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红楼同人] 大清反骨仔_外乡人【完结】(127)

  ‘十三弟妹的娘家?’

  四爷的思绪还在琢磨亲闺女的亲事和亲老子会不会禅位上,冷不丁的听到四福晋的话还没反应不过来她说的是谁。

  等反应过来的时候,先是无可无不可的随意点了两下头,可点着点着就突然顿住了。

  十三弟妹兆佳氏,其父玛尔汉,康熙四十六年迁吏部尚书。四十八年,以老病乞休。

  玛尔汉此人出力出众,谨慎忠厚,膝下七女一子,十三弟妹便是玛尔汉最小的女儿。其独子关柱生于,生于,四爷只记得关柱年纪不大,是老来子,但具体是哪年生的,四爷竟记不清了。

  于是四爷便问四福晋,四福晋想了下也一副不清甚清楚样的对四爷摇了摇头。

  收回视线,四爷又看向苏培盛。一旁的苏培盛见状,连忙退出去打听不提。

  关柱是玛尔汉六十岁那年出生的,今年正好十九岁。

  “可有婚配?”

  “到是早年曾定下过一门亲事。”苏培盛顿了下,随即笑道:“爷还记得年前抄斩的那家人吗?玛尔汉大人为关柱少爷定下的就是那家的姑娘,偏巧是那姑娘的生母没了……”

  年前就抄斩了一家,就是将太子骗出毓庆宫的侍卫家。

  当然了,说是一家,却并非只是一家而是一族。

  玛尔汉给儿子定下的媳妇就是那家近宗旁支家的姑娘。姑娘的父兄也算有些能为,加之姑娘家中长辈与玛尔汉的继室是多年的手帕交,于是待那姑娘参加完大选,两家便做了亲事。

  不曾想前年下半年,也就是康熙五十年秋里,姑娘的母亲病逝了,于是二人的婚期就不得不延后。谁知道这一延后,就彻底延没了呢。

  四爷:“…去查查关柱。”

  苏培盛闻言,瞬间心领神会的下去了。不过临走时,苏培盛又下意识看了一眼四爷。心忖了一句:

  ‘若是真给二格格定下兆佳·关柱了,那以后见到十三福晋了,您是想让二格格唤她十三婶呢,还是唤她七姐姐呢?’

  看一眼离开的苏培盛,四福晋继续垂眸打络子,神色看起来仍旧和刚刚一般,但实际上她心里却多了几分期待。

  十三福晋与这个娘家弟弟并非同母,若她没记错,初一那天闲聊时老十三家的还说其父今年要过八十大寿。

  王爷非要将二格格留在京里,又要嫁个四角俱全的人家。弘昀没养在府里,弘时却已经渐渐长大。当今的身子骨又是这般,而她的儿子还那么小……

  无论如何,二格格的亲事都应该更慎重些。

  只是四爷心性多疑,她还不是不要沾一身腥的好。

  ……

  四福晋说的‘干干的炒一盘’,其实就是干煸的作法。

  原本雍王府的厨子是不懂这些作法的,但乌林珠不是亏嘴的人,让荷叶去灶上领餐食的时候,经常会让荷叶告诉灶上的人哪道菜要怎么做。

  倒不是指点的意思,而是乌林珠更挑嘴就是了。

  像是饺子里一定要放葱姜蒜,但最好看不见,也吃不出它们来。

  炒素菜要怎么炒,炖菜要用什么锅炖。

  像是红枣熬粥,蜜枣蒸甜糕,脆枣去了核拌着桂花蜜,枣糕又要用哪里的红枣等等,等等。

  像是后世最常见的虾仁粉丝煲什么的,也是想吃了就让人去做。怕人家做出来的不是她想吃的那个味,还特特写了食谱送到灶上。

  如此一来,到是方便了雍王府的其他主仆。

  对于这道干煸香辣袍子肉,就是饮食清淡的四爷都觉得非常开胃。

  就着这道菜和一道素炒,一道蒜泥白肉,一道乌林珠说要补点心眼还是补什么的凉拌海带丝,四爷还喝了两小碗掺了碎玉米碴子的碧粳米粥。

  至于桌上的其他份例菜以及他往常爱吃的那些菜,四爷竟是一口都没吃。

  晚饭一直吃七分饱的四爷感觉自己吃得有些多,于是便又背着个手往花园里溜达了一圈。

  花园里都是十月末他生辰那会儿,二格格带着府里的丫头们掐的蜡烛花,此时在灯笼下,朦朦胧胧中以假乱真。

  那丫头…到底是谁?

  四爷不相信荣国府那样的人家会养出这等心性能为的姑娘,就算她真有奇遇,入了天宫学堂,可她对贾家出手的那个狠辣心性难道也是仙人们教导她的?

  荣国府里的地砖都长了上下两张嘴,轻而易举就能打听到那丫头所有事。将亲弟弟的那块玉塞到亲哥哥嘴里…四爷不相信乌林珠当时真存了救人的心思。

  说是跟贾家有什么血海深仇,瞧着又不像。但若说没什么仇怨,她又为什么往死里踩贾家呢?

  与其说她跟贾家有仇,还不如整个天下都叫她不满意。

  仍旧想不明白的四爷再度用那句‘不这黑猫白猫,能抓耗子的就是好猫’,劝慰了自己一番。眼瞧着就要走出花园了,四爷便抛开这些事回前院继续与人议事。

  ~

  四爷让苏培盛去调查关柱的同时,也衡量了一回这门亲事的利弊得失。

  他倒是没想过借着这门亲事为自己谋划什么,而是在想如果关柱条件尚可,能否做成这门亲事。

  玛尔汉今年都八十了,他们这一支就只有关柱一个男丁。七个女儿里如今活着的就只有嫁到伊尔根觉罗家的六女和嫁给十三的七女活着。

  这门亲事对自己的势力和人脉并无多少增益,以当今的心思应该不会反对。

  如果是之前那门亲事,当今可能还要衡量一番,但对于兆佳氏这门亲事,当今还真就在听说了这事后先按四爷的心思允了二格格的和硕格格爵位请封,之后又下了赐婚的圣旨。

  赐婚的圣旨下到雍王府时,石三泰和那些个或发病或感觉自己会发病的侍卫们也正好踏进城门。

  宣旨的内监走出胡同口时,石三泰等人还与人家打了个照面……

  且不说惨遭退婚的石三泰会面临什么,也不说那些个假公济私干了‘私活’的侍卫们回京城后会遭遇什么,只说换了一批侍卫后,乌林珠与二格格又在锦州附近玩了几日便准备回京城。

  不想回去的路上遇见了暴风雪,她们的船也不得不暂避大连湾。因大连湾的另一边就是朝鲜,于是前一天晚上象征性的问了一回二格格有没兴趣出个国,然后翌日一早便直接让人往朝鲜半岛的方向行船了。

  还没考虑好就发现开船了的二格格:“……”

  既然你都已经决定了,做什么还装模做样的问我呀。

  二格格也几乎已经快要习惯了乌林珠的恶劣,只跟身边的丫头抱怨了两回便兴冲冲的与乌林珠说起了朝鲜。

  然而一行人刚到朝鲜,还没吃到朝鲜的各种咸菜泡菜时,就先被码头上的扶桑人发型囧住。

  和扶桑男人的月代头相比,大清的辫子头也没那么磕碜了。

  在二格格看来,这也许是她最后一次跟乌林珠出门度假,所以这一次真就是怎么尽兴怎么来。于是她们先在朝鲜溜达了几天,又买了几身人家这边的漂亮衣裙。

  之后又顺道去了不远处的扶桑,吃了些不同于大清的食物,又穿了一次内里中空的扶桑和服,泡了一回室外温泉。

  东转一下,西逛一下,她们一行人终于在二月的最后一天回了雍王府。

  虽然这一次出行经常被乌林珠气得一佛出世二佛升天,但二格格仍旧是羡慕乌林珠,以及非常向往自己也可以活成乌林珠的。

  她会投胎,她额娘也得宠,还有个真心爱护她的阿玛,光是出身就甩了乌林珠几条街。可那又如何呢?

  乌林珠凭着自己就可以过上跟她一样的生活,甚至是她想要过的生活。

  上一次,她带自己出海。这一次,她又带着自己去了大清之外。

  阿玛那么一个重视规矩的人,不光为她改变原则,甚至还惠及到了自己身上。若没有乌林珠,她怕是连京城的城门都出不去。

  这一次的出行,更让二格格清晰的认知到乌林珠的那句‘爹有娘有,不如自己有’是多么深的领悟。

  回到王府才知道自己的亲事已经定下来了,未来的额驸还是十三婶的弟弟。没有喜悦,没有怒恼,更没有羞涩和不甘。

  心里很空,脑子里有种迷茫和早知如此的认命。

  夜半提灯,径直去了花园。不知道为什么来这里,也不知道来这里做什么,就是漫无目的的不停走,一直走……

  听说二格格病了的时候,乌林珠仍旧淡定如常的用着她的早膳。

  用过早膳,乌林珠先去了焦大的小二进,完事才转道去了王夫人的陪嫁大宅。

  贾母已于七日前回京了,一出一进间竟是路过沧州也不曾去瞧一回贾敏。

  忘了自己当初是为了什么出京的,但一回京就发现王夫人‘被迫’搬出荣国府,在婆婆手底下熬日子的凤姐儿都从一只精精神神的小凤凰变成了憔悴小麻雀。

  凤姐儿又精明又厉害,可她的辈份在那里呢。贾赦万事不管,贾琏只管自己乐呵,于是邢夫人便用贾母回来定要跟她秋后算总帐的心思各种作,并且准备在贾母回来前,将本钱和利息都先收回来。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224444.bar/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空间文 红楼 清穿 外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