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柔抿着梨汤,曹丕顿时懊恼不已,看得她好笑,便道:“你与他又不同。丽奴能拽阿翁的胡子,得到能为虎奖的称赞,若是你去……”
曹丕赶忙打断她,心有余悸道:“那是找死。”说罢,自个笑了起来。
正说着,忽见丽奴摇摇晃晃地学小鸭子走路进来,郭柔忍俊不禁,对曹丕道:“彩衣娱亲便是多大都使得。”
曹丕拽住丽奴,抱在膝上,先摸摸手脸温寒,再问:“去哪里玩了?”
丽奴手脚挣扎道:“我要阿母抱。”
曹丕按住他的手脚,道:“阿母肚里有妹妹,不能抱你。”
丽奴道:“妹妹?我要妹妹。”
曹丕道:“要妹妹就听话,不然没妹妹,只有弟弟了。”
丽奴手舞足蹈道:“阿翁,我有很多弟弟和阿兄。”
曹丕疑惑,宗亲之中丽奴算是小辈中大的,哪来的兄弟,便问了出来。郭柔笑而不语,只听丽奴掰手指答道:“均兄、林兄、据兄,还有玹弟。”
郭柔笑曹丕,道:“你儿子给你加辈分呢。”
曹丕耐心纠地正丽奴道:“那是你的叔父们,不许没大没小。”
丽奴道:“均兄说,只论兄弟,不讲辈分。我们是兄弟。”说完,还煞有其事地点头,一副“均兄”说得对的表情。
丽奴有许多玩具,生性慷慨,又会玩,经常与年龄相近的叔父们一同玩耍嬉闹。叔侄们经常骑着系各色彩绦的“竹马”在青石板大道上,扮作骑兵冲锋。
郭柔听完大笑,曹丕则气笑了,又无可奈何,只叮嘱了丽奴几句,看他样子就知没放到心里。
未至曹彰婚期,先来了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教江东诸人冻得瑟瑟发抖,又欢天喜地地出来看雪。
孙孟缇系着大红缎白狐狸里披风,立在廊下,听着墙外的欢笑,也笑了,只是笑着笑着却不笑了,换做了愁容,只望着碎琼乱玉出神。
忽然门外进来一青年,身后跟着两抬箱子的仆妇,对孙孟缇叫道:“孟缇,卞夫人怕你不惯天寒,命人送来米炭蔬果,这是为你专门新做的御寒衣裳。”
孙孟缇道:“叔父,天寒进来喝杯热饮。”
青年正是孙辅,自来了之后,便与曹氏官员厮混一处,打听消息。他笑着进来,道:“孟缇不必忙,我说两句就走。卞夫人果然慈善心细。我今日还远远见了三公子,英姿不凡,勇武过人。”
孙孟缇垂下头,道:“叔父说这个做什么。”
孙辅笑了,道:“我去了,天寒,好生注意身体,要是你生病了,嫂嫂必定捶我。”
孙孟缇道:“叔父也要保重身体。”孙辅又带着仆妇走了,侍女打开箱子一看,都是各色皮袄皮褂皮裙,彩绣辉煌,轻柔暖和。
成亲那日,积雪融尽,天光放晴。孙孟缇惴惴不安地嫁入了曹家,就像一朵从南方飞来的花,点缀了孙曹如蛛丝般脆弱的联盟。
作者有话说:1.《诗》云:未见……妇也。-《三国志》。
2.《记》曰:……失不经。-《三国志》
第44章
郭柔呵着手从外面进来, 看见子桓正在看书,道:“外面真冷。你怎么回来这么早?”
曹丕放下手,拉住她的手往怀里暖和, 一同坐到榻上, 问:“来人,送杏仁羊乳来。你们堂客这么晚才散?”
“听族里的老人说话。”郭柔靠近了,闻不见一丝酒味, 笑道:“啊, 你今天没有喝酒?”
桃叶送来一杯羊乳,郭柔抽出双手,曹丕将自己温暖干燥的手覆盖上去,郭柔就着小口喝起来。
他道:“只喝了两三杯, 才换过衣裳。对了,刚才有人送两摞样书来。”
说着, 自去取了两本, 郭柔放下玉杯,欣喜地接过,油墨香味扑鼻而来, 惊喜道:“前儿还说油墨不好,怎么就好了?”
她迫不及待地翻看,只见薄薄一册,封皮上书“千字文”,纸张对折,开口向内, 字迹朝外,右缘用麻线缝上,约莫二十多页, 字形横细竖粗,赞道:“这与我想象的一样。”
说罢,又翻看另一本,是前者的三倍厚,封皮写着“基础算术”,同样的装订,同样的字迹。
曹丕笑问:“书装得好,只是内容太简单了些,丽奴启蒙仿佛用不到这些。”他现在就开始有意无意地教丽奴背诗,正式开蒙时,或许用这书,或许不用。
郭柔朝曹丕一笑,靠过来,拿书与他共看,说:“两月前,司空赐了我土地奴婢。有你在,我哪里用得着这些。思来想去,准备办个慈幼堂,收养孤儿,教他们认字种地纺织。你说好不好?”
曹丕听了,笑道:“你可能么?这不同于施粥,春来就结束了,是冬去春来,周而复始,耗费粮帛不计其数。”
郭柔便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我想把世家娘子、宗亲娘子,还有那些将领娘子,都拉进来,或出钱,或出力,或出人,把架子搭起来。
那些孤儿十岁之前以学习为主,十岁之后半工半读,或种地、或养植、或织布、或学手艺,大约能养活自己。成丁之后,分列郡县,就是编户。
再者,有天资聪颖的人,给予禀食,供其读书,培养成才。我想对于这样的孩子,司空大约是愿意资助的。”
曹丕听到这里,噗嗤笑出声,道:“你赚钱厉害,花钱也厉害,还盯上阿翁。幸好,没盯上我。”
郭柔也笑了,两人对让曹操出钱的原因心知肚明,她又道:“慈幼堂真办起来,我想让君姑挂个名。”
曹丕笑道:“哦,阿母也没跑掉。”
郭柔道:“我还想办一个织布坊,买麻线生丝,雇人织布,既能让孤儿有个学习的地方,也能用产出支撑慈幼堂的运行。”
曹丕听罢,腹内筹算半响,慈幼堂虽难办,但观女王向来行事,打理得了庶务,安排得了人员,没有不妥。此事虽难,但相比一县庶务简单,且随她去做。
遂道:“这是好事。你写个条陈,我帮你看。你再找那些娘子们,也有个说法。”曹丕于政务的经验,远比郭柔强。
“哎!”郭柔拉长声音应了,喜不自胜。曹丕见她欢喜,自己不由得也跟着欢喜。正欢喜着,那两本书“呼啦”一声掉到地上。
郭柔正要去捡,曹丕忙道:“你身子重,我来。”俯身捡了来。
郭柔问:“这书给君舅看了吗?”
曹丕道:“你尚未看,我怎敢送别人?”
郭柔嗔了他一眼,命人拿锦盒装了一套,推他道:“你亲自送去。”曹丕只好冒着严寒去了。
郭柔又打发人送卞夫人一套,王朝云一套,蔡琰姐妹两套、辛宪英一套、徐岳一套,又命人往曲城侯相刘洪送了一套。
王朝云、蔡贞姬、辛宪英先后加入《千字文》的编纂,徐岳是大算术家刘洪的学生,曹操下令征辟,刘洪年迈,让其弟子徐岳过来应辟。郭柔得知他潜心研究月亮运动,为他争取了透明水晶,做了粗糙的天文望远镜。
徐岳看过后,几乎是纳头就拜,死心塌地留下来,改进历法。郭柔写成《基础算术》和《珠算应用》后,因他算学极好,便请他帮忙校正。
见罢阿翁,曹丕顺路将丽奴接回来,三口一起用饭。用罢饭,丽奴由乳娘侍女簇拥着回去睡觉。
冬日昼短夜长,屋内灯烛荧煌,曹丕在看书,郭柔在写条陈。半个时辰后,郭柔抬头瞥见书名,笑问:“最近怎么比几个上学的弟弟还要用功?”
曹丕叹道:“近日俗事颇多,把书忘了,得闲翻看一下。”说着他望了眼窗外,天色已晚,院中闪着几点亮光。“天晚了,又冷,睡吧。”说罢,他自己放下书,催促郭柔睡觉。
过了两日,郭柔先和卞夫人说了,卞夫人道:“这是积阴骘的好事。我上了春秋,精力不济,你们自去忙,要我做何事,与我说便好。”
得了卞夫人的默认,郭柔拉上曹婧、王朝云,又去了蔡家,叫来了辛宪英,一同商议。
辛宪英看罢,雀跃道:“真的要做这个?我家里有善织的织工可以教他们纺织。”
蔡琰道:“若不嫌弃,休沐日时,我能过去教几节课。”
蔡贞姬忙道:“我无差事,郭娘子若有差遣,但凭吩咐。”
郭柔听了,拉着众人坐到一处,笑道:“一人计短,你们也帮我看看,哪里不合适。”
众人看过,纷纷提出自己的想法,辛宪英拿笔记下来,几人一起讨论解决的办法,不觉时间流逝。
辛宪英又是兴奋,又是感慨道:“咱们也成了外出做事的人。”王朝云道:“是啊,我从来没想啊。既然咱们做了,就一定要做好。”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224444.bar/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爽文 三国 星辉映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