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柔猛地睁圆了眼睛,盯着益州之地, 曹操顺着她的目光看去, 脸色微变,站起来后退几步,也盯着益州。
郭柔不由得走上前,拔下发簪插在成都的位置, 感慨万千:“山川之险,胜过千军万马, 进可出秦川荆州, 退可守天险,好一个天府之国啊!”
曹丕也起身上前,围着地图看得目不转睛。曹操忽然问:“如果是女王你, 麾下有关、张、赵等猛将,当如何?”
郭柔踱步,低头沉吟,半响方抬头道:“北取汉中,东跨荆州,连南御北, 蛰伏以待天时,重走高祖旧路。
不过刘玄德无萧何、韩信、张良等大才,且君舅不是刚愎自用的项羽。”
曹操闻言大笑, 激动在室内走来走去,道:“女王大才!”
说完,撞见曹丕,气从心头起,酸酸涩涩骂了一句:“竖子有福!”
曹丕与有荣焉。
郭柔见当今之世人才济济,却相互攻不止,且里面有强如刘玄德这样的英雄,叹道:“上天何其厚待炎汉,又何其薄待天下人?”
曹操闻言,对外吩咐说:“仲康,不许任何人靠近屋子。”
“是。”外面传来中气十足的应答声。
曹操才问:“为何如此说?”
郭柔道:“刘玄德麾下猛将关张赵皆万人敌,又遍施仁义于天下,乃英雄也。
无他,天下群雄于君舅看来如土鸡瓦狗,不出几年必将扫灭,天下太平。然而天下不平,百姓罹难。此上天厚待炎汉,而薄待天下啊。”
曹操点头:“你说的极是。刘备实乃大患。”杀不好杀,也不能杀。
刘备嗅觉极其灵敏,危险未至,便先行而逃,又有关张赵护在左右,此不好杀也。
刘玄德、关云长皆义士,杀他们,无异于自绝于天下舆论,此不能杀也。
郭柔说:“还有那人,天资英断,睿识绝人……”郭柔说着,朝许都的方向一指。
父子俩都沉默了,曹操感触最深,闻言遂道:“既如此,不如还政于他,刘玄德便不足为患,天下也就太平了。”
曹丕瞪大了眼睛,忽然意识到这是父亲戏言,忙又收敛了神情。
郭柔嗤笑一声:“若这样,请君舅出儿妇与丽奴山君,泛舟海上,远走避祸。”
说完,转头,眉头一挑,笑问曹丕:“你要一起走吗?”
曹丕觑着父亲的神色,佯装思索后一本正经道:“也行。把阿母和弟弟妹妹们带上,免遭横祸。”
难得见阿翁被别人戏弄,曹丕暗戳戳添了一把火。
这番话让曹操哭笑不得,不得不笑说:“刚才乃戏言。我日思夜想两全之策。”
他有一事不明,女王发誓说,开万世太平,却要远遁海上,遂问缘故。
郭柔不答反问:“请问君舅黄巾之乱为何而发生?”
曹操说:“朝廷卖官鬻爵,官吏残暴,宦官专权,横征暴敛,天灾不断。”
郭柔听了,言语中带着悲愤:“因为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整个朝廷从上到下,已经烂透了,即使曹公将大汉强行糊起来,也命不久矣。
汉家天下久病,病入骨髓,无药可救,但天下百姓只要下重药,便能安居乐业,家给人足。
还有,我有私心,曹公愿做霍光,我不愿为霍家新妇。”霍光死后,族灭。
曹操问:“病在何处?”
郭柔顿了一下,转身到案上,拿手蘸水,写了两个字“世家”,写成又以掌拂去,留下一片水迹,在暗红色的漆面上,如同滑腻的血水般。
曹操沉吟良久,忽然对郭柔拱手:“请女王教我。”
这个举动吓了郭柔一跳,慌得避开,曹丕直接愣住。
见曹操仍然不起,郭柔声音发颤:“君舅,这怪吓人的。”
曹操这才起身,哈哈大笑,示意郭柔在对面坐了,曹丕坐在身边。两人迟疑了一下,只好坐了。
“我平生最喜人才,不拘门第、身份、品德,如今要再加上一句,男女了。”
曹操说着瞪了曹丕一眼,转头对郭柔和蔼,道:“勿怕,你把我当你的阿翁就是。”
曹丕咳了一声,郭柔指着他道:“这位难道是你的女婿?”曹操为之绝倒。曹丕撞了郭柔,低声道:“不得无礼。”
曹操指着他道:“子桓,你就这点不像我,一本正经,整日紧绷绷的。”
曹丕听了,见气氛恰好,遂神情濡慕道:“阿翁如高山,孩儿自知不如阿翁,故而常怀朝乾夕惕之心。”
曹操倒不知这样的缘由,闻言一愣,半响才说:“你这样对身体不好。”
“是。”夫妻二人乖巧应道。
曹操挥手示意郭柔继续,郭柔说:“阳嘉年间,左雄奏请,诸生试家法,文吏课笺奏。此制可再一步,可使考生投牒自应,不必经人举荐,便能参加考试。
考期固定,定于每年某月,作为朝中大事,天子亲自主持考试,选拔出来的官员是受了天子恩泽。再者,考试严格,糊名、誊录、考官回避……以便以文取人。
这只是标,根本在与民休息,大兴文教,如此才能培养出足够多的人才。”
曹操问:“乱世如此尚可,但治世若官员有才无德,何也?”
郭柔问:“何谓有德?天子可以知之?德有何评价标准?”
曹操默然,拧眉思考。
郭柔道:“古往今来选官不过三者而已,以文取人,以德取人,以家世取人。”
曹操微微颔首,曹丕若有所思。
郭柔凉凉补充了一句:“千万不要以家世取人,咱们就是以家世取人的受害者。”
曹操:“……”想起了不愉快的事情,顿时来了气。
郭柔道:“文官考核阻力太大,需要一步步来,但武官却可以。君舅手握军权,何不考核武艺与兵法,亲自授予官职,着重培养将才?”
曹操不住地点头,记在心间,暗思如何可行性。又问:“若大汉重整山河,当如何方能长治久安?”
郭柔和曹丕顿了一下,心下明白,曹操问的不是大汉。
郭柔不惧怕这个话题,侃侃而谈:“我一直在想董卓入京前的真相是什么?少帝死、国舅何进死、十常侍死、董太后死、何太后死……到底受益了?
宦官和外戚为什么存在?自章帝后,宦官外戚死了一波,又起了一波,不乏有和帝这样的明君,究竟是谁需要他们?需要他们做什么?”
曹操是亲身经历此事的人,听如此说,说:“原来是袁绍和袁家啊,可惜来了董卓,他封了袁绍渤海太守,袁绍却以此为根基,集十八路诸侯讨董卓,后又坐拥四州。”
曹操说完,心绪翻腾,如拨云见日一般。抬头间撞见曹丕,道:“记在心里,传之子孙。”曹丕浑身一震,立刻应了,因激动,声音有些大。
说刚出口,就后悔了。曹操看了他,又转头看郭柔,道:“你俩倒相配。”
说罢,他忽然释然地笑起来,刘备没有战略型谋士,他有了,儿子也有了,“一代人有一代人要做的事情,苍天相佑啊。”
说罢,曹操侧身盯着墙上的舆图,叹道:“益州是个好地方啊!你们无事,暂且退下吧。勿为外人道也。”
“是。”二人齐声道。郭柔不好意思一笑,走到舆图前,拔下自己的金簪,与曹丕一起去了。
曹操又坐了半日,带人去探望郭嘉去了。郭嘉从征三郡乌桓,水土不服,被送往易县。曹丕得知后,立刻快马加鞭送去了华佗等医者。
阿翁雄才大略,这天下能让他听进去话的几乎没有人,除了郭嘉,郭奉孝。
命吊住了,但再想出征……
第76章
曹丕出了院子, 正月的冷风一吹,禁不住打了个冷战,这才发现后背一片冰凉, 抬头望去, 松柏苍翠,天地辽阔,油然而生浩然之气, 心境为之开阔。
往日频繁回首紧盯弟弟的心态, 此刻他只觉得可笑而又幼稚?
“他们那么小,我是不是很傻?”曹丕转头,低声含糊问道。
郭柔明白他所想,笑回:“如果它是你进步的动力, 便不是傻。”
闻言,曹丕心中郁闷稍解, 那样优秀的弟弟在背后追赶, 他怎敢不努力呢?然而……
“人的精力有限,我要把有限的精力使到更有用的事情上。”曹丕说完,心中的阴郁一扫而空, 却感到肩上的沉重。
再坏能坏到哪里去呢?
若曹家败了,他会送走女王和孩子,母子们出逃海上,自由自在,以女王的才干绝对能护住她们自己。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224444.bar/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爽文 三国 星辉映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