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红楼同人] 大清反骨仔_外乡人【完结】(189)

  惜春手里握着乌林珠给她的铺子,最不缺画画那些东西。见乌林珠问,便乖巧起身说了一回自己最近都画什么了。

  乌林珠点头,又道:“前儿得了些画西洋油画的东西,又让人去收集这方面的书籍,回头得了,也让人你给送来。好不好的,打发时间罢了。”

  惜春听了,连忙道谢,还对乌林珠笑出一对小酒窝。

  “真要谢我,那得闲了你也给我画几幅好了。”

  摸了下自己的脸,乌林珠又补充了一句,“脸要画得瘦一些,眼睛要微微画得大一些。”

  惜春闻言很是认真的凝视了乌林珠一会儿,便对着乌林珠乖巧点头。

  不就是将你画得漂亮些吗?

  没问题!

  逗了一回两个小姑娘,乌林珠的视线直接略过探春,看向薛姨妈母女。

  “老早便听说姨妈和宝丫头入京了,只这些日子不得闲,竟是今日方见到人。”

  见乌林珠这么说,薛姨妈母女连忙起身,又对着乌林珠行大礼。

  这一次,乌林珠倒是没直接将二人唤起来,而是神色淡淡的说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一人犯事则九族惶恐。与普通百姓相比,薛家是皇商之势。可跟真正的宗室勋贵比,薛家又与那些普通百姓有何异?

  今日薛家仗势欺人,将不如自家的人当成蝼蚁轻贱,焉知来日不会风水轮流转?”

  谁都没想到乌林珠会这么不客气的当场发难薛家母女,母女二人的脸色瞬间胀红,凤姐儿等人也终于明白乌林珠为什么要让她们学习《大清律》。

  贾母:虽然刻薄了些,但只要不将矛头指向老婆子就行。

  王夫人:这种缺损的姑娘怎么会是我亲生的呦~

  邢夫人:真他娘的又混又六亲不认!

  凤姐儿:还以为事发了,原来是无妄之灾呀。

  李纨:我儿进了景山官学,小姑子说天是白的,云是蓝的,我都坚定不移的去相信。

  三春:倒是可怜了姨妈和宝姐姐被薛大哥哥连累了。

  薛姨妈拿的是极好说话的慈爱人设,宝钗比三春年长,走的是端方和善知心大姐姐的人设,所以哪怕探春不满嫡出一脉,也对薛姨妈和宝钗非常有好感。这会儿乌林珠当众让她们母女没脸,都有些心疼她们。

  有什么好心疼的?

  宝钗劝宝玉时大道理一套一套的,若是将这些心思用在她自己亲哥身上,未必不能将薛大傻子撸出来。

  母女俩个见天的说薛蟠是个浑人,让人不要理他。这跟后世那些讨人厌的‘他不好,你别跟他一般见识’的理论又有什么区别?

  再一个,你们纵容出来的浑人,凭什么让别人替你们买单?别人又凭什么惯着你们?

  乌林珠扫了一眼众人神色,又继续看向薛姨妈和宝钗。“这世间就有一种人,一边摆出溺爱儿子的姿态,一边又踩着儿子替女儿博好名声。而那做妹妹的呢,竟也心安理得极了。

  就问做妹妹的踩着亲哥哥给自己立好名声,是心性如此还是家教使然呢?唉,我是真不希望看到不久的将来阖家上下都生出‘宝姑娘这样的人品却有那样一个哥哥’的心态。”

  !!!

  虽然薛家没住进荣国府,但这几个月里薛姨妈与宝钗也时常过府。加之昨日薛蟠入府后的一番表现,还真就让荣国府上下不少人生出这种感慨来。

  这会儿听到乌林珠这么说,几乎所有生出这种感慨的人都用一种醍醐灌顶的心态看向屋中央被乌林珠扒了脸皮的薛姨妈和宝钗。

  活到今天,此时此刻竟是她们娘俩这辈子最尴尬的时候。若不是形势不如人,薛姨妈恨不得立时带着宝钗离开荣国府。

  宝钗红着一张脸,眼里还擒着泪,此时真真是羞愤欲死。她承认她确实有故意让人这么想,可她本来就比哥哥优秀,旁人会这么想,难道不是理所当然的事?

  这会儿却用这种话说出来,又叫她情何以堪。

  醉翁之意不在酒,她的这位好表姐怕是恼了府里人捧她时还踩了贾家的姑娘吧。

  同时,这么想的宝钗也在乌林珠不客气的态度下,有了几分不太好的预感。

  “世人都说外甥肖舅,又说娶妻娶贤,相亲品舅兄,便知新娘家风教养。”不等宝钗多想,乌林珠便非常直白的告诉她,“日前,当今听说了薛蟠的事后便令人彻查二舅舅往日行事。若有不妥,定然会影响二舅舅仕途。

  前儿在宫里,皇后娘娘还替你惋惜了一回。说是再好的姑娘摊上这么个不省心的哥哥,也是前程尽毁。不光是担心姑娘的庭训规矩,也是担心这样的母亲教养不好子女,再生个肖舅的外甥,最后生生拖累了夫家阖族。”

  众人心忖:有那么严重吗?

  那谁知道呢?

  乌林珠确实是在危言耸听,信口开河。但这事她敢说,就不怕四爷和皇后知晓了拆穿她。但可以肯定的是不管王夫人和凤姐儿如何热情相邀,经了这一朝,薛姨妈母女都再不会住进荣国府了。

  ←_←

  将薛家母女的脸扇肿后,乌林珠又神色一变的让人去将薛姨妈和宝钗扶起来,还一脸好姐姐样的朝宝钗招手,拉着宝钗与她同座正面大榻。

  “好妹妹,你也莫要羞恼。你虽受嫡亲兄长所累,但咱们却是知道你与你哥哥多有不同,再做不出那种欺男霸女的恶事来。”一边笑眯眯的拉着宝钗的手,一边亲切自然的说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只要你行得正,坐得端,旁人又如何看不见?来人,将我给宝丫头带的见面礼拿上来。”

  宝钗小心打量了乌林珠一眼,一边肯定了贾家上下对乌林珠‘喜怒无常’的评价,一边又闹不明白乌林珠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听说你闺名叫宝钗,便想着送你一套钗,又想着这样的东西你不知道有多少,又觉没什么意思。正好昨日内务府送了一匣子上好的纱堆宫花,我瞧着这宫花也有几分意趣,便挑了十二对带给你。”

  原著里薛姨妈拿出十二只宫花出来送人,还说宝钗不喜花呀粉呀的。然后缺损没边的乌林珠便让人挑了十二对(24只)她不喜欢的宫花出来,也用大盒子装了,这会儿一股脑的送给宝钗。

  一时,宫女捧了个内造的黄绫盒子过来。宝钗见状又连忙从榻上起来对乌林珠行礼谢恩。

  等宝钗谢完恩,乌林珠仍旧拉着宝钗同坐。一边笑着问宝钗家常都做什么,平日里都读什么书。

  一问一答间,仿佛之前的尴尬都不曾发生过一般。

  然而说着说着,乌林珠似是又想到了什么,脸色陡然一变,转头看向凤姐儿:“将客院的丫头都撤回内院,再叫人盯着宝玉叔侄,若出了什么事,看我能饶了哪个。”

  让人将客院的丫头撤回内院,是防着薛蟠对贾家的丫头做出什么恶心事来。而让人盯着宝玉叔侄,则是防着薛蟠因着城门口的事想要报复宝玉。

  话不用说得太明白,却也让屋里不少人都变了脸色。

  被乌林珠拉着手,一副亲密姿态坐在那里的宝钗:“……”

  低头寻找地缝的薛姨妈:“……”

  怕儿子无辜受牵连的李纨攥紧了手中的帕子,担心宝玉的王夫人也将各种不满不赞同的眼神从乌林珠身上转移到了薛姨妈那里。

  而其他人想到薛蟠上京前就因为跟人抢丫头犯了人命官司,再看薛姨妈和宝钗时,眼底也都生出几分挑剔和疏远来。

  尤其是满屋的漂亮丫头们,这一刻竟都莫名有一种感同身受的悲愤。

  就在荣庆堂内一片尴尬的时候,尤氏和秦可卿过来了。

  不管乌林珠回不回来,她们都会过来接荣府女眷去隔壁。因乌林珠要回来,婆媳两个还特意晚来一会儿,给荣府留出与公主闲话家常的时间,这才掐着点过来。

  众人互相行了礼,又见她们婆媳来接,往常只会牵着迎春或是惜春同行的乌林珠却极亲热的牵着宝钗的手,一块上了停在垂花门前的马车。

  谁特么还有心情赏梅看戏?

  可被乌林珠这么一副好姐妹样牵着上马车的宝钗,却是没办法说出告辞不去的话。

  上了马车,乌林珠才后知后觉的看向在马车下各种张罗的凤姐儿,“宝玉怎么不见?”

  他可是今天这场大戏的主角,他若不在这里,警幻那出戏又要怎么唱?

  凤姐儿怔了一下,随即回道:“宝兄弟一大早就跟兰哥儿去学堂了。”

  宝玉不及三岁就得了乌林珠这么个好姐姐,他的人生再不似原著中那般只在内帷厮混了。

  三岁去林家,四岁又从林家,哦不,准确的说是四岁从白马寺回到荣国府后,贾母自身难保,宝玉那块玉又不能起死回身,于是贾母顾不上摆宠溺人设,贾政被流放出京前后,乌林珠又给宝玉安排了个先生……宝玉就彻底与原著走向说拜拜了。

  林如海耐心细致,老和尚循序善诱,先生又按乌林珠的意思,对宝玉采取兴趣培养式教学。几方努力下,倒让宝玉对读书这事并不抵触。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224444.bar/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空间文 红楼 清穿 外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