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宫人都不听自己的,郭贵妃挣扎的更是疯狂了,口中也不停的喊着:“你们不能动我,我给先帝生了三个儿子,我的祖父是开国功臣武定侯,你们不能杀我……”
郭贵妃不喊这句话还好,一喊出来,张太后的笑脸无论如何都绷不住了,郭贵妃这下次更是犯到了她的忌讳上。
张太后出身普通,和出身开国功臣的郭氏之间犹如天差地别,当初如果不是太祖的旨意,她和郭氏的地位只怕要翻过来。后来无论是在燕王府还是在东宫,两人之间关系其实也都互不打扰,甚至在东宫的时候,他们这些女人都一致对外,特指对上两个弟妹的时候。
她原本以为两人之后都会是井水不犯河水的状态,谁知道朱高炽一登基,郭氏这贱人就原形毕露了。好家伙,什么不争不抢,原来是想趁机夺个大的。
张太后相信,如果不是朱高炽死的早,再过几年,等郭氏的三个儿子长大成人,他们必然会是瞻基不可预估的威胁。当初永乐帝是怎么对待朱高炽这个太子和汉王朱高煦兄弟俩的,那十几年的经历,张太后可都是历历在目的,她就更不可能给自己的儿子留下威胁了。
“武定侯郭英又如何?人都死了多少年了还要被你们这些不肖子孙拉出来,只怕在地下都咽不下那口气。现在的武定侯是你弟弟没错,但是他有那个胆子为你报仇吗?”
张太后似笑非笑的看着她,明晃晃的威胁道。
第138章 再起风波 想报仇?做梦去吧!……
想报仇?做梦去吧!
张太后就是这么个有恃无恐的态度。
郭贵妃瞪大了眼睛, 挣扎着,粗气喘个不停,明显是被张太后这一番话弄得气急败坏的状态。
“送郭贵妃上路。”
毫不在意郭氏瞪着自己拿充满仇恨的目光, 张太后语气淡然的说道。
“我的儿子, 我还有儿子……救我……”刚说出口, 郭氏便不敢再说下去, 张太后如今明显是要弄死她, 朱瞻基成了皇帝,她想要害死自己和她的儿子们易如反掌, 事到如今,她不能把自己的儿子们也给拖累了。
郭氏的愤然反抗也不是张太后手下这些宫人的对手, 随着时间的流逝, 脖颈间的白绫缠绕的越来越紧, 郭贵妃只觉得自己的呼吸越来越微弱, 很快的人就没了声息。
张皇后目光冷然的看着这个曾经的好姐妹, 后来的对手, 明仁宗最宠爱的妃子,为了她不止一次的打自己脸的贱人, 全程没有一丝的犹豫。
胡善祥听了消息匆匆赶来的时候郭氏的尸首都已经凉了,站在宫门外, 看到里面隐隐约约的人影,知道自己什么都做不了,唏嘘了声,不敢再想下去。
她和郭贵妃也不过是见过面的交情,无论是作为张太后的儿媳妇,还是朱瞻基的妻子,她都没有理由为其出头。
在宫门外等了一会儿, 张太后带着人走了出来,虽然神情淡然,却能让人明显的看出身为胜利者的爽快气度。也是,终于不用担惊受怕丈夫为了小妾废了自己和儿子,小妾还陪着丈夫一起死了,还是被她处死的,临死之前那绝望的面孔,怎么肯能不解恨呢。
郭氏死后没几天,那个据说给仁宗药中下药的太医便被锦衣卫捉拿归案,因为证据确凿,被满门抄斩,但皇帝的死因却不能公布,便被隐瞒了下来。
至于郭氏临死前还记挂的三个儿子,虽然听闻母妃给父皇殉葬后即气氛又难过,但因为父皇已死,现在的皇帝是张太后的亲生儿子,他们的大哥,想要报仇也是有心无力。
母妃得宠的时候,他们可以不知天高地厚的肆意妄为,但现在父母皆亡,他们也只是在母后和皇兄手底下苟且度日的少年郎罢了。
张太后因为仁宗临死前的遗言对他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朱瞻基也因为父皇的一番恳切对他们多加照顾,因此,虽然没有母妃的日子难过,三兄弟相携着人生还是挺顺利的。
胡善祥见这两人的态度,也知道该怎么做了,在以往的份例上又添了两层,其他的也只看朱瞻基的眼色行事。
并且,因为明仁宗的驾崩,朱瞻基的精神持续不断的萎靡不振,即使在处理政务的时候,也会时常的发呆然后走神,大臣们着急,劝也劝了,还去张太后那里告状,可朱瞻基仍然是愁眉苦脸的。
胡善祥被边处理宫务,边照顾两个孩子,被张太后点醒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已经有一段时间和朱瞻基没有亲切交流过了。见张太后不赞同的看着她,也知道自己这个做妻子的好像有些不合格了,忙亲自去小厨房炖了朱瞻基最喜欢的燕窝粥过去慰问。
“人死如灯灭,我知道父皇死了,你心里难受,可你别忘了,母后和我心里也不好过,还有祁钰和皛皛,他们俩个这几天也经常问我爹爹怎么不见了,是不是不喜欢他们了?”
“还有大臣们,都找到母后那里去了,母后特意点了我来,还把照顾两个孩子的任务拦了过去,特别吩咐我要把你这段时间瘦下去的肉给养回来,否则饶不了我。”
胡善祥虽然也伤心,可也知道活着的人要好好活着,她话中提到了张太后和两个孩子,让朱瞻基的伤心小了一些,也终于有了些精神。
“放心,母后那么喜欢你,还有两个孩子在,不会责怪你的。”朱瞻基想了想,没把自己的忧虑说出来。
其实他这段时间的消瘦不止是因为父皇驾崩,还有一些是因为他那个好二叔。父皇缠绵病榻之时,都不忍心对自己的弟弟们下杀手,这仁宗的名号,朱瞻基越来越觉得憋屈。
尤其是,好像父皇交代的对他耿耿忠心,甚至背叛了二叔的三叔,好似对他也不是那么真诚,因为据许道中传来的消息,虽然自己的好二叔已经被圈禁了,但仍然狗改不了吃屎,试图在和一些人勾连。
想了想,他还是打算如实以告,现在掌管后宫的是胡善祥,有所防备总被被人打上门来才发现的好。
“还不是二叔,我以为上次逼宫失败后被圈禁,他也应该死心了,这才把他放出来给父皇送行,没想到,他还是死性不改,居然又背地里偷偷联系手下,甚至光明正大的当着所有人的面找三叔谈话,两人之间氛围据说还不错 。呵,父皇临死前的一片好心,终究还是喂给了狗。”
朱瞻基一想到三叔的小心思,和那位造反心不绝的二叔,杀人的心简直溢于言表。
胡善祥听了这话一时都有些无语了,怎么说呢,归根结底,只能说一句,不愧是响誉后世的“大名扫堂腿”啊。这是已经不满足当“猪”的命运了,誓死要当一头烤乳猪,啊,不对,是瓦罐鸡。
你就说历史上这位汉王多让人无话可说吧,明明已经因为谋反被关禁闭了,朱瞻基也没打算杀他,只想着把人关凤阳一辈子,好歹有人伺候着全家都能好好活着。可这二愣子也不知道哪根筋不对,对着朱瞻基这大侄子来了一招扫堂腿伺候,硬生生让自己变成了菜谱上的一道菜肴,并且献祭了全家。
这一次呢?又准备让自己被大侄子做成哪道菜肴呢?
这究竟是什么样的绝世大作精啊。
哦,据说还有一种说法,就算朱瞻基被他绊倒了,一开始也没打算杀他,只是让人拿钟把他当蟋蟀给罩住,结果朱高煦当着朱瞻基的面,不但把钟给举了起来,还对着朱瞻基贴脸开大,肆无忌惮的嘲讽,这才引来了朱瞻基对他的杀心。
两种做法,一样的结果,反正不管哪一种,朱高煦最后都难逃一死就对了,就是可惜了汉王府满门,被他连累的尽数灭绝。
“实在不行就接着圈禁吧,父皇的丧仪也办完了,兄弟情谊已尽,汉王也没有理由再外出了,也省的他再没事找事,干暗地里行使些阴谋诡计。”胡善祥直截了当道。
朱瞻基满意的点了点头,无数次认为夫妻俩心有灵犀一点通。
只是,没等朱瞻基下令让汉王接着圈禁,汉王就先一步请求见皇帝一面了,当着官员的面,朱瞻基也不好一口回绝,便处理完要紧的政务后,下令宣召汉王。
汉王甫一进殿,就对着朱瞻基来了个悲痛欲绝的嚎啕大哭,朱瞻基看在眼里,只觉得要多做作有多做作。他爹活着的时候,这位好二叔也没说和他爹的关系多么亲密,现在人走了,倒是哭的比当初皇爷爷驾崩还要伤心,这是作呢?还是作呢?
“大哥啊,一个月前你还好端端的,怎么这才多长时间,你说走就走了呢?大侄子还这么小,就得独当一面了,日后被人欺负了可怎么办呀,都说兄弟齐心,其利断金,这以后,还得弟弟我……”
没等朱高煦说完下面的话,已经听得从面无表情到忍无可忍的朱瞻基直接冷声打断道:“你怎样?嫌我父皇黄泉路上孤单,准备下去陪他?好啊,侄子这就命人将您送下去。来人啊!”
“臣等听凭皇上吩咐。”殿外值守的侍卫听到皇帝的口谕,纷纷进入殿内跪下听令,只等皇帝一声令下,便要将汉王拉下去砍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224444.bar/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种田文 基建文