带领贾家的老少爷们早晚去宁荣街口背诵《大清律》和《弟子规》,还会全面接手贾家族学。
但你还别说,贾政的学识未必适合做国子监的助教,但肯定能给贾家族学里的少年郎们‘启蒙’。
哦,还有薛蟠。
薛蟠也在贾家学堂附学呢。
~
另一边,想到贾政会如何震惊贾家族学的误人子弟程度,乌林珠就笑得眉眼弯弯。而多少还有些拿不准乌林珠什么意思的塔塔尔氏却背着所有人过来见乌林珠了。
她们三房的人都想知道乌林珠是怎么看待薛宝钗的。
他们又要用什么态度对待这位新鲜出炉的养女。
乌林珠:“那本宫就不管了。”
想怎么处就怎么处呗,就算你们想好好处,也得看珍嫔病逝后,人家还愿不愿意搭理你们了。
说起这个,塔塔尔氏不由又问了一回丁忧起复的事。
“老太太已经问过几遍了,说三老爷已经丁忧结束了,是不是该起复了。”
乌林珠听了又是一通笑,“这要是一直不能起复,薛家岂不是连最后的希望都没了。”
不能嫁到贾家,珍嫔又死了,回头发现认回来的养父又一直赋闲在家……这大起大落的开局,也忒让人同情了。
←_←
第154章 ……
“回头老太太再问起, 你们便从当今正在清查外戚的事上寻借口。若想三老爷顺利起复,赖家这等奴才就绝对不能留了。让老太太自己选,是要儿子还是要奴才。对了, 改日再寻个时机,单独跟薛家那位感叹一下爵位的好处。”
不管丁忧后起不起复,身上的爵位都不会变。可这当官的就行了,不能起复还是官老爷吗。
“公主的意思是?”塔塔尔氏有些拿不准乌林珠后一句话是什么意思。
乌林珠转了转手腕上水头极好的雕花玉镯, 有些漫不经心的说道:“二房对大房的爵位一直虎视眈眈,若不是条件不允许, 二房必然会对大房出手。都是老太太的血脉, 三老爷难道就不眼馋大房的爵位?
三房两个哥儿, 哪个哥儿不比贾琏强?贾琏凭什么可以坐享其成?三太太不小心露了心迹,那薛大姑娘又成了三房的养女, 未必不会为三房谋划一二。”
宝钗是个有上进心的妹纸,当发现三老爷归朝无望后,定然不甘心。有塔塔尔氏提前埋下的暗示……之后就要看宝钗的孝心和良心哪个占上峰了。
回头替三房争了一回, 却又遭三房背刺…人生不能更苦逼了。
想到这里, 乌林珠又对塔塔尔氏催促道:“时间不多了,趁着珍嫔娘娘现在还活着, 你们赶紧的吧。”
塔塔尔氏:“…是。”
这时,荷叶从前面过来。看了一眼塔塔尔氏,才与乌林珠回道:“主子,二太太求见。”
乌林珠闻言看向塔塔尔氏,塔塔尔氏又行了一礼便从后门退了出去。
一时王夫人进来, 就见乌林珠十分慵懒的坐在贵妃榻上。手里拿了把做工精致的团扇有一下没一下的扇着风,懒散又惬意。
仗着乌林珠是自己的亲闺女,王夫人也没像旁人那般行什么君臣之礼。一边走到贵妃榻尾端小心的掀开裤脚查看乌林珠的脚腕子, 一边又絮絮叨叨的,“怎么这般不小心?侍候你的人也是不中用。”
乌林珠没在这个话题上纠缠,非常直白的问王夫人怎么过来了。
“这么晚还出来,您老也不怕走了困。”
王夫人极其自然的坐在贵妃榻下首的鼓凳上,一边问乌林珠这几年都是怎么过的,一边又问起珍嫔为什么要让三房认宝钗做养女。
“能怎么过,不过是吃斋念佛罢了。”乌林珠顿了下,让荷叶去端两碗甜果汤来,完事才又跟王夫人说话,
“盖这处省亲别院时,薛家不光先后出了两笔钱,还出了不少他们铺子里的东西。珍嫔不想欠薛家太多人情,更不想让家里兄弟跟薛家做亲,这才用了这种法子罢了。我寻思着薛家自己巴结三房,回头三房再各种推脱,完事姨妈再寻舅舅诉苦,最后再将太太弄得左右为难,里外不是人。珍嫔提起来的时候,我便觉得此事可行,便替她将这事办了。”
王夫人也猜到这种可能了,只是,“珍嫔不会惦记上薛家的银子了吧?”
乌林珠笑着嗔了王夫人一眼,“若珍嫔真惦记上薛家的银子,那她就不会自绝联姻了。将宝丫头娶进来,再弄死傻家那傻子,薛家的百万家财不就都是宝丫头的了?回头生产时去母留子,就更不耽误家里的哥儿结亲了。”
是呀,为什么不呢?
“那肯定是三房不缺银子呀。”乌林珠仿佛看傻子一般的看王夫人:“不缺银子还跟个商户结亲,那不是白白浪费了结交权贵的机会?太太也不用探我的口风,宝玉的前程和亲事我自有打算,别管老爷还是老太太,都别想拿宝玉做筏子。”
王夫人闻言心中一晒,随即又悲从心来的拿起帕子对乌林珠说起这几年的艰难来。
“自打你没了音讯,我们娘们在府里的日子便一日不如一日。大太太一向如此,我也懒得提她。凤丫头却是个面上一团笑,心奸似悍鬼的。三房还罢了,就是住在府里,也不占府里什么,更不会管府里的闲事。
三太太待我客气,三房的两个哥儿待宝玉叔侄也极好,也不像府里的其他人跟红顶白。只老太太和老爷那里,却是恨不得我们娘们立时死了才好。赵姨娘那个贱/人和你老子屋里那几个更是沆瀣一气……”
乌林珠将人都得罪尽了,她这一失踪府里的人可不就有仇报仇,有冤报冤了嘛。
尤其是贾母,恨不得立时就踩死王夫人和宝玉,以报她多年被搓磨的仇。
贾政,凤姐儿,赵姨娘,探春……也都各有各的理由。
看着越说越难过,越说越委屈的王夫人,乌林珠难得升起一丢丢同情。
“太太受委屈了。”抿唇,长长的叹出一口气,乌林珠才一脸正色的问王夫人,“不过我既然回来了,自是不会再让太太受半分委屈的。太太只管说,您想先弄死谁?回头我再随机弄死一个,咱们正好凑个买一赠一。”
王夫人要是想要弄死赵姨娘,那她就‘随机’弄死贾政。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224444.bar/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空间文 红楼 清穿 外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