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红楼] 老祖宗在线捶人_小楼夜听风【完结+番外】(25)

  说着竟是撕扯了账册。

  外间的丫鬟听见动静,连忙闯了进来,这才止住了探春,但探春的眼泪却流不尽,只呜呜地哭着。搅得赵姨娘好没脸。

  这边的动静不光惊动了下面的丫鬟,还把黛玉宝玉几个也给惊动。

  宝玉这段时日不用上学,径是往姐姐妹妹们处玩耍,听到探春的事,晚间就一同来探望。只探春哭红了眼,卧在床上背对着众人谁也不肯搭理。

  宝玉劝了半天无用,到底说了真心话,“早就想说这些个阿堵物,怪没意思的,没得闹得不开心,平日里不若做做针黹、说说闲话玩闹的好。”

  迎春惜春两个不作声,黛玉道,“根子不在阿堵物上,关键还是看使着的人。”她本身对金钱欲并不重,受到嬷嬷教导,更是心眼明亮,不会太过执着但也不会无视。

  “忒俗。”宝玉瞅她一眼,又转回去小声道。

  黛玉耳朵灵,顿时气着了,“打量你是从没断过银钱,才敢说这般话。”

  宝钗连忙劝着,“宝兄弟往后正经是要读经史典籍的,所以才这般说,不过咱们这样的人家,还是不要流入市俗的好。”

  哪知宝玉不领情,“我才不读那劳什子的。”

  顿时让宝钗好一顿尴尬。

  但她们到底是来劝探春的,便又在迎春惜春的解围下,转去安慰探春。

  这边厢,韩嬷嬷、冯嬷嬷也在老太太这边吃茶,边吃茶,便听鸳鸯将这几日几个姑娘的所作所为回禀了来。

  韩嬷嬷听一句点评一句。

  说道黛玉,韩嬷嬷道,“中庸,林姑娘还是在诗词一道更有心气。”冯嬷嬷点头,“四姑娘还是太小了点,只二姑娘……”她摇了摇头。

  韩嬷嬷接话,“那铺子,她往后怕是难做主。不过,也不妨事,总还有得学。”

  直到说到探春,两人都是一叹,“三姑娘的心性太强,却是伤人伤己。”

  老太太听了也不作声,去看网友评论,果然一水的——

  『太势利了吧,舅舅都不当舅舅了。』

  『说她讨好王夫人,真没错。』

  『不过那个钱槐好像不是个好的,“钱槐”“钱坏”,有钱便仗势想要娶柳五儿。』

  『都说打断骨头连着筋,连亲妈都不要,这种人血都是冷的。』

  其实,老太太也是这么认为的。

  虽然心疼探春小小年纪要为自己谋划,而赵姨娘又是个不靠谱的,可探春势利到恨不得剥干净身上流淌的赵姨娘的血的态度,还是让她很不适应。

  这在现代是不可思议的,如果是老太太的女儿,她宁愿从没生过这么个女儿。

  不过看韩嬷嬷和冯嬷嬷的意思,倒是很体谅探春的所作所为,她便也不多说什么。

  只这般,没两日,又听说探春振作起来,托了王夫人择了个小厮给她帮衬。铺子里经营的是绫罗绸缎,走了甄家的关系,从湖州运来货物。

  这般尘埃落定,渐渐便入了秋,安国公嫡女派人来请贾府的几位姑娘去赏花做客。

  【作者有话要说】

  昨天写得快了,有些忘了说明。不过大部分小可爱应该都能推测出,我就白交代一句:

  ①《日知录》记载,“清初江南地区每亩之收,不至三石,少者不过一石有余”,可能各地不同,但大致应该差不离;

  ②雪雁:林黛玉到荣国府带了两个人,一个是十岁的雪雁,一个是奶娘王嬷嬷;

  ③王善保家的:邢夫人的陪房,司棋的外婆。至于那个表哥,蠢作者杜撰。注意不是司棋表弟潘又安;

  ④赵国基:赵姨娘的兄弟,跟着贾环上学;

  ⑤钱槐:赵姨娘的内侄,至于为什么是“钱”姓,有可能是他父亲过继了,又或者是入赘(这也是红楼中有争议的一点,有人认为应该改为“内亲”,这里还是用“内侄”)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20章 穿成贾母的第二十天

  王熙凤来禀报时,老太太是十分诧异的,直接表现是她的心理话都发在了屏幕上『那个那天同尴尬到恨不得钻地缝的?我还当之后要老死不相往来呢。』

  『成年人的世界,老太太你不懂。』

  『应该碍不着女孩之间的交际吧。』

  『你不懂,这种人若是有心,是连家里人的交际都会过问。当然,如果只是请了黛玉三春几个,就有问题;如果碍于情面,那就两说。』

  “那就去吧。”说实话,老太太对那天跟她一同尴尬的安国公,印象还挺好。但她没想到没过两天,贾政屁颠颠地来她这里,把安国公一顿夸。

  末了道,“老太太,安国公说要举荐我去江南河道。”

  嗯,嗯?老太太听懵了,她连忙咨询网友,『什么意思?』

  『河道貌似是四品官,而且是肥缺,不过,贾政应该只能够上一个副职吧。』

  『这样也不错了,他这是要去镀金,回来升职?』

  『就贾政这样的,我倒不担心他贪,关键他能胜任吗?』

  『贾政原来就是工部员外郎,应该问题不大吧。』

  『那个安国公怎么想的?贾政“假正经”,他只会读死书。』

  老太太上也打量,下也打量,弄得正喜滋滋的贾政忐忑万分,她才点点头,“好好给当今干活。”

  这话朴实太过,但贾政不敢讲,讷讷点头。

  老太太这边一头雾水,那边安国公匆匆入了宫,将见过贾政的事一一陈述,末了才小心抬头,却并不敢直视上首,“臣观贾政所言非虚,贾赦或确实病糊涂了,就是如今也还是拉着小辈在演武场,偶尔讲述贾公在世时的音容,依然不管事,却也很少外出了。”

  良久,上首才叹息一声,出口的话却又不带丝毫感情,“林如海朕是有大用的,却突然上呈祥瑞,还是通过的贾家老太君……偏偏贾赦又在此时疯魔,让朕不得不怀疑他装疯卖傻。”

  下首的安国公丝毫不敢出声,因为他知道当今不是在要他附和。

  果然,片刻后,当今又道,“不过,林如海归京述职时,显然初心依旧,若是为了女儿,他和老太君倒是同心。”

  “臣曾听母亲言,老太君早年最是疼爱幺女,如今……林大人父族凋零,只能将小女托付给老太君,想来老太君和林大人也不过是爱之深,才会为其多加思量。”安国公恭谨道。

  上首似是沉默了片刻,“如此,就让贾政调任江苏河库道,放在林如海眼皮子底下。”

  “是。”

  这厢,贾政在接到圣旨,在祠堂磕了头,便急忙起身了,连本来说要让宝玉去家塾的事都没来得及安排。

  老太太丝毫不知道自家差点就被当今写在了“重点关注的小本本上”。

  而林如海当初虽然不解,老太君为什么要绕一圈给林黛玉请教引嬷嬷?但到底是岳母的好意,所以也根本没跟老太太提起过当今对他的试探,只聪慧地圆了过去。

  当然,就算他提了,老太太难道告诉他,是为了让圣上多关注你,怕你一不小心死翘翘?

  毕竟林如海虽然得圣心,圣上难道还会关心他每天吃什么、喝什么?

  尤其京都与金陵毕竟还有段距离,古代没有火车、又没有电话,等意识到林如海病入膏肓时,就是神仙也救不了。

  贾政的离京,最欢快的怕是只有贾宝玉了。他天天姐姐妹妹那里走走,偶尔跟着薛蟠混,让偶然知道的老太太,差点想削他,遏令禁足半个月,才稍稍消停。

  也就在这一天,贾琏风尘仆仆地回京了。

  贾琏是带着秋租一道回来的,才歇下喘了口气,见王熙凤招呼平儿脱靴,忙道,“一会儿要祖母那儿回禀。”

  王熙凤坐下,一双美目盯着贾琏,“怎么说的?那两处安置在哪儿?”

  贾琏笑着比划个手指,“这个数,杭州八千亩两个庄子,比咱们往年的一个庄子如何?”

  王熙凤眼睛一亮,“多了两千两。”

  贾琏一笑,“这还只是五成的租子,另外还有些前头主家留下的零碎。”

  “就算这样,也不少了。”王熙凤美目里都是喜意,老祖宗可是说了,她和贾琏能从多出的里面分润,她心下噼里啪啦一算,乐得不成,转去瞅贾琏,“这么瞧着,林妹妹每年的出息怕是还要涨。”

  “林妹妹?”

  王熙凤赶紧将老祖宗的安排又说了一遍,贾琏沉吟,“我怎么瞧着,老祖宗似是有些其他的想法。”

  “什么想法?”王熙凤道,“虽是与以往祖宗规矩有出入,我倒觉得挺好,你是不知道,咱们府里……哎,算了,与你说不着这些,还是听老祖宗的,我现在啊,只信服老祖宗。”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224444.bar/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红楼 无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