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红楼同人] 大清反骨仔_外乡人【完结】(227)

  早在去年十月末,李家就对省亲这事失了兴致。

  没办法,谁让四爷将弘时过继出去了呢。

  如今皇后所出的弘旦就是四爷实际意义上的嫡长子了。

  无论将来立嫡还是立长,都跑不了他。但同时,他也成了众矢之的。

  李家失去了皇长子,心中不光对李氏生了埋怨,也懒得再折腾什么省亲了。但心里是这么想的,面上却还不敢彻底得罪了李氏和二格格。于是仍旧装出一派亲热模样高高兴兴的迎接李氏省亲。

  反正大钱都花了,也不差这点招待费用了。

  当然,李家也不是没旁的目的,一是想要让李氏尽可能的在四爷面前替李家子弟美言,争取个个升官进爵。二是李家也有待嫁女儿,姑侄共侍一夫的事在清朝不算什么。李家希望李氏明事理一些,直接将亲侄女送给四爷。

  三来则是四爷后宫子嗣不少,未尝不能借|腹|生|子,抱养一个在膝下。

  因有了这些想法后,李家还让家中女儿都来请安献了一回艺。

  这不光跟李氏想要出宫省亲的初衷背道而驰,还多少有些伤了她对娘家的情份。

  索然无味的呆到掌灯时分,李氏便以回宫参加宫宴的理由提前离开了李家。

  对了,回宫的时候路过雍亲王府那条街,李氏还让人停了轿辇,径自去二格格的公主府转了一圈。

  她没了儿子,又是这个年纪了,说不定将来她就会来二格格的公主府养老。提前来这边看看,也算有个印象。

  因来了二格格的公主府,李氏还抱着两个外孙说起了隔壁的主人。

  “那丫头从小就是脑后生反骨的。”

  二格格闻言也是笑,说起了幼时被奶娘拿捏的事。

  若没有乌林珠,她的日子未必是如今这般随心顺意。

  临近丑时,李氏才在二格格夫妇的目送下回了宫。

  其他省亲的宫妃大多比李氏回去的要晚一些。

  就连珍嫔也是按着规定时间出宫,再按着规定时间回宫的。

  荣国府大观园的各处匾额都是四爷亲自题的,然后由珍嫔这个嘴替传达下去的。

  但也许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吧。四爷提的那些匾额竟与原著中没什么太大的出入。

  就连大观园里的一些建筑也都与原著中相差不算太多。

  荣国府开除了乌林珠的序齿,迎春仍旧是二姑娘,但珍嫔却成了荣国府的大姑娘。珍嫔倒没对此表示过什么,她对所有人几乎都是一视同仁。

  不过也有例外。

  对于自己的两个‘亲’弟弟,珍嫔的态度很是一般,但对乌林珠的两个弟弟,珍嫔却多打量了好几眼。

  也许是相由心生吧,哪怕五官都生得极为精致,但宝玉给人的感觉就是温润舒朗,而贾环则恰恰相反。

  而贾家三春则是各有千秋,迎春骄傲强势,探春精明外露,惜春开朗活泼。

  除了贾家三春和宝玉等人,其他参加过众筹的人家也都派了人过来。不过除了各府女眷外,珍嫔也只见了贾家的男丁。

  珍嫔原就不擅长什么诗词,这会儿也不会像原著中的元春那般让所有人去作诗。

  随便问了几句例行性寒暄套话,这边便开席听戏了。

  等到了回宫的时间,珍嫔一边让人将带来的东西都赏下去,一边也带着几分急切心思的与众人辞别。

  这一天的戏演下来,比她与人打一天拳脚功夫都累。

  ╮(╯▽╰)╭

  所有宫妃都回宫了,宫里宫外洒出去的眼线也没谁发现乌林珠的踪迹。四爷便有些担心乌林珠是不是遇见危险了。

  按四爷对乌林珠的了解,就算不去作妖,她也肯定会凑省亲的热闹。

  就在四爷担心乌林珠出事的时候,年家那边的消息也传到了宫里。

  好嘛,原本那丫头真去作妖了。

  知道乌林珠没事后,四爷又将提起来的心放下了。随即又让人时刻注意京城内外的动向,务必将人找回来。

  年家没有旁的证据,只跟那赌坊死磕。

  民不与富斗,富不与官斗。但在京城这地界开赌坊的,哪个后面没有撑腰的?

  年家这般无理取闹,可算是将赌坊背后之人给得罪了。

  再然后,赌坊及其背后之人便为乌林珠背了一回黑锅。

  年太太三七出殡,年家兄弟带着子侄和年家旁支子弟将其棺椁送到城外家庙寄存,等将来年遐龄没的时候,一块送回祖籍安葬。

  是夜,众人于家庙守灵时,混在年家出殡队伍里的乌林珠便将年羹尧的儿子都弄到了游轮空间。

  因就是在城外,乌林珠便直接骑上她那匹枣红马一路疾驰而去。

  乌林珠没去旁的地方,而是直奔天津卫。

  在天津卫包了一条船去了台州,之后从台州那里下船,趁夜拿出游轮空间里的水上摩托直奔曾经在地图上看到过的一处荒岛。

  行了差不多一天一夜才到达目的地荒岛,因担心岛上有什么毒蛇虫蚁,乌林珠并不敢往里走。只稍微休整了半日,她便将年羹尧的儿子悉数留在沙滩上的一处礁石后面,自己无事一身轻的重新回到台州。

  刚回到台州听就当地人说什么飚风要来了。

  飚风,即台风。

  听说要来台风了,乌林珠第一个反应就是转头去看大海的方向。

  但愿年家那哥几个能平安渡过这波地狱开局吧。

  一年前,年羹尧成了不举之人。

  然后是今年的正月初九早上,年家的老太太又没了。

  正月十五晚上,年家先失窃,后走水。损失的财物不可估量。

  到了正月的最后一天,年家又丢了三个儿子,可谓是雪上加霜。

  就问年家怎么倒霉成这样?

  是呀,为什么呢?

  没人知道为什么,所有将注意力放在年家的人也都没发现什么。但四爷就是感觉这事跟乌林珠脱不开关系。可他的人都快将年家盯死了,也不曾发现乌林珠的身影。

  最让四爷觉得哭笑不得的是四爷不知道乌林珠干完这一票后,还会不会继续对年家出手。继续派人盯着年家吧,怕徒劳无用。不继续盯着年家吧,又怕乌林珠再杀个回马枪。

  毕竟距离年羹尧出事再到年家这一串的事故,中间也隔了一年多的时间呢。

  就在乌林珠再次销声匿迹了许久后,她又回了京城。这一次回京城的不止她一个人,还有两个她从外地特意带进京的骗子。

  一个一派仙风道骨的老道士打扮,一个一身素色碎花衣裙的农家女……

  说来也是巧了,原本乌林珠可能还要在外面流浪一辈子才回会京的,但她出京前忘记将冷藏室里的隆科多给年羹尧送过去了。带着这么个人走南闯北也多少有些个嫌弃。

  尤其是这位不光吃了那一百只京城的耗子,还沿路吃了不少其他地方的耗子。再这么喂下去,乌林珠都担心这玩意儿再得了鼠疫。

  隆科多不是什么好东西,但年羹尧敢对她下死手,她就要用最钝的刀一点一点凌迟了他。

  -----------------------

  作者有话说:老天爷:这个锅我不背!

  第150章 ……

  乌林珠与一身碎花衣裙的农家女一块进的城, 那位仙风道骨的老道人则晚了她们几个身位。

  乌林珠有很多户籍和路引。

  有从某个小镇的伢婆那里采购的,也有从某衙门的师爷那里买的,还有她让专门造假的手艺人帮她刻的印, 之后自己随便造的。

  有钱能使鬼推磨。在一个可以随便进行人口买卖的时代,只要银钱到位,还真就没什么是买不到的。

  可以说,她这两年走了很多地方, 如今最不缺的就是户籍和路引。

  这会儿随便拿一套户籍和路引出来,她就大大方方的走进了严出严进的京城。

  进了城门, 乌林珠便带着那农家女寻了一位伢婆。

  和荣国府一样, 年家这边也会经常从外面采买下人。京城的伢婆不少, 但大户人家用的伢婆也就那么几位。出京前乌林珠就打听过年家用的是哪个伢婆,这会儿便直奔那个伢婆家。

  乌林珠指着那农家女说什么身体好, 家中姐妹都是极能生养的。全是一副他们就是慕权贵,想要借着好生养的身骨谋财的嘴脸。

  那伢婆什么人没见过,但这么厚颜无耻自荐枕席的还是头一回。但乌林珠给了那伢婆一笔银子, 又不要卖身银, 那伢婆便眉开眼笑的去寻了年家的管事。

  之后那年家管事又得了些许诺和好处,跟着乌林珠来京城的农家女便成了管事家逃荒的远方亲戚。

  农家女被管事送到年老太爷的院子里做了粗使媳妇, 剩下的事情就好办了。

  主要是这女骗子早已破身,年纪又不算太小,这个年纪‘卖’入年家,除了粗使媳妇也没旁的职位给她了。

  也不是没有,只是旁的职业接触不到年老头。

  过了半个多月, 乌林珠又与那位在某个道观借宿的老道人联系了一回。之后那老道人便在夜观天象后也去了年家。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224444.bar/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空间文 红楼 清穿 外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