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红楼同人] 大清反骨仔_外乡人【完结】(164)

  打着这些人怠慢太上皇的理由发作他们,都不能说四爷是在玩一朝天子一朝臣那一套。

  证据是早早就收集好了的,就连谁家有多少家资,家里有几个密室,谁与谁联络有亲,会不会转移家产以及宫中女眷是否有出自那几家的,四爷那边都已经心中有数。

  这会儿让三司调查取证,一是要走这个流程,二一个也是想看看三司们都是怎么办案的,这中间会不会有人自毁前程。

  此时内务府和户部里不少官员都在接受调查,偏又得了太妃病逝治丧的命令,一时间都有些头肿牙痛。

  好好的人说死就死了,这不是给人添乱呢嘛。

  最让他们头疼的还不是办个不伦不类的丧礼,而是已经死了好多年的敏妃,不光在去年追封为皇贵妃,如今更是成了当今生母,改了玉碟的圣母皇太后。

  之前还因着太上皇在世而没迁地宫,现在却必须得迁了。

  相较于懵逼的办事官员和听到这个消息且知道一些小道消息的人,突然和四爷变成亲兄弟的十三才是那个更懵逼的呢。

  他生母活着的时候位份并不高,死后追封敏妃已经是难得的体面了。不想四哥登基后,竟又将他母妃追封到了皇贵妃。原以为这已经到顶了,不想他母妃一下子就成了圣母皇太后,而他竟然也子凭母贵的成了太后幼子,与四哥成了亲兄弟。

  就,挺意外的。

  他做梦都不敢这么做。

  不管怎么样,总得进宫问问他四哥这到底是咋回事。看看他四哥是什么态度,再决定自己要用什么态度对待这件事吧。

  与十三不同的是三爷,他老子在位期间他因两次剃头被削了爵位。这会儿听说德太妃病逝的消息后,他竟是哭得最真情实感的那个。

  也不知道出了什么事,他这两年头发越来越少,别说剃头了,就是小心养护,也越来越秃,越来越秃……

  ……

  另一边,在与太上皇定下丧礼规格后,四爷便离开了清溪书屋,只是在往圆明园去的时候,四爷在路过乌雅氏的居所时虽然没进去瞧一瞧生母,却仍旧驻足朝那个方向看了一会儿才大步离开。

  心中既庆幸她作早了,有太上皇在不需要自己出面做什么。可也失落于自己虽贵为天子仍旧要时刻受制于人。

  说实话,哪怕下了明旨,但不再是皇帝生母后,乌雅氏就失去了圣母皇太后的身份。

  而没了这个身份的乌雅氏就只能是德太妃了。

  偏德太妃又突然染疾,眨眼间的功夫就人为被病逝了。

  所以现在的乌雅氏既不是圣母皇太后,也不是德太妃,而是一个没名没份没儿子的三无人员。

  一个活着的死人。

  太上皇可以直接唤她乌雅氏,但旁人要考虑四爷的心情,所以以后都会唤她一句‘那位娘娘’,‘老娘娘’。

  打死乌雅氏也想不到只是赐给便宜孙女俩教养嬷嬷就让自己落到这种境地,当然,她那便宜孙女也没想到事赶事的,竟成了这种局面。

  乌雅氏的院子之前一直被封着,后来解封了,但她本人还在养风寒也不曾出门走动。等到从身边近身亲心腹那里听说了这些时,一切都已经成为了定局。

  值得一提的是乌雅氏听说这件事时,正好是四爷给他所有姐妹都封固伦公主的时候。

  荣太妃的公主,四十八年封了固伦荣宪公主。

  郭贵人的公主是著名的参政公主,按能力也配得上一个固伦公主的爵位。

  养在太后身边的温宪虽早早没了,但之前还特意追封了她一个固伦公主。

  敏妃所出的两个女儿因敏妃之故,也都会追封固伦公主……

  四爷这么一扒拉,发现活着的姐妹也没几个了,便在追封敏妃那两个女儿的时候,一并将出嫁后还活着的姐妹都封了固伦公主。

  消息传到畅春园的时候,因四爷封的只是几个公主,太上皇也只是撇了撇他那已经斜得有些特色的嘴,并未对此发表意见。

  到是宜太妃姐妹和女儿还活着自己也还活着的袁贵人高兴不已。

  宜太妃姐妹替闺女高兴,为表喜悦更是拿出自己的贴己赏了畅春园所有宫人。

  反正她们姐俩因着九爷,最不缺这些阿堵物了。

  她俩散的大方,四爷听说了这事也高兴,九爷怕俩老娘手头紧又让人送了不少金银过去,只是这么一来却让身体渐渐痊愈的乌雅氏终于发现了自己的处境。

  因本就只是一个非常非常单纯的丧礼,加之丧礼的规格又在无形中降了好几个档次,又有四爷发话不必按制守孝,所以德太妃的那个丧礼除了折腾了一回内务府和户部,以及浪费了一套棺椁外,竟真就是雷声大雨点小的过去了。

  也因此,直到这时候乌雅氏才后知后觉的发现出问题了。

  可惜…一切都晚了。

  ~

  太上皇像是找到了新玩具一般,见天的去跟乌雅氏叙旧。乌雅氏不止一次的派人去寻四爷和十四,最终都被太上皇的人给拦了下来。

  不光拦了下来,太上皇还不许他们告诉乌雅氏实情,只说老四伤透了心,再不想见你这个生母了,哭着求着让朕给他换个生母。

  又说十四也觉得你这个当娘的不知所谓,忒丢人,很不想搭理你呢。

  见天的说些诛心之言就是为了报复乌雅氏当日恶心他的仇,乌雅氏忍了又忍,最终没忍住的将太上皇给挠了。

  还是带着护甲挠的。

  最有意思的是乌雅氏左右开弓,太上皇的脸又是朝一侧抽抽的那种神经脸,所以半边脸上是直挺挺的四道挠出来的血痕,半边脸上是那种断断续续的血痕。对着时不时朝中间抽一下的五官,诡异中还带着几分喜剧效果……

  .

  听说乌雅氏将太上皇挠了的时候,四爷正叫了乌林珠来东暖阁说话。

  东暖阁里不光有四爷,还有十三,十六和九爷三个。

  九爷很早之前就想认识一回写出警幻杯花魁选美大赛企划案的人了。

  只是让九爷没想到的却是这人竟然是因献水泥有功,而被老四收为养女的贾家大姑娘。

  贾家大老爷是个铁杵磨成针的,贾家二老爷不通庶务,前天已经被老四迁到国子监做助教了,贾家的大太太是个奇葩人物,二太太前儿还闹出包揽讼诉被人砍伤的丑闻……

  就贾家那样的人家,怎么可能养出这种有内秀的姑娘?

  谁说不是呢。

  别说九爷了,十三和十六以及知乌林珠甚深的四爷也觉得贾家养不出乌林珠这样无法无天的缺德孽障来。

  今天下晌,九爷得了内务府招标的企划案后便又说想见见写这份企划案的人,正巧四爷也要问复合弓和武器研究所的事,便直接让人去寻了乌林珠过来说话。

  乌林珠前几天让人弄的复合弓都送进来了,经过对实验品的亲自测试和进一步回忆改良,还真就让乌林珠复刻出她曾经在网上看到的那款复合弓。

  将最终的图纸和样品让王达交给四爷时,乌林珠还让王达帮忙转述一句:

  应该在民间弄个武.器研究所,还是那种可以收集广纳民间百姓各种思路的研究所。

  后世经常用‘高手在民间’来形容某个人,做了什么事达到了某个令人敬畏的高度。在乌林珠看来,一人计短两人计长,真想要让大清的武器领先诸国,那就必须集百家之所长,而不是固步自封。

  虽然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可大清…再好的人才都要被主子和奴才这种思维整傻批了。

  不过乌林珠很自私,她只希望在她活着的时候大清好好的就行,或者说她只希望她的生活不受影响,大清怎样无所谓。会不会提前灭国,会不会多延续个百八十年,那都不在她的考虑范围内。

  但四爷却希望可以通过与乌林珠的‘交易’,让大清崛起……

  .

  虽然很意外,但九爷还是问了好些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之后又在乌林珠某些不似内行也不似外行的言语下,得到不少启发。

  这边正说着热闹,苏培盛又一脸一言难尽的走了进来,然后小声在四爷耳边将畅春园那边的消息说了。

  四爷听罢眼前就是一黑,咬着牙问太上皇的伤势要不要紧,听说伤口有些深,但也不算太要紧后四爷才稍稍松了口气。

  只是这口气才松了三分之二,苏培盛竟又来了一句:“太上皇下了口谕,宫中女子从今往后皆不许带护甲,违者……”

  四爷:“……”

  就问这么一搞,还有谁不知道您老被人挠了吧?

  做了几个深呼吸,四爷才又问苏培盛,“太上皇可说要怎么处置,她了吗?”

  苏培盛看了四爷一眼,又看了一眼九爷和十三爷,心里都不知道要先同情谁的叹了一声,这才对四爷说道,“太上皇让宜太妃教导老娘娘规矩,没事多带老娘娘给,给圣母皇太后抄经祈福。”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224444.bar/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空间文 红楼 清穿 外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